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滯現象、疤痕效應與後疫情經濟

▲隨著多款疫苗上市,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漸漸擺脫失控危機,回到正常生活似乎指日可待。Adobe Stock
第221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隨著多款疫苗上市,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漸漸擺脫失控危機,回到正常生活似乎指日可待。關於經濟,大家關心的是,如果回復正常生活,經濟是否會回到疫情以前的水準?而各國政府在2020年所祭出的各種紓困寬鬆措施,是否會戛然而止並對金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經濟創傷後會留下疤痕嗎?

這個問題的核心,筆者認為,在於經濟學上所謂的遲滯現象(hysteresis phenomenon)。「Hysteresis」一字源自希臘文,殘留或遲延的意思。遲滯現象是指當原因已經消失,效果仍然存在的現象,好像留下疤痕一般。我們的問題是,當疫情結束之後,全球經濟是否留會下難以復原的疤痕?

遲滯現象是1881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尤因爵士(Sir J. A. Ewing)在研究磁力時所發現的,他猜測此一現象應該普遍存在於各種領域。大約在1960年代,經濟學家薩繆森(Paul A. Samuelson)和羅馬尼亞經濟學家喬治埃斯庫-羅根(Nicholas Georgescu-Roegen)等人陸續研究經濟上的遲滯現象,而且數學模型和物理學的幾乎一模一樣。

撇開數學,我們試著以失業問題來說明。經濟學家發現,某些不利事件,譬如原物料價格突然大漲,會造成失業上升。但是當事件結束之後,原物料又跌回原來價位,失業率卻無法退回原來水準。也就是說,即使事件結束,仍殘留影響力。如果我們希望事件結束之後,失業率回到原來水準,根據模型推論,就必須給予一個反方向的刺激,把原物料價格壓到更低的水準,或是採取其他激勵措施。

我們用一個簡化的假設案例來說明,或許更清楚。例如初始狀態的失業率為3%,油價每桶30美元。因為中東情勢緊張,油價飆升到每桶50元,造成經濟活動萎縮,失業率上升到12%。後來中東情勢好轉,油價又跌回30元,可是失業率卻只回到6%。如果政府希望失業率回到3%,就必須想辦法讓油價降到比30美元更低的價位,或是採行其他的激勵措施才有可能。否則,這起油價暴漲事件就對失業率造成永久性的影響,讓失業率從3%提高到6%。

於是,油價上漲又回跌的過程,就好像在經濟上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疤痕效應」(Scarring Effect)。疤痕效應一詞簡單明瞭,比遲滯現象更容易理解,所以更多人採用。其實,勞動理論也有一個「疤痕效應」,指一個人在就業歷程中,特別是年輕時代,遭遇失業,則失業事件過後,會對其一生造成永久性的影響,包括所得、身體健康和就業狀態等。但這二個「疤痕效應」不盡相同。

為什麼經濟上會有疤痕效應,或是遲滯現象呢?如果按照一般均衡理論,所有的變數代進去,解答就算出來,完全和變動過程無關。原物料價格大幅變動怎會留下疤痕呢?

原來,經濟的運作還是靠人,而人並不是完全理性。大多數時候我們按照習慣做事,當外界只有些微變動時,我們就按照原本的習慣行事;而當變動過大,超過某個門檻,我們就會調整行為,養成新的習慣或建立新的秩序。一旦新的習慣養成,就很難再回到舊習慣。遲滯現象,不只存在於就業,還普遍見於投資、生產、景氣波動等,喬治埃斯庫-羅根曾說:「如果不用遲滯現象,幾乎所有的社會行為都無法得到滿意的解釋。」

從另一個角度看,遲滯現象或疤痕效應隱含了經濟系統對重大衝擊存有記憶。換言之,經濟表現不單只看現階段因素,還要看過去所發生的事件,這個特性,有一個專有名詞,叫路徑相依(Path Dependent)。在路徑相依之下,經濟一旦遭受重大衝擊,而政府沒有採行緩衝或挽救措施,就會留下疤痕,影響未來五到十年的表現。

 

美國實質GDP成長率,戲劇性地從2020年第2季的-31.4%,第3季的33.4%,到第4季的4.1%。擷取自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美國實質GDP成長率,戲劇性地從2020年第2季的-31.4%,第3季的33.4%,到第4季的4.1%。擷取自美國經濟分析局(BEA)

 

先進國家的經濟疤痕不顯著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無疑對全世界造成重大破壞。世界各國都得面對可能的疤痕效應,無一倖免。各國政府無不盡其所能,採取行動救經濟。然而,有效的激勵措施或及時的寬鬆政策,需要有健全的財政為後盾。

這正是各國經濟韌性有所差異的關鍵。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對全球最貧窮的74個國家的經濟造成重創,這些全球最低度開發的國家,有二成的人均國民所得倒退十年以上,約6,000萬人落入極度貧窮。不幸的是,這些國家大多負債累累,無力採取任何紓困措施。經濟疤痕深深地刻下,讓這些國家未來五到十年一籌莫展。諷刺的是,這些國家新冠肺炎的感染率遠比一般新興國家為低。

反觀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即使疫情肆虐,成為全球感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經濟卻非常強韌,幾乎看不到經濟疤痕。2020年3月美國疫情爆發前夕的失業率約為4.4%,4月迅速飆升到14.8%,然後一路下滑到2021年2月的6.2%。GDP成長率更是戲劇性地從2020年第2季的-31.4%,第3季的33.4%,到第4季的4.1%。我們似乎看不到明顯的經濟疤痕。這點,除了美國經濟體質優良之外,還要歸功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史無前例的龐大紓困案。支點資產管理公司(Fulcrum Asset Management)有一篇研究認為,新冠肺炎在先進國家所留下的經濟疤痕,遠低於2008年的金融風暴,不顯著。

似乎,重大災變比較容易在經濟落後、財務不佳的國家留下疤痕;而先進國家體質健全,遲滯現象小到可以忽略。

前不久美國才通過1.9兆美元的紓困案,但無論從疫情發展、經濟狀況以及疤痕效應來看,急迫性已遠不如去年。至於是否有過度紓困造成景氣過熱的問題,我認為要看未來幾個月的失業率是否繼續降到4%左右,即疫情前的水準。但無論如何,紓困案將逐漸退場是可以預期的。

誠如里奇蒙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一篇報告所說的:「如果遲滯現象的數值很大,那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就應該做重大調整。……在景氣好時,讓經濟持續熱絡以永久保持低失業率也是合理的。但這只是假設而已,因為我們看不出美國有遲滯現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專攻蝴蝶蘭大白花 科隆育出冠軍「屏東王」
提到「科隆生技公司」,屏東縣里港鎮三廍村的民眾無人不曉。問起路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村裡有個「種蘭花」的公司。穿過窄小的產業道路,…
《紐約時報》為何衰落
《紐約時報》是美國、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報;但這家被視為「左派旗艦」的報紙,正走向窮途末路。美國知名的保守派雜誌《NewsMax》…
麵線羹 南北大不同
麵線羹(也叫做麵線糊)跟大腸麵線、蚵仔麵線都是用紅麵線、放紅蔥頭,看起來也挺像,吃起來也相似,那這幾種食物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不過,…
社會主義價值觀最刺眼的兩個字
前不久,中共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高調推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取向和準則,羅列了一堆漂亮的詞藻,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
超級奶爸孩子王 廖宏彬以校為家
廖宏彬是雲林人,畢業後希望回到家鄉西螺任教。沒想到,服完兵役發現原來的學校已經超額。他開玩笑說:「覺得樟湖這個名字還滿羅曼蒂克的,仁者樂山…
中共再次封殺黎智英
中共封殺黎智英與他的「壹傳媒」集團不是新聞,成為新聞的是中國居然有人敢「頂風作案」,無視領導意圖而幫黎智英宣傳,結果當然沒有好下場。…
台灣放寬登陸投資上限是個假議題!
行政院院會在7月中旬終於正式通過放寬登陸投資上限到60%,這個方案於8月1日施行。我的很多朋友談起這件事情普遍感到憂心。…
找尋「墜落之前」的愛
201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劇情描述一名高中生珊曼莎與死黨們在課後一場派對裡與人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