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首檔書畫展 賞析文人生活之「翰墨空間」

▲故宮南院的第一檔書畫常設展「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謝平平攝影
第213期
謝平平

故宮南院在6月初開展的首檔書畫展「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大概是台灣近期最大的藝文話題了!國立故宮博物院過去對於文物出館的態度向來謹慎,但時代的變化也驅動著故宮更加開放,院長吳密察上任後,推動南北平衡,南院也終於有了書畫常設展。

這檔展覽選出從六朝到民國的46件書法作品,小巧而美的展品包括唐朝褚遂良的〈倪寬傳贊卷〉,雖推斷是宋朝仿作,但藝術價值高,褚字精髓盡在其中。

此外,黃庭堅的〈致齊君尺牘〉上,有難得的蘆雁壓印;清朝揚州知府伊秉綬題寫的「寒香千古」,圓厚拙重;于右任贈與何應欽將軍的魏碑作品,酣暢淋漓。這些文人不僅是書法家,作品也連結了藝術創作外的生活樣貌。

黃庭堅:千里江陵一日貶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說的是自己即將返京就職,心情歡快。但黃庭堅(1045~1105年)身處北宋新舊黨爭最烈之際,即使工作與執政無直接關係,仍然一路被貶到廣西,可謂千里江陵一日貶。

宋神宗熙寧年間採用王安石之策,推行「熙寧變法」,在經濟、軍事上有相當的革新,但因民眾納稅加重,引起「舊黨」人士反對。變法尚未完成,神宗駕崩。哲宗9歲繼承大位,太皇太后重新啟用舊黨司馬光等人,中止變法;但哲宗16歲親政後,再度啟用新黨人士。

黃庭堅在朝編修年史,但因身為蘇東坡門生,捲入新舊黨爭,在哲宗啟用新黨之時,從四川一路被貶到貴州。宋徽宗即位後,他回到安徽蕪湖一帶任事,但不到九天,又被大臣誣陷,徽宗大怒,隨即將他流放廣西。

新黨人士透過當地官府勢力脅迫,讓房東都不敢租房子給黃庭堅,被迫搬到廟裡,還是屢被官府刁難。最後,黃庭堅只好搬到破敗的守衛戍樓居住,一代書家就在此辭世。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當時,一位齊姓朋友想請黃庭堅寫字,黃庭堅婉轉回絕,信中說朋友二次來訪,真是不好意思,但南方天熱,動不動揮汗如雨,好不容易寫了幾張,就被門生要走了,文末則拜託朋友不要再來索要墨寶了。這封信就是〈致齊君尺牘〉。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隱約可以看到壓印圖樣。謝平平攝影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隱約可以看到壓印圖樣。謝平平攝影

 

當時黃庭堅的日子不好過,但仍用蘆雁雕板在紙上壓出圖案,可見他對寫字的講究。〈致齊君尺牘〉變化靈動,後世公認為黃庭堅尺牘中最妙佳品。

這次因南院展場設計特殊,加上燈光設計配置,民眾首次能見到壓花圖樣。北院因燈光之故,一直無法看到蘆雁雕板內容,民眾如果彎腰側看,就能清楚看到書信的壓印。

 

清朝伊秉綬為錢杜《墨梅圖》的題字「寒香千古」。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朝伊秉綬為錢杜《墨梅圖》的題字「寒香千古」。國立故宮博物院

 

伊秉綬:揚州炒飯的發明者

清朝伊秉綬(1754~1815年)為揚州知府,隸書作品至今仍受書法家喜愛,而「揚州炒飯」、「意麵」(伊麵)據說就是他與家廚共同研製發明的。

今人較多聽到廣州炒飯,反而較少聽聞揚州炒飯,二者不同處在於前者配料為叉燒肉、白蝦仁,後者為太湖特產湖蝦、金華火腿切絲。據美食專家唐魯孫考證,揚州炒飯由伊秉綬所發明,其用料、刀工皆出自淮揚菜系,此說另一美食家朱振藩亦表同意。

這次展出的「寒香千古」題字,因是為錢杜的《墨梅圖》題字,伊秉綬沒有落款,僅有用印。橫向布局的字體結構端正,融入篆體筆法,不重而穩,求得圓融的收筆,很有自己的想法與風格。

 

于右任贈予何應欽的五言詩聯。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于右任贈予何應欽的五言詩聯。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于右任:鼎泰豐題字

于右任(1879~1964年)是陝西人,晚清舉人,讀書、寫詩、行文樣樣在行,書法與美食都為他所愛,尤其愛家鄉菜「辣子煨魷魚」。現今鼎鼎大名的「鼎泰豐」即是于右任所題。不過他不是拿書法換小籠包,而是「鼎泰豐油行」老闆楊秉彝剛創業,向于老求字,在企業轉型後,于右任的墨寶依然掛在店內。

身為大老,于右任經常為大眾題字,並不顯出特別高姿態。而這次展出的五言詩聯「乾坤一夕雨,草木萬方春」,出自唐朝詩人李中〈春日作〉。于右任當年與何應欽將軍往來密切,寫下此聯相贈。

這幅作品的選紙、用筆都不相同,于右任選擇清宮內常用的手工蠟箋,以手工在紙上描金,撒上金箔、銀箔,加蠟砑光,做工繁複,且得等氣候合適才能製作。于右任下筆時,年約五十,用筆爐火純青,隨興自然,墨到之處不刻意經營,但又有碑體的厚重特色,讓許多書家心服。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3日

地點:故宮南院S203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