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能源危機正逼近人類

▲全球如今籠罩在能源危機中。Adobe Stock
第230期
青蓮

印度神童阿南德曾在2021年9月21日的預言中說,木星連續遭到小行星撞擊,會加重地球的負面能量。而木星對應的是中國,極端氣候危機、能源危機、供應鏈危機等經濟威脅,會由中國開始進而擴散至全球。

 

中國2021年9月下旬以後「拉閘限電」成了網路熱門詞,大部分地區斷電限產。Adobe Stock

▲中國2021年9月下旬以後「拉閘限電」成了網路熱門詞,大部分地區斷電限產。Adobe Stock

 

中國電力危機

在中國,2021年9月下旬以後,「拉閘限電」成了網路熱門詞,大部分地區斷電限產。不但企業被限電停產,居民區用電也受到影響。甚至因無預警拉電,造成企業高爐煤氣中毒事故,讓依靠機器維持生命的病人突然面臨生命危險。更多離不開電的生計被迫中斷,無數人損失慘重。

業內人士指,中國限電限產的主因是近年來的國內供給側改革,加上澳洲與蒙古、印尼等國煤炭出口減少,導致中國國內煤炭供給不足、煤炭價格上漲,電力緊張。

中國搞所謂的供給側改革,限制並關閉了大量的煤礦。面對嚴重的煤炭供給危機,2021年 10月初,山西和內蒙古要求所在地的二百多個煤礦開始擴大產能。但暴雨引發的巨大洪災,令山西六十多個煤礦被關閉。

隨著冬季來臨,能源危機進一步加重。美國信貸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的電力削減,將給經濟帶來壓力,拖累2022年的GDP增長。隨著生產和供應鏈的中斷,GDP預測的難度也將增加。」

全球石油危機

伴隨煤炭危機而來的,還有人類生產生活的另一大能源支柱──石油危機。根據媒體報導,2021年10月18日,布蘭特原油期貨一度站上每桶86美元的,為2018年10月來最高。這說明,當前石油危機已經處於極度劇烈的程度,石油供應已經早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致使全球能源價格混亂,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石油,除了是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燃油原料外,更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一瓶500毫升的純凈水,從發現水源,到經過開採、淨化、裝瓶、運輸等環節,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很多食物的保鮮、染色以及調味,還有我們常嚼的口香糖,都有石油產品的參與。用於糧食作物生產的化肥、殺蟲劑等也都來自石油。如果算上食品生產間接消耗的石油,人一生要「吃」掉551公斤的石油。如果按全球70億人口計算,將吃掉38萬570億公斤石油。

石油還是製作化妝品、紡織品的重要原料,有的化妝品石油含量高達80%。而人類穿著的衣物,所有標籤上有滌綸、腈綸、錦綸標識的紡織產品,都來自石油。在紡織行業所使用的纖維中,化學纖維占了四分之三。而90%以上的化學纖維產品,都依賴於石油。還有洗滌用品,如洗滌劑、洗髮水、沐浴乳、肥皂等等,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都是石油製品。

被廣泛應用於工農業、國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製作鞋子、體育用具、輪胎、電線電纜等物品的合成橡膠,其主要原料就是石油。

現代醫藥的進步,也和石油化工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除了耗材和包裝使用的塑料,藥品本身的原料,有許多也是從石油製取而來的。還有義肢、人造器官、醫用X光片及其處理溶液等等,都是石油製品。

另外,各種機器使用的潤滑油、潤滑脂等,裡面的成分大部分也是石油煉製的基礎油。如果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出現,對地球上的人類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目前,受能源危機影響最大的是美國、歐洲、中國、印度等以依靠進口為首的能源消費國。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也導致這些國家的能源危機不斷加劇。如果再遇到冷冬,能源供給將更是雪上加霜。

一場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已然逼近人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