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關鍵能力

▲股票買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最高點,耐心持有至今,不論是美股還是台股,都有不錯的成果。Adobe Stock
第229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股市,扣除2020年3月受疫情衝擊的短暫重挫,這一波多頭幾乎是從2009年一路漲到2021年的今天,長達10年以上。標準普爾500(S&P 500)指數從2009年初900點左右一路上升到目前4,500點,漲幅在400%以上。如果我們保守一點,以2008年金融風暴前的高點,約1,500點計算,也上漲了200%。台股雖然沒有那麼強勁,也是相當可觀。2008年金融風暴前加權股價指數的高點約為9,300點,如今在17,800點左右(11月18日),漲幅約90%。也就是說,就算我們很倒楣,買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最高點,耐心持有至今,不論是美股還是台股,都有不錯的成果。

 

2008年金融風暴後,2009年至今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幾乎是一路漲到今天,就算以2008年風暴前高點1,500點計算,也上漲了200%。TradingView網頁擷圖

▲2008年金融風暴後,2009年至今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幾乎是一路漲到今天,就算以2008年風暴前高點1,500點計算,也上漲了200%。TradingView網頁擷圖

 

股票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兩類人

然而,許多朋友坦率表示,實際獲利和大盤差很多,幾乎沒賺到什麼錢。這讓我想到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故事。他從1977到1990負責美國富達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的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操作,這13年間,年化報酬率高達29%,至今仍為世人所稱頌。但他發現,許多投資人總是在基金績效創新高時大量加碼認購,而在回檔時爭相贖回。在好奇之下,他對基金投資人的報酬做了一個私人研究,驚訝地發現,一般客戶的年化報酬率竟然只有7%左右!(請詳見Spencer Jakab著Heads I Win, Tails I Win。)

2014年在彭博(Bloomberg)一個財經廣播節目上,投資專家奧肖內西(James O'Shaughnessy)透露,富達公司內部曾經做了一個客戶報酬率研究,發現報酬率最高的類別是:死亡;第二高的是失聯或忘記帳戶。當然,這份內部研究從未公布,富達公司也未表示任何意見。但是,請想想看,死人的績效勝過活人!

總之,投資人實際報酬率,經常遠低於投資工具所呈現的報酬率。這個現象引起很多人的重視和探討。蘿倫‧坦伯頓(Lauren Templeton)為已故投資名家坦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的姪孫女,在一次對Google員工談投資時,提到坦伯頓基金的研究,從1995到2014這20年間,美國股票的年化報酬率為9.9%,同期間一般投資人的年化報酬率只有2.5%。

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距?一般的解釋是所謂「錯失最佳十天」理論。以S&P 500指數為例,在25年當中,只要錯過行情最好的10天,報酬率就會減半,錯過最好的50天,報酬率就只剩原有的十分之一不到了。這個理論其實是黑天鵝效應的延伸:股市的重大漲跌,集中在極少數的幾天,而且無法預測。儘管市場上很多人聲稱可以有效掌握最好的十天並避開最糟的十天,但可信度不高;而且就算有人知道方法,也不會告訴我們。

因此,很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老實實從頭抱到尾,一天也不要錯過,這樣就能享受股市長期投資的優渥報酬了。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做不到呢?

為什麼很難「從頭報到尾」?

有些行為經濟學派的專家認為這是來自遺傳。從遠古時代至今,人類遇到危險時,只有成功脫逃者才有機會把基因留傳給下一代,所以,你我身上都有這個基因,碰到危險時,直覺反應就是避開。既然股市下跌,或是預期即將下跌,當然要趕快賣股票,脫離危機。但股市畢竟不同於遠古時代的洪水猛獸,不顧一切以逃離熊市,結果就是績效大幅落後。

彼得.林區說得最好:「投資人為了避開股市回檔或避開預期中的回檔,因而損失的,遠超過股市回檔的損失」。

股票從頭抱到尾,其餘什麼事也不用做,為什麼多數投資人做不到呢?筆者認為還有一個因素:痛苦。當股市下跌,或是預期即將下跌,會帶給投資人相當程度的痛苦。而不能忍受痛苦的人,即使知道可能因此錯失「最佳的十天」,還是要把股票賣掉。既然,一般投資人願意犧牲利潤以脫離眼前的痛苦,這個效應便會反映在股價上,也反映在投資績效上。總之,脫離痛苦是有代價的。

請不要以為承受股價下跌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股價迅速下挫時,通常所有的訊息、研究報告、股市預測都是負面且看不到未來,而我們的投資組合淨值正大幅下滑。這種痛苦除非親身經歷,否則無法體會。這個時候,你一心只想要了結出場而已。可是幾乎每個人都想出場,談何容易?而等到我們終於順利出脫持股,還來不及喘一口氣,通常,更倒楣的事來了。股市反轉向上一飛沖天。這時,我們手上沒有股票,剛好錯過了「最佳的十天」。

「當痛已成習慣」

至此,關鍵能力已經呼之欲出:承受下跌痛苦的能力。如果缺乏此一能力,就算買到年報酬率高達29%的麥哲倫基金也是枉然;就算台灣50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指數型股票基金)的報酬率再高也和我們的實際獲利無關。因為我們會受不了痛苦而錯失最佳的十天。大師級人物,如坦伯頓爵士,從年輕時代就習慣下跌的痛苦。幸好,承受痛苦的能力屬於身心靈層次,是可以訓練的。英文「Getting Comfortable with Being Uncomfortable」和中文「當痛已成習慣」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實在無法承受下跌痛苦的投資人,還有一個方法:「咖啡罐投資組合」法,買了股票或ETF就藏起來,當作忘了。您還記得前面所提的富達內部報告,獲利第二高是哪種人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拿冠軍 得金牌 光榮回來之後
  「真行!真行!出國比賽,拿冠軍、得金牌,光榮逗回來!!」在桃園國際機場迎接先生陳永佳光榮回台的楊絲雅,熱情擁抱這位帶著「…
青史流芳的古代賢德婦女
母親節剛過,許多人都在這一天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而提到中國古代的母愛事蹟,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孟母三遷、歐母畫荻、岳母刺字等故事。事實上,…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生命的芬芳
我有一位愛說故事的叔公。他見聞廣博,說起故事唱作俱佳,豐富有趣的內容總能引領我遨遊其中,彷彿身臨其境。 祖父早逝,叔公對父親格外關心。…
愛合購開店致富技巧大公開
愛合購開站2年,已經累積了18萬個愛「合購」的會員,而且提供免費開店的服務,你還在等甚麼?掌握開店小祕訣你也會是大贏家!   新手上路:…
救貧助人 從小培養子女同情心
  在美國,志願者以各種方式向他們的社區提供幫助。他們捐款、給窮人送去食物、為無家可歸的人建造住房等等。志願者認為,…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台、日、韓「銀髮風暴」,下一步怎麼走?
提到亞洲高齡化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與台灣平時互動密切的「老人之國」日本,但其實近年來南韓也在老人相關指標上屢創新高,加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