最近不論是讀書會或是和朋友談論經濟趨勢,都會提到「無人化」這個詞。無人化工廠、無人化超商、無人銀行、無人駕駛車、無人機等。而這些「無人」事物,已經逐一出現在我們身邊,不再是遙遠的科幻場景。就以這次2016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來說吧,機器人正是焦點之一。參展的華碩公司更發下豪語,要讓機器人「走入千家萬戶」。
雖說平價的機器人能有甚麼實際的功用還有待觀察,但從科技進步的經驗來看,我們不難想像,機器人大量取代人工,並從工廠走進服務業的態勢是指日可待。在工廠裡,當人工被機器人取代時,我們可以看到生產效率、品質、和產能的提升。因為重複性的生產作業,人工畢竟不是機器的對手。那麼,當機器人進入服務業,還會有壓倒性的優勢嗎?答案似乎也是肯定的。
無人化之下,誰會失業?
以無人駕駛車為例,十年前還是無法想像的事,可是當科技不斷進步,設計不斷精進之後,無人駕駛車在美國加州和英國等地,已經可以有條件地合法上路了。一般人所擔心的安全問題呢?放心,比真人駕駛還安全。Google的自動駕駛技術採用他們最拿手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算和深度學習,既然他們的人工智慧在下圍棋時能戰勝韓國職業棋士,用來開車上路,研判路況即時反應,當綽綽有餘。而且,有此一說,如果路上跑的都是無人駕駛車,交通事故一定大幅下降,因為沒有酒駕、闖紅燈等違規,更沒有危險的激情駕駛。
首當其衝的極可能是職業駕駛人,例如計程車司機或校車司機,他們的時代將告一段落。
接下來,如果機器人跨進金融業,會是個甚麼情境?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將是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金融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舒服的特許行業,從業人員優雅高尚,令一般引車賣漿者羨慕。可是金融服務工作,說穿了,有一大部分只是單純的作業,一點兒都不複雜。當數位化和電子化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工就不是那麼必要了。而且台灣很多的銀行,也許是受到法令限制的關係,作業和觀念幾十年沒有甚麼改變,我認為是機器人化或無人化的高危險群。這個行業素有金飯碗之稱,更是不少人嚮往的職業,只是,機器人遲早要進來。
我們不必一個一個行業去討論,反正機器人越來越強,進入服務業取代人力已是大勢所趨了。於是我朋友推論:機器人進入工廠,藍領工人失業;機器人進入服務業,白領職員失業。這豈不是大部分的人都失業了!這樣的經濟還有希望嗎?我們的年輕人還有將來嗎?許多朋友在討論問題時,都深表憂慮。
我很詫異他們竟然如此悲觀,比學經濟的還要悲觀。二百多年來,經濟學被稱為憂鬱的科學,卻唯獨對於科技進步和失業的關係,持樂觀的見解。二百年前,英國發明了紡織機並取代紡織工人,當時就對技術創新是否會造成長期的結構性失業有過一番論戰。當時普遍認為,新機器將取代原有的工人,並造成長期的失業問題。古典經濟學家卻認為這是錯誤的看法,並稱之為「勒德謬誤」(Luddite Fallacy)。
「勒德謬誤」問題何在?
基本上,勒德謬誤的問題在於,他們認為世上的工作種類和數量大致上是固定的,當一部分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之後,工作機會就減少了,於是造成長期的失業問題。而當時的經濟學家則認為,新機器的引進固然會造成一部分工人立即失業,但新機器因為生產效率較高,得以讓產品售價更便宜,或是利潤更好。更便宜的售價讓消費者有多餘的預算可以支出在其他的商品上,更高的利潤可以讓生產者做進一步的投資。這二者都是實質需求的增加,最後促成總體就業水準的增加。也就是說,因為消費者要買更多的商品,廠商要做更多的投資,新的工作機會自然就出現了。
反過來說,如果勒德謬誤成真,則每當科技創新出現,總體就業水準就下降一些,經過二百多年的技術進步之後,大部分工作應該早就被機器或科技取代,失業嚴重了吧。從今天來看,雖然二百多年前的傳統工作,大部分已經不復存在,但人們並沒有面臨全面失業的問題,因為隨著科技進步,不斷有新的工作出現。
簡單說,古典經濟學家認為,技術進步不會造成長期總體就業水準的減少,只是改變了工作內容、種類和組合。事實證明經濟學家的看法沒錯,二百年了,大致上人們還是呈就業狀態,只是現在的工作,多數是二百年前所想像不到的。
回到今天的無人化問題,也許將來很多工作都「無人化」了,但請勿驚慌,「需要人」的新工作將會出現,而且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看,機會甚至遠比目前多元,只是我們現在無從預測,也無法想像是哪些工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