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硬冷,千年不朽,於上雕鑿文字、圖樣,抱持目的多是打造其永垂不朽的生命。中國最有名的,當數雲岡、莫高窟、龍門三大石窟;年代最早的,則是上窄下寬的「秦刻石」,也稱「石鼓」。當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石鼓的運送過程有驚無險,使眾人不得不信「古物有靈」之說。
▲石鼓之一〈而師〉,現藏北京故宮。Mlogic攝影,CC BY-SA 3.0
「秦刻石」久遠不可考
漢、唐刻石藝術盛行,有文有圖,究竟是沿襲於秦朝,還是承自東周,已不可考,但秦始皇所留下的石刻是個里程碑。
▲秦始皇〈嶧山刻石〉,小篆,長安本,鄭文寶摹刻(993年)。公有領域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為宣揚「國威」,開始巡行各地。第一次西巡甘肅,第二次往東巡行,他在名山上擇一山石,以丞相李斯整理出的「國字」小篆,刻在石上,說明治國理念。兩千多年過去了,有的刻石僅存殘塊,如〈泰山刻石〉,有的亡佚不見,如〈嶧山刻石〉。石頭堅硬,歷經千年,仍有風化的一日,幸有前人拓本可供參考。
「秦刻石」一共十座,在唐朝之時被發現,一座秦刻石高約一公尺,重達一噸。韋應物、韓愈在詩中稱其為「石鼓」,其後「石鼓」就成了「秦刻石」通俗的稱呼。石鼓命運多舛,直到明朝才被放入宮廷,十座石鼓各有其名,唯年代難有定論。
▲清乾隆重刻石鼓硯及金漆硯盒,直徑10公分。硯面周環渠為墨池,器底淺琢石鼓文。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1931年,日本發動瀋陽九一八事變,故宮博物院將文物裝箱南遷,時任院長馬叔平下令石鼓隨行。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那志良在《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中所述,石鼓因受多年風雨侵襲,石皮與石骨多已分離,他以浸溼的高麗紙用棉花細細按捺,覆在石鼓面上,讓石皮上的文字有所留存;再用二層厚棉被裹緊,加上麻繩五花大綁,於箱內塞上稻草,一鼓一箱,一箱一車,石鼓與其他文物從北平一路遷徙到徐州、上海、南京、西安、成都、峨眉等地,最後八年抗戰勝利,石鼓也走了二個月的陸路,回到南京。
「石鼓文」撲朔迷離
這麼細心保護的石鼓,其身分卻是撲朔迷離,綜合各家學者考究,推論其來歷多達十一種,最早上推至周文王,最晚則至魏晉南北朝的宇文周。最多人支持的說法,是周宣王中興後,石鼓是打獵出遊的記事,但各種說法都有支持者與反對者。
甲骨文學者董作賓認為,石鼓約在秦襄公到秦穆公左右出現,亦即西元前七、八世紀左右;那志良則認為是秦靈公時代,約西元前五世紀。
石鼓上的字體不是楷書,也非隸書,字形比小篆更複雜些,後人稱為「石鼓文」。飽讀詩書的韓愈看到朋友的拓本後,寫下「辭嚴義密讀難曉,字型不類隸與蝌」的句子。韋應物則寫「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後世學者利用青銅銘盤、器物等相互比對後,辨識出石鼓內容是記錄某王打獵出遊之事。
石鼓文斑駁難識,但透過具體文物的相互連結,可以立體化史書的文字描述。也讓後人了解,不同朝代都有不同文化,以刻石文化為例,唐以後就慢慢式微,而另在紙上發展出精彩的書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