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家庭部門債務率也快速攀升。《人民日報》海外版1月16日報導,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許先生經過幾年打拼,2016年和未婚妻在天通苑買了一戶110平方米(約33坪)的二手房,總價310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435萬)。許先生表示,有房子住當然高興,「但還貸還得也很痛苦,30年銀行貸款,每月還款近1萬元(4.6萬台幣)。」在中國大陸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像他這樣債務纏身的年輕人。
2017年11月,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的《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顯示,居民部門槓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在三季度已經上升到48.6%。中國家庭債務率只是統計了家庭部門從金融機構獲取的信貸總額,還有不少包括向親戚朋友借錢在內的民間借貸,存在大規模隱性債務。
中國的債務問題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7年10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說,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家庭債務持續提高。家庭債務提高在短期內有助於提高消費、推動就業、提升房產和銀行資產價格,從而有利於經濟成長。但在3年至5年後,家庭債務攀升對經濟成長則有負面影響。有調查顯示,2007年中國居民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不足20%,到了2017年7月份,這個比重已經突破了53%。這一過程中國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而美國則是用了40年的時間。
此前《華夏時報》總編輯呂平波撰文表示,從趨勢上來看,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緩解的話,中國會出現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風險。個人家庭的風險就更可怕,因為中國居民主要還是在買房上面加槓桿,個人購房貸款在居民中長期貸款中的比例將近80%。房地產業在去槓桿、在去庫存,而老百姓卻成了接盤的人。
中國金融改革研究所所長劉勝軍表示,目前中國房地產的數量非常大,一旦發生金融危機,比股災對經濟的衝擊要大很多。中國推出了不計其數的抑制房地產泡沫的政策,但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