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憶錄之「獨闖北京」

1976年離開中國以後,林保華在1995年第一次在冬天時分回到中國的北方。Fotolia
第199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此行如此倉促,乃是這幾次我們去北京的接待單位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祕書長李忠凡病危。他頭腦清醒,個性爽朗,很有魄力,我們建立很好的關係。1993年我們在北京見面時,他的胃癌開完刀,人雖清瘦,但精神還不錯。這次突然傳來病危的消息,張教授不但派我去探望他,還帶了一筆錢給他,希望能有助於他治病。

 
 
未及會友
 
由於飛機誤點,晚上接近9點才到北京。這是第一次過北京的海關,還好回鄉證沒有嗶嗶作響而順利入境。李忠凡住在復興門外翠微北里,趕到那裡,還要摸黑找他的住家,找到時起碼是10點半以後的事了。那時他應該已睡覺,所以我決定還是第二天一早去。因此我一到住宿地和平里妻舅家裡,立刻打了一個電話去。李忠凡太太說第二天早上送他去醫院,要我去北大醫院找他們。
 
但是第二天一早,他的同事王麗莉打電話來說,李忠凡已於半夜送醫院急救後逝世。我趕到他家裡,他夫人說,我打完電話後,她告訴他張五常讓我來北京了。李忠凡眼睛一亮,但接著整個人就垮下來,他們立刻送他去醫院,查出是尿毒,排尿後沉沉入睡,再沒醒來。我真後悔一念之差,如果當晚趕去,或許還能見上最後一面。怎麼有這樣碰巧的事情?
 
在處理完李忠凡家裡事後,我就找自己的非公事朋友。首先找了離開香港中資回到北京經商的鄭姓朋友。他開了一部第一天下地還沒上車牌的汽車接我,問我想到哪裡吃飯。記得香港報章剛介紹毛澤東的貼身祕書張玉鳳在武寧路立交橋下開了毛家菜館,雖然沒有具體地址,一下橋就看到了。我擺起老相識的樣子對接待員說:「張姐在嗎?」接待員說,她很少來。見不到張姐我很失望,否則又可以寫幾篇專稿了。雖然張姐不在,我還是吃了30元一碗的紅燒肉,這也是皇帝般的享受呀!

 
 
北京最後巡禮?
 
我還去了前身是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的中共中央編譯局,雖然知道在西單西斜街,但是計程車還是找不到大門,我只好自己下車找,它有側門正門,非常辛苦,到了裡面,還要爬上五樓,因為那是1950年代的老房子。我找的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主編之一的榮敬本。他曾來香港訪問過許家屯,許家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肯定就是在那場訪問中表示的。他是榮毅仁大家族的一員,後來也找過我,我們相談甚歡。這次來看他,不但因為欣賞他的開放思想,更驚訝他們還保存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因為是舊樓,廁所沒有門,只是掛了布簾,小便池就是一條水溝。辦公室裡的家具也是1950年代的,不但陳舊,好像還有許多灰塵。現在嘴巴講馬列,行動已經資本主義的人太多了,難得他們還保持傳統,所以對他們抱有一份敬意。
 
經朋友介紹,我還找了一位中央部會的官員,談我對香港的看法,尤其是極左路線將毀掉香港。這是我見到中國官員一直保持的立場。能聽得進就聽,聽不進我也盡了言責。
 
最後一晚,約了幾位並不是相互認識的朋友吃飯,地點選擇在和平里的「黑土地」,因為這些朋友比我年輕,是經歷過上山下鄉的,「黑土地」是當時一窩蜂懷舊館子之一,是紀念黑龍江的北大荒,我們吃的也是當年黑土地的食物,包括紅燒肉、黑木耳。這些朋友有年輕的經濟學者樊綱,還有中新社跑經濟的記者。
 
這是1976年離開中國以後,第一次在冬天時分回到中國的北方,雖然穿著單褲與皮夾克,還是能夠抵受北方的冬天,看來我身上的油水又足了。就是天氣乾燥的受不了,因為屋裡開的是暖氣。這次因為都在外面跑,反而與妻舅家人沒有太多時間聊天。這次北京之行,也許也是我一生的最後一次,因為幾個月後,我被列入黑名單禁止入境。(未完待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探訪北投風情 百年溫泉之鄉輕旅行
難得的家族聚會,相約在富含歷史軌跡、人文底蘊、傳說故事的百年溫泉之鄉「北投」。北投區是台北市面積第二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自然資源豐富…
27. 流於形式
本期登場人物: 趙東(東科媒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於高科技產業創業,最終跨足媒體業的領袖型人物。 50幾歲但看起來像70歲。…
釉彩,陶家寂寞的顏色
到了現在,被命名為「破曉、孤月、冬雪、愁雲」的四個陶碗,端莊地擺在眼前,才看清楚了陶藝家用植物灰與泥漿釉燒製的陶器,釉彩的奇妙肌理、…
工藝復興
最近十多年來,全球化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我們生活所需,從家電、資訊產品、生活用品到農產品,無不移師到全世界最低廉、最有效率的地方去生產。…
公平要由何時算到何處?
自由、民主、公平、正義這些普世價值幾乎沒有人敢正面反對,用這些詞語來做各種主張和行動時,往往威力難擋。於是如羅蘭夫人所說:「自由自由,…
「整型」真的可以「挽回人心」?
高凌風與妻子金友莊的婚姻亮起紅燈。為了挽回婚姻,高凌風除了不間斷地溫情喊話,想盡招數挽救婚姻,近日更決定變臉拉皮回春,…
一條繩牽兩人 盲人選手跑出無限可能
一條五十公分長的繩子,兩端牽起生命非凡的價值、牽起永恆的情誼。 「他」是張文彥,台灣第一位盲人馬拉松選手,外表斯文,個性溫和,…
蘇銀益豁達面對困境 在虎頭蘭領域闖出一片天
中海拔的南投縣魚池鄉,由於濕度高、日夜溫差大,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養蘭,是全國最大的虎頭蘭產區,由於虎頭蘭的花型大而美,深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