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周杰倫不在同一個時空

▲上一代人和這一代人處於不同的時空。Adobe Stock
第244期
夏言(《看傳媒》集團澳洲主筆)

近日,傳來消息稱,周杰倫的新歌專輯《最偉大的作品》登上了2022年的全球銷量榜首,成為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獲此殊榮的專輯。

我這才想起那張擱置在書架上的光碟,該精美光碟有著周杰倫的親筆簽名。說實在的,儘管曾幾次與周杰倫邂逅,也目睹粉絲們對他的熱情與瘋狂。但周杰倫出道二十多年,我幾乎叫不出任何一首他演唱的歌名,就更不可能哼出幾句他的歌詞了。我總覺得自己與周杰倫以及他的粉絲團活在不同的空間。

那個「久旱逢甘雨」的時代

與我同齡的一代,都經歷了所謂的文革洗禮,那時候,渴望傳統的音樂與文化成為了一種內心的奢求。當以鄧麗君為旗艦的台灣流行歌曲,通過走私的方式越過海峽登陸中國沿海城市之後,大陸社會群體就像久旱逢甘雨,春風迎面撲來,從那時起,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費玉清等等歌星演唱的華語流行歌曲,幾乎就是陪伴我們這一代成長的精神食糧。

優美如詩的歌詞、令人陶醉的旋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擊敗政治運動的封鎖、統一了全中國。可以說,從孩童到八十歲老人,人人都能即興哼上幾句,朗朗上口。不是說台灣歌曲有什麼特殊力量,而是在那個年代,中國大陸出現了傳統文化藝術的真空斷層。接近生活抒發愛情的流行歌曲自然就被視如至寶。

記得2002年初,我從澳洲回滬探親,正是卡拉OK風靡上海的時候,幾乎家家都在玩卡拉OK,處處都能聽到走腔走調的自得其樂,那時我才知道有一位叫做周杰倫的台灣歌星正在上海走紅。

不知道是文化差異太大,還是跟不上音樂時代的發展,我發現自己完全無法忍受周杰倫的歌曲,唱歌如念經,更何況徹底聽不懂他在唱啥或念啥。可上海年輕人卻迷到發瘋,天天晚上用卡拉OK跟唱。可以想像,打開窗戶飄進來的簡直就是鬼哭狼嚎。

二十二年過去了,我曾經的偶像都已老去,其委婉動聽的歌聲也漸漸淡出歌壇,可周杰倫卻依然風靡華人圈,大紅大紫,雄霸一方。我曾多次詢問周邊朋友,周杰倫的魅力究竟在哪,無人能給我像樣一點的答案。

活在不同的空間

我一直以為〈最偉大的作品〉這首歌曲是周杰倫在光芒萬丈期的自我總結或炫耀,結果看了MV之後才發現,歌曲所描述的是歷史上幾位藝術巨匠及其頂級作品,我突然發現,我應該重新認識一下周杰倫。

〈最偉大的作品〉這首歌曲也就成為我重複播放很多次的唯一一首周杰倫的歌曲。

生動詼諧的影像,充滿聯想的歌詞,伴隨著輕鬆浪漫的旋律與耀眼的色彩,周杰倫穿越時空,向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追求狂野的現代派藝術家們表達敬意。

從畫面與歌詞中可以看到藝術史上的諸多反叛代表,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虛無主義、達利(Salvador Dalí)的幻想,馬諦斯(Henri Matisse)的海岸,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星夜〉以及孟克(Edvard Munch)的〈吶喊〉等等。其中還有兩位著名華人,一位是掙扎在東西方文化夾縫裡的畫家常玉,另一位是活在現實之外的詩人徐志摩。

我認為,整個MV在藉用這些世界級名人來重新塑造周杰倫的個人形象,告訴粉絲們周杰倫的內心思想。這些藝術家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創作靈感似乎來自另一個空間,當他們以與生俱來的才華沖破社會觀念展現一片只有自己才懂的天地時,都無法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甚至遭到輿論的批判與嘲弄。他們都在孤獨地歷經萬難後才聲名遠播,有的直到死後才被社會認定是天才。

這些天才的作品即使到了今天依然難成共識,是神作?還是垃圾?完全取決於觀賞者的審美觀及價值觀。或許我的思想太過保守,很難在抽象派的色彩中找到共鳴。

從一些介紹中可以看到,周杰倫的成名有著類似的遭遇,他所創作的歌詞不被傳統歌手所接受,曾遭劉德華及張惠妹的拒絕,他所創作的曲調節奏也是獨有的,他也曾在孤獨中奮鬥拼搏與掙扎,直到2000年,在貴人相助下第一張唱片問世才一鳴驚人。

〈最偉大的作品〉這首歌曲的最後一句歌詞是「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成為了這些著名藝術家以及周杰倫本人的真實寫照,這也是許多懷才不遇者最執著的夢想。

周杰倫開創了獨步天下的奇花異果,文化程度高也不見得懂,擠破嗓子也學不會,卻令無數粉絲著魔一般膜拜二十年,不離不棄,這也足以證明周杰倫的過人才華與其作品的偉大。而這種偉大不是我這一代人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活在不同的空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社會主義價值觀最刺眼的兩個字
前不久,中共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高調推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取向和準則,羅列了一堆漂亮的詞藻,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
聽濤園山莊 融合中國風與竹藝特色
 台灣民宿號稱上萬家,但整體風格多以歐美、南洋與日本禪風為主,少有業者走中國風格路線。一家名為「聽濤園」的民宿曾在網路上辦活動,…
香港占中:為了不淪為大陸
香港特區政府與占中運動代表在10月21日的談判,並未取得實質成果。因此,中國大陸一些力主激烈對抗的異議人士與維權者,認為占中活動太軟弱,…
台北文青的新聖地 閱樂書店
 從年初到現在,要說文化圈討論熱度最高、最火紅的書店,非「閱樂書店」莫屬。這家位於信義區松山文創園區內的新興書店,附近有兩家誠品…
愛在他鄉變故鄉 比在地人更在地
從國姓鄉街道往惠蓀林場、泰雅度假村方向繞過加油站後上坡路段,依著「地球村農家」的指標轉進一段夾雜芒草、樹叢與小叉路,來到山上的盡頭,…
阿里巴巴變天 馬雲為何「落跑」?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中國支付寶公司8月29日宣布法定代理人由馬雲變更為葉郁青,而接任者葉郁青的資料基本為零。9月10日,馬雲宣布一年後,…
廣州現大批失業民工返鄉潮
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正迅速地影響到中國的產業。雖然中國總理溫家寶10月28日在莫斯科訪問時談到中國的經濟表示:「…
男女分工角色是如何形塑的?
筆者曾在《看》雜誌176期討論過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中,農業技術的變革如何改變女性的社會角色分工,例如「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性別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