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不董事

加州最近通過法律,要求總部設在加州的上市公司,董事會一定要有女性成員。Fotolia
第195期
陳家煜
陳家煜教授屬於保守主義右派經濟學家,目前任教於美國COE College的工商管理學院,專長教授財金、創業、經濟。長期在臉書上經營「普通人的自由主義」專頁,發表文章涵蓋:國際經濟、經濟思想(哲學)、保守主義觀點、美國政經社會觀察、創業生態環境、創業教育等,也常對台灣公共政策、社會現象提出觀察與建議。

加州最近通過法律,要求總部設在加州的上市公司,董事會一定要有女性成員,而且董事會越大,要求的女性代表越多。這要求,還會逐年增加。未能做到的公司,會有罰款。但我認為,罰款不是最大的懲罰,左派的公開羞辱、遊街示眾才是。不管經濟運作原則,表態式的政策主張,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有副作用。但沒辦法,加州左派共和國,最喜歡做這種事。

大部分的公司,目前都很極積地找女性董事,這種志願性的行為,很好,可以矯正過往歧視女性的現象。我以前就說過,有人願意放棄CP值高的選擇去歧視他人,那是他們傻了,為甚麼要阻止傻子自我滅亡呢?能有女性董事,提供不同於全男性的觀點,何樂而不為?所以這法案,對這些公司,是多此一舉,還平白讓政客居功。但這不是最大的問題。

據報導,Russell 3000指數裡的加州上市公司,有86間,沒有一個女性董事,這些公司會直接受到法案影響,但不一定是正面的。為了避免被公開羞辱,這些公司一定趕忙找女性董事,很有可能找不到,只能濫竽充數。這不是虛幻的現實,86間公司之前沒有女性董事,你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他們都是因為老白男歧視女性,而沒有女性董事?還是真的找不到適合的?因應法令找來的濫芋有嚴重的後果,會害所有女性董事被貼標籤,一如選舉時所謂的「婦女保障名額」,自此原本靠自身能力當上大公司的女性董事,都要被懷疑:「你是不是保障名額?你的能力是不是不如我們?」但左派政客不管這些道理,反正我立意好,反正只有我在意女性權益,只要有主張,我就比那些沙豬高尚。

沒錯,學校裡的少數民族保障名額,也是一樣的壞事。

這法案最後還是要在法庭上接受挑戰,因為大部分總部設在加州的大公司,都是在德拉瓦州立案,加州沒有董事會的管轄權,連州長都承認這瑕疵。但他不管,他認為在此時此刻,表態支持女性權益,比甚麼都更重要。用「我是為你好」的父權心態推動女性權益,真令人搖頭。但也表示,這風潮絕對不會馬上過去。

面對這種多此一舉的法案,我比較擔心的是對於憲法保障的財產權。英美法的傳統裡,公司的所有權歸股東所有,只有股東有權決定公司的命運,這點是很清楚的。但如果政府可以規範董事會的組成,先要求女性代表,再來會是甚麼呢?是德國式的政府、勞工代表嗎?很多人喜歡德式的「資官勞」共治模式,但那嚴重違反「財產權」的概念,對資本市場有很不利的影響。

德國的資官勞共治,把所有人綁成一個共同體,把公司的未來當成所有人的未來,看起來是好事,勞資鬥爭不激烈,資方也比較會分享獲利盈餘,「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非常適合集體性的德國人。但為甚麼福斯排氣會搞成這麼大的醜聞,不也是這種心態造成?

但比較大的問題是,這種結構不利資本運用。德國的私人資本不敢像美國的富豪一樣,大幅地投資公司股票,不管是私人還是上市的,都一樣要面對這種共治模式,所以德國不可能有美國矽谷新創事業複合體的經濟型態。德國的企業型態是大型製造業,拿銀行、政府資本進行的大投資計畫。勢頭順的時候,大家豐衣足食,沒甚麼不好,但這些資本、人力就被鎖在大型企業裡,而無法快速因應經濟變化。美式資本主義,殘酷無情,事業做得不好,股東賣股轉進別的投資,毫無窒礙。面對快速變化的現代經濟,要能放棄夕陽產業,轉而開發高新科技才行,而只有美國的模式,才有可能推動這樣的改變。 

也許有人認為,青菜豆腐,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沒甚麼對錯。但為甚麼梅克爾和絕大多數的歐洲統治菁英,都很焦心歐洲沒有辦法像美國一樣,甚至像中國一樣,產生科技冠軍?為甚麼沒有歐洲的臉書、谷歌、Netflix,或是蘋果,讓他們那麼著急呢?因為尊重並保護私有財產權的美國制度,可以生產出Tesla這樣的公司。賓士、寶馬的午餐被吃掉的時候,也就是德國經濟完蛋的時候。你知道Tesla Model 3在美國的年度銷售量,已經超過所有BMW車種在美國的銷量總和了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