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市是台灣投資人的必修課

國際股市是台灣投資人的必修課。Fotolia
第180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前些天,財經資訊傳來亞馬遜(AMZN)宣布將以137億美元購併生鮮超市Whole Foods Market(WFM)的消息,一時間,我手機上有幾個群組就熱烈討論起來。線上通路購併實體通路,不論是福是禍,美國資本市場的活力和精采程度,都令人激賞。投資性質的社群討論此事,沒甚麼好意外的,但很多和投資無關的群組也反應熱烈,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認為,除了亞馬遜名氣大之外,應該是有很多人關心國際股市,進一步說,就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投資美股或海外基金。

從統計數字,也不難看出老百姓很努力地把錢拿到海外去投資。

投資海外很健康

今年5月央行發布的國際收支數字,台灣已經連續27季呈現金融帳淨流出,為史上最長紀錄。儘管許多股市聞人大聲疾呼,資金外流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大問題之一,要求政府能有效改善,根據《鉅亨網》的報導,我國「今年第一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了341.7億美元,同樣續創高點」。這裡所謂的證券投資,包括「股權和投資基金」及「債務證券」二項,而這次的增加,主要來自債務證券的投資。

至於「股權和投資基金」,量體雖然沒有債務證券龐大,但根據央行統計,其金額從2000年底的12,478百萬美元,一路增加到2016年底的199,881百萬美元,16年間剛好成長為16倍,除2008金融海嘯那年減少之外,每年都在成長。這就是說,16年來,我國人民到海外買股票買基金的金額擴大成16倍。

我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趨勢,政府不需憂慮,更不該阻擋。因為我們是外銷導向國家,每年都有巨額的經常帳盈餘,如果不透過金融帳讓資金適度流出,而任其在國內各要素市場或金融市場竄流,恐怕會重演1980年代的金錢遊戲泡沫,造成經濟嚴重失序,一發不可收拾。

當年投資管道有限,加上諸多法規限制,資金無路可去,只能困在國內。現在投資管道多元化,流動障礙極低,在自由機制下,人民當然會自行選擇最有效率的配置。國外如果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到國外去。簡單說,這就等於台灣人每年輸出商品到國外,賺了外國人的錢,然後再把這筆錢拿到世界各國去投資。這總比胡亂花掉,或是放在國內當熱錢炒作好。現在台灣投資環境不好,投資意願低落是事實,但解決之道應該是改善投資環境,而不是阻止資金到國外去做更有效的投資。

此外,由人民以螞蟻雄兵的方式,自行執行對外投資,也比外匯受到管制,統一由央行或主權基金操作來得更符合市場經濟的精神。

說起來,投資國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期甚至只有少數金字塔頂端的人物才有能力。因為整個過程充滿了障礙和未知數,需要許多的專業和資金。如今隨著海外基金、指數基金、複委託交易、國際網路券商以及匯兌電子化等等,交易面的障礙已經降到很低,實務上和國內交易相差無幾。只剩下各國法規、開戶身分限制和稅制差異等這類的問題。而且網路上有很多熱心人士撰寫部落格,講解如何投資海外、如何一步一步完成開戶交易和解決各種可能的問題,只要你願意,跨出第一步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總之,對一個普通的台灣投資人來說,投資眼界已經沒有必要再侷限於台灣股市了,透過國際網路券商加上ETF,可以經濟而有效地投資於美國、日本、歐洲、澳洲、香港、新加坡等,當然也可以投資中國大陸,就看你怎麼搭配。

需突破「近鄉偏誤」

然而最大的阻力還是投資人自己的心理障礙,業界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做「近鄉偏誤」(home bias),指投資人在一般情況下,會偏向於投資本國股市,甚至於偏重在自己家鄉的公司,而較少或完全不投資外國股市。基本上這是「只投資自己所了解的股票」的自然延伸,出發點並沒有錯。但過分保守,只把眼光放在國內,放棄龐大的國際股市投資機會,最後會造成投資效益的減損——不是承擔較大的風險,就是獲得較低的報酬。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存在的偏誤,有研究甚至指出,由於普遍的近鄉偏誤,造成國際股市的價格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而有套利空間。不過這是題外話了,重點是近鄉偏誤是個普遍現象。

以筆者個人投資海外十多年的經驗,只要能跨出第一步,近鄉偏誤其實很容易破除。困難在於如何踏出第一步。很奇特的,台灣投資人似乎已經不約而同地跨出第一步,並完全破除心理上的近鄉偏誤,特別是這幾年。

這幾年雖然國內不景氣,投資環境似乎也每況愈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幸好我們有一個相對自由的金融環境,讓這一大群投資的螞蟻雄兵,可以帶著有限的資金和無比勇氣,透過國際投資平台,突破近鄉偏誤,尋找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投資機會。

好比當年台灣的中小企業主帶著一只皮箱到世界各地開發市場,精神完全相同。過程也許辛苦,甚至要繳一些學費,但我相信,假以時日,這群螞蟻雄兵將會闖出一片天,並帶回豐碩的果實,開創另一個經濟奇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士官長的白手杖
蔡老師站在校門口導盲磚的起點上,非常專注地聽著我向他做的校園環境簡報:學校建築坐南朝北,我們所站處前行30公尺淺黃色二丁掛鋪面的三層樓校舍…
控港警犯下三大罪行! 港人告上海牙國際法庭
香港反送中抗爭以來,香港警察濫權濫暴的行徑,令抗爭者死傷無數,日前香港市民在全球最大請願平台「Change.org」連署請願,…
永遠的湖
曾幾何時,我們住的這幢樓得天獨厚,占據絕佳的風水寶地,在它的南面僅十步之遙,躺著一座不大不小的美麗的湖。閒暇時,站在家中陽台上,憑欄觀望,…
林飛帆對兩岸三地學生說的話
身為一名長期從事學生運動的先鋒,林飛帆有甚麼話對兩岸三地的年輕人說? 對於台灣的學生,林飛帆分析,…
我所看到的「先生」
大家都稱李重耀為「先生」(せんせい日語發音,老師或受尊重的職業之意)。   年屆86高齡,隨身仍佩戴著魯班尺,標誌著自己身為建築師的職志。…
李惠仁「睜開左眼」迎接新生
高病原禽流感疫情爆發,負面事件的背後,卻讓台灣社會看見了勇於揭發疫情真相的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他的先見之明與鍥而不捨的精神令社會大眾佩服。…
透視5:中文之爭:正體字 vs. 簡體字
僑委會副主委任弘表示,目前美國的中文課程中,約有13%採用正體字教學,20%到30%採用簡體字教學,50%正、簡體字都教。…
透過老主顧病毒行銷,永遠不缺顧客!
行銷之神傑‧亞伯拉罕(Jay Abraham),在過去超過30年的時間裡,輔導超過450種不同的行業,有超過一萬兩千家公司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