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休閒農業的興起,帶動了一股六級產業的風潮。以農業為主的橋頭區,為此也正積極尋求專屬橋頭的區域特色。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在與橋頭區區長陳振坤的合作下,串連起高師大、高第一、朝陽科大的夥伴學校,獲得教育部106年度「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傳”到橋頭自然“職”」計畫補助,長期目標為營造專屬橋頭甜蜜社區的特色人文風貌,其中包含了讓在地食材轉型成在地伴手禮、在地農業轉型為在地休閒農業,以利區域轉型及特色營造,進而讓橋頭區成為高雄的「甜蜜後花園」。
高雄餐旅大學休閒系梁榮達副教授指出,橋頭在地產業具備了濃、醇、香特色的酪農、蜂蜜及瓜果,卻因為在地產業多以生產導向的經營方式,忽略了提升附加價值的機會。因此,團隊成員規劃特色伴手禮以及社區遊程來解決這個問題。
透過區公所的協助,高餐大廚藝科李柏宏副教授與學生們組成伴手禮開發團隊,妥善結合了橋頭區的牛奶、蜂蜜及火龍果,開發出火龍果系列的果醬、雪Q餅、果汁氣泡水、冰淇淋與霜淇淋。這次開發團隊的謝翔羽同學說,能夠有機會運用橋頭區的在地食材,並且在開發商品時協助社區的志工媽媽也能很快上手的前提下,大家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如何讓製作過程更加簡單。例如,開發出用很少的器具做出好吃的雪Q餅,讓雪Q餅成為橋頭水流庄社區的甜蜜特色食品。
高餐大休閒系蕭登元主任在系上教師的合作下,結合了休閒管理課程,召集了一百多位休閒系同學參訪水流庄,透過橋頭水流庄人文協會及在地居民的介紹,協助學生們以「甜蜜滋味」來發想水流庄的特色行程,配合同學們的年輕創意,提出創新建議方案,並讓社區協會及居民擔任裁判,來指導學生實務執行社區遊程的可行性,讓師生及社區得以共學共榮打造「甜蜜社區行程」。
協同帶隊的高餐大觀光學院張德儀院長指出,青年學子透過社區參訪來瞭解當地的人文歷史,有助於學生們設計有效鏈結社區文化的特色行程,不僅拉近學生與社區的距離,也能讓社區居民感到年輕人的活力,帶動社區的創新動能。
水流庄人文協會許阿品理事長滿臉喜悅地表示:「水流庄有許多老厝建築、宮廟,卻因為缺乏人力、物力的資源而無人認識。這次陪伴高餐大的年輕學生來解說社區風情,聽到這群孩子們滿滿的創意跟想法,值得肯定跟支持。」
區公所陳振坤區長及張惠珍主秘都認為,透過這次教育部USR計畫,已經實質提升了社區與高餐大團隊的緊密合作關係。有高餐大師生的幫助,設計專屬橋頭區特色的在地伴手禮及旅遊行程,不但增加了在地食材的附加價值,也凝聚了社區向心力。橋頭區非常期待且歡迎未來USR計畫裡其他一系列打造橋頭特色的師生關懷社區活動。
甜蜜橋頭‧一起農遊
高餐大「“傳”到橋頭自然“職”」大學在地社會責任(USR)計畫團隊,邀集高餐大師生到橋頭中崎有機園區瞭解農事活動的辛勞,以及討論農事活動實務過程如何結合休閒概念,發想如何設計讓遊客喜愛的特色農事體驗。參訪的長期目標,則是培育具有休閒概念與實務服務技能的新農友及大學生。
對於農友方面,該團隊的朝陽科大農產加工驗證中心曾證諺主任,10月27日特地邀請高雄農改場林永鴻博士及中興大學土壤環科系吳正宗博士,主講了二場有機農業生產驗證及作物肥培管理的演講,共有120多位農友到場聆聽,幫助橋頭在地農友瞭解有機農產及田間的土壤肥力管理。11月3日則有43位農友到嘉義東石有機農場觀摩有機堆肥製作以及休閒農場採果活動設計,希望協助橋頭區推動環境友善的農業生產,以及加強農友如何以「甜蜜滋味」為主軸設計休閒農業的實務作法。
對於學生方面,高餐大觀光學院張德儀院長指出,高餐大觀光餐旅專長可以幫助在地社區發展具有特色化的休閒農業,而學生們也可透過這個機會,縮短學用落差,得以在發想創意的同時,注意到實際執行的可能問題。而這一系列的農事活動體驗,也是為了替橋頭區打造甜蜜特色的休閒農業,提升在地農業的附加價值。
中崎有機園區的吳孟諭農友認為,與高餐大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年輕學子的創意跟活力,讓他體會到學生們天馬行空的創意,以及協助他們思考如何設計好玩有趣的農事活動。參與這次活動的蔡欣芳同學說,以往只是耳聞到田裡工作,如今課程安排到農田實際體驗農耕休閒活動,讓她倍感有趣。生態農場的莊慶順大哥解說了中崎園區跟農場的生態,讓她認識了很多以前只在課本上看過的農作物,實際下田插植番茄流了很多汗,從中體會到農人的辛苦。其他同學們也十分肯定透過教育部USR計畫增加了更多與社區及農友互動的機會,希望未來能運用所學,幫助農友設計好玩的農事體驗活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