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琅琊榜》 遙想明朝冤臣袁崇煥

Fotolia
第197期
艾艾子

歷史上,名將被「誣以謀反」的例子很多。中國電視劇《琅琊榜》演活了英雄復仇的故事,被復仇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當今聖上。男主角林殊(後化名梅長蘇),歷經九死一生,吃盡苦頭,隱姓埋名,終於為自己的赤焰軍洗刷冤屈,他扶持靖王登基,自己卻領軍去護國,著實令人佩服。 現實上,為大將者如岳飛,便身受「莫須有」的奇冤。之後的宋孝宗為岳飛洗刷冤屈,總算是沉冤得雪。更為不幸的是明朝鎮守東北的名將袁崇煥。他被「誣以謀反」不說,最後被凌遲處死,總共被凌遲了3,543刀,恐怕是破了人類被凌遲的世界紀錄。

根據《明史》記載,袁崇煥被凌遲的那一天,路邊聚集了近萬人,這些人是來吃袁崇煥的肉。劊子手一刀刀割下肉,每一片都遭到民眾哄搶,然後被人生生吃下。到法場時,袁崇煥「皮骨已盡」,但「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這實在是太慘了,何以至此呢?  

袁督師崛起

袁崇煥是一個書生,熟讀詩書。當了多年的舉人,考了多次的進士都落榜了。不過,他胸有大志,只認為是未逢時遇主而已,反而利用赴考途中,四處遊歷。萬曆四十七年,他中了進士。

他的一首詩〈下第〉說出了他的心情:「遇主人寧易,逢時我獨難。八千憐客路,三十尚儒冠。」這首詩用了「八千」、「三十」兩個數字,其實南宋名將岳飛也用過「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我不知道袁崇煥是否有意自比於岳飛,不過他們征討女真人的經過,以及被構陷的奇冤,竟是如此相似。 天啟二年正月,他被破格起用,擔任兵部職方主事,用現在的觀點看,就是國防部某單位的文職主官。當時明朝決定守山海關,袁崇煥卻單騎出城,觀察關內關外。來後,他發出豪語:「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  

一夫當關 清人難犯

熹宗繼位後,每天忙於作木工。明朝竟把持在一個流氓出身的宦官──魏忠賢手上。朝政雖糜爛,但是邊關得人,滿清對明朝還是客氣的。明朝的態度是退,不是戰。袁崇煥不得勢的情況,滿清人也看在眼裡。

經過數年,大清已兵健馬肥,兵員達十三萬。天啟六年,努爾哈赤揮軍攻寧遠。明朝主帥高第早已決定棄城,袁崇煥知道,自己只有兵員一萬,不得增援,螳臂如何擋車?

袁崇煥決定死戰!他把母親與妻子接到城中來,決心與誠意是他最大的力量。這一戰,袁崇煥打破眾人的眼鏡,守住寧遠城。這一仗,提振了明朝的士氣,不過清軍主力卻絲毫未損。努爾哈赤大敗後不久便死了!繼位者卻是同樣精明的皇太極。

女真人的索求純粹是經濟性的,他們只希望能保有所占有關外苦寒之地,希望明朝給予承認。他們自願比明朝低一級,議和的條件只是交換他們需要的物事。

熹宗崩,崇禎皇帝繼位。明清步入了一個新的局面,清朝和議之聲不斷,袁崇煥也主張一邊和議,一邊在邊關築城、屯田,拉長國防縱深,強化防禦。

袁崇煥贊成和議,是因為他對大清知之甚詳,知彼知己,為國設謀。可是一談到和議,人們往往便避開,似乎和議便等於投降、等於叛國,這頂大帽子,除了袁督師願意頂住,誰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去承受呢?那麼攻打無力、和談不成,只能不降、不和、不戰,保持漠然,不去面對。

袁崇煥是儒將,風度比外交官都好。他一邊打仗,一邊和敵人書信往返,尋求最大利益。當初寧遠血戰,雙方死傷無數,努爾哈赤退去後,袁遣使,修書一封至努爾哈赤。這就是中國文士的古風,努爾哈赤,乃至皇太極不僅是震懾於袁督師之用兵,更心折於他的氣度。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大將,豈是朝中不明邊防、不知兵事的官員所能了解於一二的?

▲Fotolia

 

君臣的矛盾

可笑的是,明廷對滿清是忌憚的,但態度卻是高傲的。皇太極致信袁崇煥求和,照例重申大清之七大恨,信中說,明朝官員到遼東時,自以為中國皇帝是在天上,欺壓弱小部落,他說用兵的理由是:「我們忍無可忍,才起兵反抗!」此時,崇禎皇帝對這個關外大敵根本不予承認、不予理會。

一開始,崇禎重新起用袁崇煥,兩人處於蜜月期。袁崇煥向崇禎提出三項基本策略,循序漸進,以克竟全功。他上疏還表示,希望皇帝全力信任、支援,不要聽信朝臣的妒忌之言。皇帝自然滿口答應,還給他蟒袍、玉帶與銀幣,前二者袁崇煥以尚未建功,辭而不受。

崇禎皇帝能夠當上明朝的亡國之君,絕非偶然。他自私、固執、妒忌、狠辣、小氣、無能、缺乏心胸與見識。最要命的是,他不相信自己的臣子。

崇禎皇帝內心真正的假想敵或許不是大清,而是袁崇煥。在壓制袁崇煥這一點上,崇禎和皇太極的戰線竟是統一的。明朝的君臣矛盾,已成為一個結構上的敗因。 袁督師的處境,本就是崇禎的處境,弄到崇禎殺他,只能說是私怨。私怨之下,國難反倒是次要的。皇帝的妒忌下,國家的安危先擺在一邊了。對皇帝而言,亡國是遙遠的,可是眼前讓自己難受的朝臣卻是真實的,袁崇煥是崇禎迫在眼前的敵人。

所謂「叛逆」、「擅殺毛文龍」、「擅主和議」只是藉口,都是不能成立的。真正殺了袁崇煥的法律只有一條:「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這場荒繆劇來自人性的弱點,妒忌、猜疑與殘忍。

事實上,袁崇煥主張議和時,群臣皆曰不可,這是犯大忌諱的。等到袁死後,崇禎皇帝私底下,卻打算實行袁生前所主張的議和策略。不過為時已晚了。 如果袁崇煥能再忍一忍,也許局勢就不至於惡化。例如,他殺毛文龍時,可奏明後再說,皇帝必然不會心懷怨恨;例如,他向皇帝要錢,也可忠心委婉,那麼好講大道理的皇帝,或許就願意妥協。

可是,袁崇煥就是那種硬幹的個性,他文采、武功、韜略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唯一缺少的,是修煉,是道家、佛家的出世境界。於是袁崇煥本事越大、越忠心、越為社稷著想,便越凸顯出皇帝的無能。功高震主,袁崇煥又不急流勇退,下場也就可想而知。

他一到邊關,部隊面臨的是欠餉。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沒給錢怎麼打仗呢?明朝財政本來富厚,自從貪財聚斂的神宗皇帝搜刮全國財富以充實「內庫」(皇帝的私人財產),明朝百姓越來越窮,連軍費都積欠不發。

明朝在邊關行屯田,自給自足。不過,軍費龐大是事實,欠餉不發鬧兵變也是事實。可是,崇禎的性格本來就小氣,此時國家沒錢,他就更斤斤計較了。

他一方面再加稅,另一方面以高道德標準要求,希望將士效法唐朝張巡死守雎陽城時,寧以捕雀、捕鼠充飢的死守精神,鎮守邊關。

這時,國庫雖虛,內庫卻實。袁崇煥眼見欠餉為患,兵變時起,便向皇帝要求以內庫支應,發出軍餉。當時百官眾口一詞,都贊成拿出內帑,因為國庫實在沒錢了。

崇禎皇帝固執的個性凸顯出來了,他不認為他應該給錢,而是袁崇煥應該待下如父子,那麼屬下必定會懷德而不忍叛。

當一個領導者要有大忍之心,能捨,能容。他的肚量必須得大。如果崇禎能忍一忍,放手交給袁崇煥,明朝的邊防便不至潰決。如果他能捨得內庫的私人錢財,甚至減少賦稅,把財政搞到萬曆初年時的情境,大清必懼其聲威,自來臣服。

崇禎皇帝在位17年,換了50個宰相,14個國防部長。他眼見北京即將失守,還在案上寫下「文臣人人可殺」,他對臣子的恨,可見一斑。

袁崇煥被凌遲,被誤解。他沒機會向明朝要公道,因為幾年後明朝便滅亡了。崇禎也自殺了!不過歷史卻有定評。

袁督師也該安息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金鐘編劇徐譽庭 燃燒創作靈魂 寫出每一個你我
徐譽庭靜靜坐著,在小學生作業本寫下片段靈光。從背後走向她,徐譽庭看來從容自在,那是對世情的洞若觀火;她的背影看來也有些寂寞,…
紐約市將成為胖子城市
繁華的紐約市愈來愈重了。但不過這個「重」不是來自於摩天大樓,而是紐約人的體重愈來愈驚人,從2002到2004年,全市增加了1,000萬磅,…
按摩、推拿、SPA,傻傻分不清?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無論是成天坐在電腦前,還是外出奔波,長期下來不免腰酸背痛;加上運動時間又少,肌肉越來越緊繃,各種酸痛隨之而來。…
中聯辦大換班 加強未來統戰?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1月16日做了他上任後的第一次施政報告,除了打造新香港之類的宏圖大計,缺乏具體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對政制改革更是諱莫如深。…
致力衣鞋ESG永續之路 馳綠榮獲亞洲首家B型企業認證
「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分別在台灣與日本創立國際休閒鞋品牌「ccilu馳綠」,從原本採用傳統石化原料,到採用廢棄物為原料,…
永續旅行小撇步
正如台灣永續協會理事長陳盈潔所言,「永續旅行,其實是一種態度。」並沒有要求一定要有甚麼特定的行為或標準,不論是短途或長途的旅遊、觀光,…
希臘財政危及歐元 歐盟要求改革
希臘爆發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在歐盟引發波瀾。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強調,沒有政府或國家可以期待得到特別待遇,歐盟不會提供希臘任何特別待遇,…
CIA紀錄片:特工20載中國鐵窗經歷
6月2日,一部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拍攝的紀錄片《忠貞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