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做股票,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犯了二種行為謬誤。現在,讓我們來看一個假設性的案例。
某甲自讀書時代即成績優異,冠絕群倫。他自創一套讀書方法,不論文科、理科總是可以讀得很好,並在大型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頂尖學校的頂尖科系。出社會後更孜孜不倦,密切注意最新的專業知識,時時充實自己,從而在專業職場上領先同儕,步步高升。他很快就累積一筆財富,並與太太商量,拿出五百萬的資金投資股市。以他的聰明才智,加上拼命精神,相信很快就會翻倍甚至賺更多。
股市不是用功就保證成功
於是他使出最拿手的絕活,開始做功課:研究各種投資理論並盡可能地蒐集研究報告。他每天花非常多的時間上網研究和操作,比求學時代更賣力。然而天不從人願,某甲的投資並不順利。明明各項指標都很好的標的,也是報章雜誌、理財社群公認的好公司,怎麼買進之後股價就疲弱不振?隨後又遇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許多研究指出即將發生股災,越想越恐怖。
他鼓起勇氣認賠殺出,發現公司股價沒多久就反轉向上。最難受的還是每週六上午和太太吃早午餐時,總要順便討論一週來的投資績效。每次看到太太失望的眼神,就讓他倍感壓力。至於本業工作,也因時時分神注意股票,而遭到同事善意提醒。他想,也許自己和股票無緣。不如趁現在賠得不多,趕快收手,把精神放在本業,以後再也不要碰股票了。
二種不理性行為
案例中某甲的問題出在哪裡呢?股市沒有標準答案。在此,筆者打算從行為學派的「近因偏誤」(Recency Bias)與「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切入,指出某甲投資行為上的缺點,從而找出修正方向與建議。
所謂「近因偏誤」是指人類在認知上,會把最近發生或接觸的資訊賦予過高的重要性,而忽略比較久遠的事件,從而那些具有長期效果的資訊,只要最近沒有出現,就會被投資人所忽略或低估。若經常錯估股價,投資績效也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損失趨避」則是指,同樣金額的損失和獲利,人們對損失所感受的痛苦程度,超過獲利所帶來的快樂。也就是說,人們寧可少賺或是不賺錢,也不願意損失。人們對損失的承受能力比較低,所以為了脫離損失,會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抉擇。
案例中的某甲積極地閱讀報章雜誌、參加投資社群、每天觀察股價變動與任何風吹草動的消息,等於是大量接觸「最新的訊息」。我們可以推論,他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長期因素,所以,犯了近因偏誤的毛病。另外他每天觀察股價,每週六與太太討論投資績效,可以想見,只要有損失發生,就會形成莫大的壓力。在損失趨避的心理下,他急切地想要脫離損失,必然會做出偏離理性的決策。
這二個行為偏誤會交互影響,放大了不理性程度。在近因偏誤之下,因為對市場評估遺漏了長期因素,所以很容易造成損失。而損失趨避心理,會使他急著停損,結束一筆交易,並努力地搜尋下一個投資機會。於是很快地又落入另一個近因偏誤。也就是說,他越努力研究、操作股票,偏誤就越滾越大,離理性投資越來越遠,終於心力交瘁而無法自拔。
▲被動型投資就是分批買進指數型基金,然後放輕鬆。靜靜放個十年以上,成績必然可觀。Adobe Stock
緩緩致富
解決之道很清楚,就是把投資的眼光放長,非常的長。當你把投資眼光往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延伸,思考的角度就會和短線交易者有很大的差異。
大多數的短線訊息或股價波動,從長期眼光來看,只不過是雜訊而已。投資人如果把全副精神放在對雜訊的解析與反應上,很快就會精神耗弱而且得不到成效。而把時間觀念放長之後,就會明白,股票投資之所以獲利,主要來自企業營運所帶來的利潤與複利效果。只要我們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好股票,利潤自然源源不絕而來。
具體的建議有二個方向:一是採被動型投資,一是主動型投資。被動型投資就是分批買進指數型基金,然後放輕鬆。靜靜放個十年以上,成績必然可觀,而且可以把心思放回本業上。至於主動型投資法,首先要改變從理財雜誌、理財社群獲取投資資訊的習慣;改採類似彼得.林區(Peter Lynch)從生活觀察選股的方式;加上價值投資法,耐心等股市下挫有便宜可撿時才進場買進。這和等有折價活動時才去賣場買想要的東西,道理完全一樣,一點兒也不難。
至少,自己實地去觀察企業、了解其產品,不要只是坐在家裡、辦公室裡看理財雜誌或上網點閱YouTube上的熱門投資推薦,光是這點,就可以改善近因偏誤。因為了解一家企業需要時間,不是鍵盤Google一下就好了。
案例中的主角是聰明人,只要能跳出短線交易的陷阱,把投資眼光放長,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理想投資,緩緩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