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永不嫌遲的救贖 因為早就原諒了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最終審判》2018年8月6日來台宣傳。左到右為主要演員河正宇、朱智勛、金香起、馬東石、金東旭,以及導演金容華。周博晨攝影
第194期
雲玥
《與神同行》系列影片闡釋凡是人類都必須接受「大審判」。

去年至今,最夯的電影莫過於兩部《與神同行》系列影片,不但票房席捲全球,其不輸於好萊塢製作的特效、強大的演員陣容、起伏跌宕的劇情鋪陳、催人淚下的戲劇張力,無一不令人叫好。而除了強大的戲劇、娛樂效果,其故事內涵卻有如跌落觀眾心湖的水珠,擴散的漣漪促使每個人思索人生中或大或小的事情與意義。可以說把探討生死的影片,拍得既令人動容、發人深省,卻又充滿娛樂性。

第一部《與神同行之罪與罰》,講訴「貴人」金自鴻死後,在陰間的49天裡要經歷「暴力、天倫、殺人、說謊、怠惰、不義、背叛」等7項罪名的審判,唯有在7項罪名中均獲無罪判決,才得以轉世並在轉世前託夢給自己的母親。

 

陰陽交錯 對照罪與罰

故事的推進透過陰間與陽間、過去與現在事件的交錯,鋪陳出金自鴻的人生軌跡,讓觀眾逐步看到作為「貴人」,金自鴻可能無法通過審判的過往,並闡述罪與罰的準則。交疊現代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時,觀者必省視自己所作所為,是否足以通過審判。

像是怠惰地獄中,原本想要為金自鴻塑立銅像的楚江大王,在聽到金自鴻說自己沒日沒夜的工作,「是為了賺錢」之後,決定讓他脫離「偽神」,見識一下「真神」。

眼見金自鴻就要掉到地獄受食人魚嚙食之刑,陰間使者的辯護,讓楚江大王了解到,原來金自鴻一生並非為自己累積財富,而是為了母親與弟弟,才將他這種「無私」的賺錢行為改判無罪。自私的累積金錢,被認為是崇拜金錢這個偽神而有大罪。

 

不義與背叛 當代社會縮影

作為一個模範死者,金自鴻不須面對「不義」與「背叛」的審判,但當他與陰間使者通過前往不義地獄的寒冰峽谷時,陽間的朴中尉與關懷兵元東延正在活埋金自鴻弟弟金秀鴻。元東延因槍枝走火誤傷金秀鴻,當時誤以為金秀鴻已經死亡的朴中尉,為了不希望自己的升遷受到該事件的影響,決定將金秀鴻棄屍,並謊報他逃兵。然而,就在湮滅證據的過程中,雖然發現金秀鴻還有生命跡象,但還是選擇將他活埋,企圖逃脫罪責。

「不義地獄中最壞的罪犯,是逃過起訴期限來到陰間的傢伙,為了慾望或利益隱藏事實的人。在陰間沒有起訴期限,在陽間只要犯罪,絕對不會被消除。」陰間使者透過對話警示世人,逃得過陽間的審判,逃不過陰間。

陰間負責審判背叛的是美麗的宋帝大王,她說背叛是不能被原諒的,除非是像她一樣的「美麗的背叛」。陰間使者:「美麗的背叛是即使背叛了他人,但不是出自於自私,而是為了更廣義的正義,或社會的價值,做出有良心的背叛。」元東延因為良心受到譴責,選擇出賣協助他湮滅證據的朴中尉,告訴金秀鴻的母親金秀鴻被埋屍的地點。透過元東延的行徑,解釋了甚麼是「美麗的背叛」。

這樣的橋段安排,多少影射現代社會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很多人為了一己之私,遂行不義之舉;或結成利益共同體,在小圈子中為了集體利益盡忠於不當的操作,其中的所有成員,雖說不少人只是聽命行事,但事情爆發後,難免面對不管是陽間或陰間的審判。聽命行事並不能作為沒有罪責的理由。



在世間獲得救贖

兩部影片均強調人要在世間即獲得救贖,而不要帶著遺憾、悔恨度日。因為面對的不管是未來在地獄要實際受到的刑罰,或內心永久的折磨,都是承擔不起的痛苦。金自鴻因為曾經想要謀殺臥病在床的母親,直到死前都愧疚到不敢回家,而實際受苦的卻是母子雙方,沒有親情的人生,有如天倫的沙漠,彼此都承受著親人不在身邊的煎熬。

經過了15年的痛苦,就在金自鴻終於下定決心彌補過錯,希望透過送給母親電子鍋以及一封誠實的信,回到母親身邊時,卻已然時不我予,死亡讓他無法達成願望。閻羅大王低沉的嗓音想必震醒不少觀眾:「活著都做不到的事,等到死了才做嗎?」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親人因為彼此的不合而不相往來?筆者有位朋友,向來與父親沒有交集,在父親過世後她流著淚說,自己很後悔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我見他,除非是他的喪禮上。」一語成讖,她連父親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影片最終,透過金秀鴻託夢撫慰了兩兄弟的心靈,也安撫了觀眾們的心。母親說:「我的寶貝,你們沒有做錯甚麼,這一切,都是我這個媽媽的錯。」讓人感嘆母愛的濃烈。不管子女再如何不孝,父母永遠看到自己的責任,不忍苛責。對於父母,其實,我們早就被原諒,需要的只是說出口,原諒自己的過錯。

然而,對於塵世中所存在的真實情況,是否果真可以不用受罰?懺悔罪責,且不再犯相同的錯,也許可以得到神靈的寬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