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村長大,中學讀音樂班,大學念英語系,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EMBA學位。充滿好奇,勇於嘗試。一雙眼,看著社會百態,直視內心。在典籍與大自然陪伴下,抒寫一篇篇真誠雋永之作。曾任廣播電視記者、主播、節目主持人、業餘音樂演奏者。更重要的是,還燒得一手好菜呢!
1892年10月8日,香港板球隊一行13人結束與上海隊為期兩天的年度賽事,在地主國盛情的招待後,搭乘博哈拉號(S. S. Bokhara)商輪從上海返鄉。
10月9日星期日,當乘客們準備享用午餐之際,資深的船長山姆士(Charles Sams)心中的疑慮卻逐漸升起:氣壓急速降低,很可能是颱風的前兆。到了傍晚,天氣惡化。晚上10點,召開緊急會議,開始積極進行各項抗颱準備。當天午夜,風力已是颶風等級,如山高的巨浪不斷襲擊,能見度不過幾碼。船員在風雨中想盡辦法奪回船隻的掌控權,但它仍舊在狂風中偏離了航道。
這夜撐過去了,好不容易迎來隔日的早晨。風帆被扯成碎片,篷布也派不上用場,大型的救生艇在一晚的劇烈撞擊後,支離破碎。風浪未曾稍減,船隻袒露著胸膛承受暴烈的擊打,毫無反擊之力,幾度幾乎傾覆。
10月10日中午,氣壓計指標來到29.27。一陣大浪再度來襲,沖走了所有繫在右舷的小船,打破了引擎室的天窗。氣壓再度下降至29.15。晚上約9點45分,連續三波大浪挾百噸計的海水浸沒了船身,將底下的工作人員全部沖出。鍋爐室泡在水裡,船隻熄火。午夜前,突然看見了陸地──不到300公尺處聳峙的黑色岩石,在眼前愈來愈大,步步進逼。岩上的浪花在陣陣悽慘的月光下發出詭譎的邀約,每一個浪頭都將輪船推向這致命的相遇。
船長與船員們一一握手道別:
「再見了,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必須去告訴所有乘客們。」
10月10日午夜前,船隻突然渾重地抖動了一下,伴隨著怪異的擠壓聲,整艘船從船頭至船尾開始搖晃──死神終於踏上甲板。根據生還者羅森醫師(Dr. James Lowson)追述,聽到這幽冥聲,他整個人跳了起來,警覺到最後的時刻到了:That's the finish. 他想應該還有兩分鐘逃命的時間,但實際上,不到30秒,船隻即解體沉沒。
登船的148人中,23人存活,其中兩名為板球隊員,羅森醫師是其中之一。目睹人們像老鼠在洞穴裡被活活淹死,想到那些在浪頭間被當成玩物互砸的扭曲殘肢、裂開的頭顱上死不瞑目的雙眼、血跡斑斑的現場……羅森醫師仍止不住地全身顫抖。當他從艙房往上逃時,卻見到山姆士船長往下衝要救人,而許多乘客因驚嚇過度無法動彈、思考,而錯失生機。
羅森醫師十分感佩船長與其他工作人員的英勇,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盡人力的一切可能堅守崗位,嚴守紀律到最後一刻,一心與乘客同在,冷靜的舉止安定了人心的恐慌。他們大可逃到甲板上尋求一絲活路,但他們反而選擇回到船艙裡,直視洶湧的海浪與沸騰冒煙的鍋爐,力圖扭轉船隻的厄運。羅森醫師不只以「高貴」(noble)來形容這撼動心弦的勇氣,而是用「神聖」(divine)來讚頌在最黑暗無望的時刻、在與死神交戰時,散發的人性光輝。
2009年,中央研究院水下考古團隊在澎湖姑婆嶼北方約100公尺處找到博哈拉號布滿珊瑚礁的殘骸。
2020年,拜虛擬實境之賜,我得以重返128年前的沉船,觀賞精緻的家具與裝潢,船長室、球員休息室和頭等艙等一間間造訪。身上不沾一滴水、心情興奮驚嘆,而非驚狂駭怖、生死交關。
博哈拉號商輪已被列冊追蹤為台灣重要水下文化資產,特為文記之。
參考資料:
(1892, Nov.11). The Wreck of the P. & O. s.s. "Bokhara.” Northern Territory Times and Gazette (Darwin, NT : 1873 - 1927). Page 3
Heaver, S. (2019, Sep 6). When maritime disaster all but wiped out Hong Kong’s cricket team – the sinking of the SS Bokhara in 1892.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9, Nov.7). SS Bokhara.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