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與女權

電視媒體穿透力強大,對人們的價值觀、行為都有巨大的影響力,有正面效果,同時也有負面效應。
Fotolia
第177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前一期我們談到生產工具(犁)與農作物(茶)對於女性地位與福利的影響,我們這次談一談另外一個跟女性非常有關係的東西──有線電視與衛星電視。當然,筆者要談的不是女人看韓劇的權力,而是有線電視提升女權意識的效果。

在有線電視普及之前,無線電視由於頻道數目有限,能提供的節目內容不多,也就是老一輩台灣人記憶中的「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的情況。無線電視則能提供大量的頻道,大幅提高民眾對電視的需求,以及觀眾看電視的時間。

在比較貧窮的國家,例如印度與中國,比較鄉下或者偏遠的地區往往無法收看無線電視,但是有線電視或者衛星電視則具備比較大的穿透力,能夠鋪設到鄉村甚至山區。印度的Tamil Nadu邦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區域,平均的所得水準低於世界銀行所界定的貧窮線(poverty line以少於1.25美元生活一天)以下,但是卻有高達60%的家庭裝設了有線電視或者衛星電視,可見其強大的普及性。

正因為有線電視的穿透力大,對鄉村與偏遠地區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女性的影響尤其顯著。

 


▲圖1:有線電視與女性自主意識的關係(本圖來源於Jensen and Oster, 2009)


 

電視角色對女性的啟發

Robert Jensen與Emily Oster兩位美國經濟學家,針對有線電視在印度農村的發展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有線電視降低了農村女性對家暴的接受程度,增加了女性的自主性,降低了生育率以及女性「重男輕女」的程度。

作者們認為這些神奇的影響是這樣發生的:農村女性的生活環境通常比較封閉,而且印度的農村地區還普遍保有歧視女性的社會規範。但在有線電視引進後,電視節目中的女性角色卻跟農村女性大相逕庭。電視上的女性角色往往是教育程度較高、自己有能力獨立生活、並且敢為自己的權力主張的「進步女性」。長期觀看電視節目的女性會受到這種「進步女性」意識的薰陶,從而改變自己對女性社會地位的想法。

他們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可以用圖1來說明。該圖中A3這欄表示的是在2003年家裡裝設有線電視的女性,在2001年時認為女性應該有「自主性」的比例大約是63%。這裡所謂的自主性是指認為女性獨立做決定,不需要凡事經過丈夫的同意,也可以擁有金錢。B3那欄表示這個比例在2002年維持幾乎不變,但C3那欄表示這個比例在2003年家裡裝設有線電視之後上升到了66%。

A2、B2、C2這三欄則表示2002年家裡裝設有線電視的女性,認為女性應該自主的比例在裝設之前的2001年只有65%,但在2002年裝設之後則增加到69%。最後,A1、B1、C1這三欄則表示2001年家裡就裝設有線電視的女性,則從2001起就有69%比是女性應該自主。

 

媒體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

近年來,經濟學者們也曾利用實證資料來估計媒體對於塑造民眾其他的價值觀與行為改變的影響。

一個有名的例子是Matthew Gentzkow跟Jesse Shapiro兩位經濟學家估計媒體對於穆斯林社會對911攻擊的評價所產生的影響。他們研究的對象包括九個以穆斯林為人口主體的國家,在這些國家的民眾如果接觸的多是阿拉伯的媒體,他們比較不相信911的恐攻事件是穆斯林的作為。相反地,如果他們接觸的多是西方的媒體,則會比較傾向相信911是穆斯林的恐怖分子策劃的。

Stefano DellaVigna和Ethan Kaplan兩位經濟學家則估計了媒體的發展如何影響了美國民眾在總統選舉的投票行為。他們研究福斯新聞電視台(Fox News)在2000年以前進入市場的過程,並且比較了9,256位城鎮居民在1996年與2000年兩次總統大選的投票結果。由於福斯新聞台的立場明顯偏向保守,在政治傾向上比較接近共和黨,因此兩位學者發現福斯新聞台進入市場後會使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的選票比例增加0.4至0.7個百分點。另外,同樣的選票效果也可以在參議員的選舉結果上觀察到。

Alberto Chong, Suzanne Duryea, Eliana La Ferrara三位經濟學家則是將研究焦點放在巴西的本土肥皂劇對於生育率的影響。跟上述印度的研究類似,本土肥皂劇在1970與1980年代開始在巴西興盛起來。由於當時巴西的生育率很高,但是肥皂劇當中的「現代家庭」的正面形象則是專業父母組成的小家庭。作者們發現肥皂劇進入一個地區不但會降低該地區的生育率,而且會有比較多的新生兒會以肥皂劇中的主角來命名。另外,他們發現外國影集進入市場並沒有降低生育率的效果,可能是因為外國影集的文化背景不同,不會讓觀眾透過類比而產生模仿效果。

最後一個例子是關於媒體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經濟學家Benjamin Olken研究電視與廣播電台等現代媒體進入印尼的農村所產生的影響。他發現當村民花愈來愈多的時間在看電視與聽廣播之後,會開始減少社交活動的參與,當地的社會團體開始減少。更負面的效果是,當地的社會信任度下降。整體而言,作者認為電視與廣播導致了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下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川金會」成敗與雷根
川普與金正恩見面是全球性新聞,它關係到北韓能否放棄核武,涉及東北亞和平,更事關美國全球戰略。美國和北韓是兩極:一是自由世界旗手,…
平凡人的不平凡舞台 蝦皮讓賣家有機會以小博大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有高達九成消費者常在綜合型電商平台進行網購,…
「大丈夫」該怎麼對待老婆
「娘娘腔」對男子而言,通常是一個貶抑之詞,男子喜歡被人稱讚為「大丈夫」。 春秋齊人晏嬰,聰敏機智,行徑恰如大丈夫,因而名留千古。…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非法移民成律師 反對派勢單力薄
1月初,加州高等法院裁定,移民身分和種族、宗教一樣,不應該成為否決非法移民成為律師的理由,非法移民加西亞(Sergio Garcia)…
不動產價格大漲大跌都不好
政府最近講了不少要打壓房地產價格的主張。不管官員這些打房的談話是否真心和是否有效,國家被迫要打房,就是很不好的現象。 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統戰新目標 「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
中共中央辦公廳8月3日發布了《關於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文件(下稱《意見》),要求海外「歐美同學會」成立中共黨組,以…
精緻農產,玩出新「米」樣
米,一直是台灣最富有草根性、也最能代表台灣人精神的傳統農作。在古早的窮苦人家中,吃白米飯甚至是種幸福享受。隨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