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毒從哪裡來?

Thinkstock
第171期
溫嬪容
作者為明慧中醫診所院長

《黃帝內經》所說「天食人以五氣」中,風、暑、濕、燥、寒五氣,若不均易致偏盛成災,但有風袪風,有暑清暑,有燥滋潤,有寒溫之,都可調解,唯獨濕氣不易去除,濕為陰邪,易停滯性黏膩,為多種慢性病、疑難雜症的病根。

濕多發於夏秋之季,夏多潮濕,東西易發霉,人也容易發霉。每到夏天,就胃口差、四肢困倦、低熱,一到秋天便有症狀全消的現象,稱為「疰夏」。《內經》說:「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濕咳、痰多黏稠、胸悶蔓延時日很難好,易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冬天冷,氣候如果乾燥尚能適宜,如果冷又濕,則令人難受。

濕無孔不入,濕在頭:會「濕重如裹」,好像頭戴鋼盔一樣。

濕在身:身體沉重,如同穿一件濕衣服一樣,令人不爽。

濕在上焦:頭脹、頭重、胸脇悶、口淡無味、痰多、口臭。

濕困脾胃:舌苔厚膩、胃脾脘腹滿悶、噁心、食慾不振。

濕熱薰蒸肝膽:兩脇脹痛、黃疸、四肢困倦、便祕。

濕熱下注大腸:腹痛、腹瀉、下痢、便有膿血、肛門灼熱。

濕熱下注膀胱泌尿系統:尿急、尿頻、尿刺痛、尿黃臭、血尿、結石、砂淋。

濕入子宮:白帶、陰癢、子宮頸糜爛。

濕入皮下:痰濕型肥胖、水腫、濕疹、瘡瘍流水。

濕流關節:肢體沉重而痛、關節活動不靈活、痛風、腳氣。

《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當外受濕邪,不能排解致內濕,而脾虛不能運化津液,易致水腫諸病。

最難破解的是人造濕,曾幾何時,突然健康資訊叫人多喝水,一天喝二、三千c.c.的水,甚至有人喝到5,000c.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體有70%是水,食物約70%是水,人體每一次可接受的最大吸水量約250c.c.。成人的腎,每分鐘可過濾120c.c.液體,每小時只能排水800~1,000c.c.。一小時內進水超過1,000c.c.會導致低納血症、血壓降低。激烈運動後喝大量水,會稀釋電解質,反致中毒,引起頭痛、噁心、嘔吐、抽筋等症狀。膀胱能承受600c.c.尿液,儲存約150c.c.就有尿意,超過300c.c.就會不舒服。

水多不表示代謝多,人體是血管,不是水管,啟動代謝的機制是氣化功能,不是水,必須水經過肺、心、脾、腎,運化成津液,才能成為生化的動力。水如果能把廢物代謝掉,難道就不會把營養物質也排出?水無識別能力,只是一種介質,決定去蕪存菁的是機能。水入消化系統約須15分鐘,當水太濕,來不及運化出去,停滯成死水,就易發霉生菌,水火無情,最終造成水毒,氾濫成災,水滴穿石,水深火熱,水裡來火裡去,嗚呼哀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馬跟虎怎麼會變成「馬馬虎虎」的?
不同區域與民族間的文化是相互感染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了許許多多的外來文化,其中在語言上,「外來語」就是文化感染的證據。…
一場學運 催生台灣新世代鍵盤革命軍
2014年3月18日半夜,台灣有將近七萬人不睡覺,緊盯著來自某處現場的即時直播,同時在社群媒體上大肆轉貼討論。隔天,…
美國政府險「關門」 午夜驚魂過關
美國政府近日的「關門危機」鬧得沸沸揚揚,整個事件戲劇性十足。4月8日,在距離臨時預算到期僅1小時的最後時刻,…
聆賞朝陽國家步道山與海的對話
名聞遐邇的朝陽國家步道,早已廣為山林愛好者知曉。 座落於宜蘭縣南境的南澳鄉朝陽村,為一恬靜的小漁村。低矮的民房、淳樸的民風,…
貪汙金額可能大於國民總所得嗎?
媒體10月間報導中國海南的海口市委書記張琦涉嫌貪汙,被查出有13.5噸黃金及來路不明的2,680億人民幣以及多套豪宅。…
新能源時代來臨 「電源牆」將取代石油
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公司發展純電動汽車獲得佳績後,持續拓展「非石化燃料」的能源市場。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
美麗與蒼涼 汐止翠湖半日輕旅行
來到新北市汐止區,從「台北盆地三大湖」之中最大的金龍湖進入,一面靜謐的湖泊藏在山林步道的深處,它有個引人遐思的美麗名字──「翠湖」。…
股市的通關密語:歪打正著
多年前,我曾經去看一個攝影展,剛好有人問攝影師某張精采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答案是:歪打正著。其實,不只是攝影,許多成功人士被問到類似問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