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看美國

紐約萊茵貝克村的商店街

第241期
攝影⊙丹尼爾 文⊙陳荷
丹尼爾 Daniel Ulrich
來自瑞士的台灣女婿阿丹,在台定居超過十年歲月。在此期間,他上山下海幾乎跑遍台灣大小祕境,足跡甚至遠踏金門、蘭嶼。如今阿丹遷居美國紐約州,除了與太太兩人親手建造自己的屋舍外,依舊不改四處尋幽訪勝的喜好,順便將美國風光介紹給他心繫的台灣朋友。

紐約萊茵貝克村的商店街

上期本欄目中,阿丹帶我們欣賞了位於美國紐約州達奇斯縣(Dutchess County)萊茵貝克村(Rhinebeck Village)裡,古典浪漫的「比克曼阿姆斯旅館」(Beekman Arms & Delamater Inn)。

畫面一轉,眼前呈現的是旅館對面、馬路另一側優雅而寧靜的小商店街道。事實上,萊茵貝克村素來以其涼爽的街道、熱情好客的風土人情、典雅的住宅和宏偉的莊園著稱,號稱是達奇斯縣的接待廳。

萊茵貝克村在白人殖民者未到之前,是美洲原住民的居住地。最早的歐洲移民可追溯到1686年的荷蘭人。美國獨立戰爭後,村莊所在的萊茵貝克鎮於1788年成立。到了1850年左右,萊茵貝克發展得生氣蓬勃,獲得了木工中心的聲譽,以製造馬車和雪橇盛名遠播。如今,小村莊大部分地區還保持了當時的狀態。

新年假期即將到來,讀者或也想挑個台灣本地或外國他鄉類似的小村街道散散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