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與弟弟

▲對一個長女而言,爸媽生了一個弟弟之後,對這位姐姐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Adobe Stock
第224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做人家的女兒實在是滿辛苦的,爸媽可能只重視兒子,而把自己當作「賠錢貨」。

因此我們常常在八點檔或者小說中看到這樣的情節:在傳統社會裡,長女在弟弟出生之前可能還能霸占父母的關愛,弟弟出生後突然失寵,於是長大後開展出一連串家族內的勾心鬥角……

家庭經濟學關注一個家庭內資源的分配,研究者們認為一個偏愛兒子的父母會將資源(父母的所得、時間、關注)集中在兒子身上,女兒能分到的資源變少,將對女兒人力資本(教育、健康)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那麼在傳統的台灣這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裡,弟弟出生後到底會對長女帶來什麼程度的負面影響呢?針對這個問題,Stacey Chen(東京大學)、陳妍蒨(暨南大學)、劉錦添(台灣大學)三位經濟學家利用台灣早期的資料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對照組的重要

要估計弟弟對長女的影響之前,需要先釐清一個觀念,就是想要利用任何統計方法來估計一個政策或者行為效果,都需要有一個適當的對照組。在Chen等人的研究中,這個對照組是「妹妹」,也就是研究者想要估計的是相對於爸媽生的是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對長女的影響為何。

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不估計「有一個弟弟」相對於「沒有任何弟妹」的影響?這當然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但重點完全不同,主要是估計小孩總數的影響,也就是小孩數量跟品質的替換關係(Quantity-Quality trade-off)。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很多,我以後有機會的時候再為讀者介紹。

弟弟的壞處與好處

對一個長女而言,爸媽生了一個弟弟會搶走資源,這個「壞處」應該很明顯。但相對於妹妹而言,弟弟的出現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爸媽以後會少生孩子。

傳統社會裡重男輕女的父母,由於希望生出男孩,就會一直持續生育直到最少生出一個男孩為止,很多父母甚至希望有兩個男孩甚至更多,真的很拼。

因此,對長女而言,當爸媽生出一個男孩,這就意味著將來的弟妹總數會比較少,而長女能得到的資源也就比較多,這是有一個弟弟可能會得到的好處。

一正一負大致抵銷

三位研究者將弟弟搶了父母資源的效果稱為「直接效果」(direct effect),而弟弟的出生讓兄弟姊妹數量減少導致長女得到更多的資源這個效果稱為「間接效果」(indirect effect)。

通常實證經濟學家想要估計一個效果就很不容易了,同時要估計兩個效果則是難上加難。為了應對這個挑戰,三位作者用嚴謹的統計模型與計量方法來進行估計,使用的樣本是1978~1980年台灣出生的長女與長男(作為對照組)。

估計的結果顯示對一個長女而言,弟弟的出生會在教育上帶來一個負面的直接效果:長女完成高中學歷的機率會下降1.9個百分點,上大學的機率則會下降1.3個百分點。這些數字看起來似乎不大,但這個世代的長女上大學的機率平均只有17.7%,1.3個百分點就是百分之7.3的變化,影響一點也不算小。

有趣的是,弟弟的出生所帶來的間接效果在程度上差不多,但方向卻相反:相對於生妹妹,生弟弟會導致長女完成高中學歷的機率上升2個百分點,上大學的機率則會上升1.5個百分點。

這一正一負的效果差不多互相抵銷,也就是說,有一個弟弟其實並不是太糟糕的事情。

那長男呢?

生弟弟對長女有一正一負的影響,那對長男有沒有類似的影響呢?

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估計出來的兩個效果在性別上的意義,作者也針對了長男進行估計。結果發現不論是直接效果還是間接效果都很小,而且兩個效果的加總也很小。

換句話說,父母生一個弟弟還是妹妹對長男的影響不大。這可能是因為長男在家庭裡的地位不會因為弟弟妹妹的性別或者數量而有太大的改變。他們所能得到的資源還是一樣多,所以他們的教育結果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這篇研究最有啟發性的地方是用充分的統計證據去顯示直覺上的偏誤。我們在直覺上會認為,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裡,家裡出生了一個男孩將對女孩不利。但這篇研究告訴我們這樣的直覺推論往往很不可靠,忽略了間接效果的存在,以及它的影響程度。

對各種直覺進行探討與驗證正是實證研究的重要性所在,也是實證研究一個饒富趣味的地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