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忽冷忽熱,造成家中長輩身體極度不適而送醫。幸好經過醫師正確的診斷和住院治療,幾天就康復出院。這是北部一家風評不錯且優質的醫院,醫師和護理人員專業又親切。他們的熱心付出,令我們十分感激。然而在整個過程中,我觀察到若干現象很有意思。當醫療資源缺乏時,醫護人員和病患家屬會自然而然地發展出因應之道。這些演化出來的對策,就整個醫療系統而言,通常不是最適當的方法,有的甚至可能會衍生其他問題,但大家也只好接受。而且久而久之更成為習慣,不容易改變。
門診時,醫師很快就診斷出長輩的病因,判定要住院。由於醫院病床不足,不知要等多久才有床位,且長輩的身體狀況不能多等幾天,所以醫師建議,先幫我們轉到急診,到急診室排隊比較快。一到急診室,已經人滿為患,連急診床也已經全滿,只能坐在輪椅上。原來,急診床已躺滿等待病房的患者,大家都來這裡排隊!
一整天等下來,果然如所料,一個個都等到床位,從急診轉送到病房去,我們也在晚上排到。雖然辛苦,畢竟是最快的方式,而且在等候期間,主治醫師利用空檔到急診室來關心,令人感動。
由於病床不足,需要住院的病患就會選擇等待最少的途徑,於是大家都到急診室排隊。假設大家都不去急診排隊,或許每個人都可以回家安心等候通知,而且等待的時間不會更長。但是只要有一人搶先跑去急診排,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要去急診排隊,否則就等於永遠排在最後一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不幸的是,大家都這麼做之後,急診室就變成排隊室了,資源配置顯然失當。雖然這些等病房的患者在急診室裡也接受一定程度的治療和照顧,不算是浪費資源,但畢竟急診還是留給緊急病患比較好。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大學行為科學及公共政策教授夏菲爾(Eldar Shafir)在《匱乏經濟學》(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中提到一個行為學上的理論:匱乏會影響人的心理和思維,使人不自覺地特別專注在所匱乏的事物,進而產生「隧道效應」,即只專注於小範圍的事物,而看不見整體。簡單說,就是眼光如豆,沒有大範圍的觀察和思考能力。此時所作的決策或行為,或許可以有效解決眼前的問題,但長遠來說,卻有不良的結果,並且形成一個難以脫離的惡性循環。他們用這個理論解釋為甚麼窮人難以脫離貧窮、時間不夠的人總是永遠慌亂無法自拔、每天忙著軋現金的企業容易越借越多,永遠還不完。因為他們永遠在救火,永遠只知道解決眼前的問題。
病床長期匱乏的問題,當然也會在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的心理上產生作用,除了眼前的問題,完全看不到其他東西。於是大家各憑本事,尋求當下最迅速有效的解決之道,而落入難以脫離的匱乏循環。
讀者也許會問,那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我不是醫療專家,實在沒有能力班門弄斧,但我相信醫院管理者有許多良方妙法,只是他們目前都陷入匱乏的思考模式,忙著救火罷了。如果能擺脫匱乏心理,眼界自然開闊,他們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匱乏經濟學》書中就有實例說明美國一家手術室不敷使用的醫院,如何解決大量醫護人員因為手術室不足所造成的混亂和延宕問題。
另外,我覺得醫院裡每一床都24小時請一個看護(或是家屬)在旁照顧好像也有待商榷。依照過去在企管顧問公司的訓練,我觀察到有經驗的看護一個人同時照顧三到五床是不難的,如果加上8小時輪班,應該會比一個人每天24小時連續工作數天的效果好,成本也低很多。
再去查資料,發現醫界早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而且病房裡到處是看護和家屬趴趴走,也被認為是傳染疫情的因素之一。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裡面竟然有將近一半的人是家屬或看護,讓世界刮目相看。於是醫界有識之士便大力推行「全責護理照護制度」,由醫院聘請護理助理員協助照顧病患,家屬不用留在醫院照護。
新方法不僅有助於防疫,家屬的負擔顯然也輕鬆許多,但十多年過去了,這套比較先進的制度,除了台北市幾所市立醫院聊備一格之外,無法全面落實,為甚麼呢?有人說是經費不足,有人說是公家聘用看護的薪水太低,找不到人等等。
我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匱乏心理所造成。台灣醫院的護理人員長期不足、長期過勞已是不爭的事實,就家屬來說,護理師已經很辛苦了,不如自己請一個24小時看護比較快,經濟能力不足的就自己家屬輪流照顧,反正就那麼幾天而已。而站在醫院立場,問題是護理人力嚴重缺乏,既然患者自聘看護,正好可以分憂解勞,就不要再節外生枝了。於是這個匱乏現象就一直循環下去。
最後,我在找看護的過程中,也差點落入匱乏思維。當時,醫院所介紹的看護中心表示,人員已經全派出去,現在一個看護都沒有。在醫院裡拿到的看護小廣告,打電話去問,不是已經派完了,就是兩三天短期的不派。匱乏思維越來越厲害了……最後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家有人力,我很快就談妥條件請他們派看護過來。隔壁床的朋友說我被貴到,但我看開了,最後甚至還給小費。因為請來的看護細心負責,長輩很滿意,並且順利康復,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