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首檔書畫展 賞析文人生活之「翰墨空間」

▲故宮南院的第一檔書畫常設展「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謝平平攝影
第213期
謝平平

故宮南院在6月初開展的首檔書畫展「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大概是台灣近期最大的藝文話題了!國立故宮博物院過去對於文物出館的態度向來謹慎,但時代的變化也驅動著故宮更加開放,院長吳密察上任後,推動南北平衡,南院也終於有了書畫常設展。

這檔展覽選出從六朝到民國的46件書法作品,小巧而美的展品包括唐朝褚遂良的〈倪寬傳贊卷〉,雖推斷是宋朝仿作,但藝術價值高,褚字精髓盡在其中。

此外,黃庭堅的〈致齊君尺牘〉上,有難得的蘆雁壓印;清朝揚州知府伊秉綬題寫的「寒香千古」,圓厚拙重;于右任贈與何應欽將軍的魏碑作品,酣暢淋漓。這些文人不僅是書法家,作品也連結了藝術創作外的生活樣貌。

黃庭堅:千里江陵一日貶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說的是自己即將返京就職,心情歡快。但黃庭堅(1045~1105年)身處北宋新舊黨爭最烈之際,即使工作與執政無直接關係,仍然一路被貶到廣西,可謂千里江陵一日貶。

宋神宗熙寧年間採用王安石之策,推行「熙寧變法」,在經濟、軍事上有相當的革新,但因民眾納稅加重,引起「舊黨」人士反對。變法尚未完成,神宗駕崩。哲宗9歲繼承大位,太皇太后重新啟用舊黨司馬光等人,中止變法;但哲宗16歲親政後,再度啟用新黨人士。

黃庭堅在朝編修年史,但因身為蘇東坡門生,捲入新舊黨爭,在哲宗啟用新黨之時,從四川一路被貶到貴州。宋徽宗即位後,他回到安徽蕪湖一帶任事,但不到九天,又被大臣誣陷,徽宗大怒,隨即將他流放廣西。

新黨人士透過當地官府勢力脅迫,讓房東都不敢租房子給黃庭堅,被迫搬到廟裡,還是屢被官府刁難。最後,黃庭堅只好搬到破敗的守衛戍樓居住,一代書家就在此辭世。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當時,一位齊姓朋友想請黃庭堅寫字,黃庭堅婉轉回絕,信中說朋友二次來訪,真是不好意思,但南方天熱,動不動揮汗如雨,好不容易寫了幾張,就被門生要走了,文末則拜託朋友不要再來索要墨寶了。這封信就是〈致齊君尺牘〉。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隱約可以看到壓印圖樣。謝平平攝影

▲黃庭堅〈致齊君尺牘〉隱約可以看到壓印圖樣。謝平平攝影

 

當時黃庭堅的日子不好過,但仍用蘆雁雕板在紙上壓出圖案,可見他對寫字的講究。〈致齊君尺牘〉變化靈動,後世公認為黃庭堅尺牘中最妙佳品。

這次因南院展場設計特殊,加上燈光設計配置,民眾首次能見到壓花圖樣。北院因燈光之故,一直無法看到蘆雁雕板內容,民眾如果彎腰側看,就能清楚看到書信的壓印。

 

清朝伊秉綬為錢杜《墨梅圖》的題字「寒香千古」。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朝伊秉綬為錢杜《墨梅圖》的題字「寒香千古」。國立故宮博物院

 

伊秉綬:揚州炒飯的發明者

清朝伊秉綬(1754~1815年)為揚州知府,隸書作品至今仍受書法家喜愛,而「揚州炒飯」、「意麵」(伊麵)據說就是他與家廚共同研製發明的。

今人較多聽到廣州炒飯,反而較少聽聞揚州炒飯,二者不同處在於前者配料為叉燒肉、白蝦仁,後者為太湖特產湖蝦、金華火腿切絲。據美食專家唐魯孫考證,揚州炒飯由伊秉綬所發明,其用料、刀工皆出自淮揚菜系,此說另一美食家朱振藩亦表同意。

這次展出的「寒香千古」題字,因是為錢杜的《墨梅圖》題字,伊秉綬沒有落款,僅有用印。橫向布局的字體結構端正,融入篆體筆法,不重而穩,求得圓融的收筆,很有自己的想法與風格。

 

于右任贈予何應欽的五言詩聯。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于右任贈予何應欽的五言詩聯。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于右任:鼎泰豐題字

于右任(1879~1964年)是陝西人,晚清舉人,讀書、寫詩、行文樣樣在行,書法與美食都為他所愛,尤其愛家鄉菜「辣子煨魷魚」。現今鼎鼎大名的「鼎泰豐」即是于右任所題。不過他不是拿書法換小籠包,而是「鼎泰豐油行」老闆楊秉彝剛創業,向于老求字,在企業轉型後,于右任的墨寶依然掛在店內。

身為大老,于右任經常為大眾題字,並不顯出特別高姿態。而這次展出的五言詩聯「乾坤一夕雨,草木萬方春」,出自唐朝詩人李中〈春日作〉。于右任當年與何應欽將軍往來密切,寫下此聯相贈。

這幅作品的選紙、用筆都不相同,于右任選擇清宮內常用的手工蠟箋,以手工在紙上描金,撒上金箔、銀箔,加蠟砑光,做工繁複,且得等氣候合適才能製作。于右任下筆時,年約五十,用筆爐火純青,隨興自然,墨到之處不刻意經營,但又有碑體的厚重特色,讓許多書家心服。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3日

地點:故宮南院S203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