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環繞的聖山 南台灣最高峰北大武山(下)

▲登上南台灣最高峰,北大武山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聖山,標高3,092公尺。
第244期
文、攝影⊙方世宇
作者來自府城台南,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大學開始熱衷旅行,從俄羅斯冰箱到埃及烤箱,從伊斯蘭世界到古馬雅文明。不是很在意享受一頓美食、住上豪華旅館,卻執著於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風景。2016至2017年間,完成為期319天的拉丁美洲、18國旅行;2018年完成為期82天的登山徒步旅程,登上南美洲、非洲及歐洲最高峰,曾造訪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以及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基地營。

(接續243期)

上山的時候遇到一批批住在檜谷山莊、半夜出發攻頂後下山的山友,還有一些半夜出發單攻的山友。

 

進入4月,有些杜鵑開花了。

▲進入4月,有些杜鵑開花了。

 

10點58分,抵達約在7.5公里處的高砂義勇軍紀念碑遺址,海拔高度3,014公尺。這座紀念碑是日本人為了紀念二戰時,徵召原住民前往南洋戰場作戰所設立,基座還在,但碑身已經倒塌。紀念碑後方的大武山神社遺址,是全台灣少數位在高海拔地區的神社遺址,海拔高度超過3,000公尺。神社遺址是進入稜線前最後一片平坦的區域,許多人登頂前或下山後會在這裡用餐休息。

 

雖然還沒走上稜線,但視野慢慢遼闊了。

▲雖然還沒走上稜線,但視野慢慢遼闊了。

 

最後的一公里路走在稜線上,高度都在3,000公尺左右。也許是視野開闊的關係,這一公里感覺走得相當久。走過兩、三座山頭後,11點42分終於抵達了北大武山三角點。

 

上大武山神社遺址前,有一段比較陡的地形,幾乎只能單向通行。

▲上大武山神社遺址前,有一段比較陡的地形,幾乎只能單向通行。

 

一望無際的北大武山稜線。

▲一望無際的北大武山稜線。

 

北大武山著名的原始鐵杉林景觀。

▲北大武山著名的原始鐵杉林景觀。

 

北大武山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聖山,標高3,092公尺,和我手機GPS實測只差了1公尺。和稜線上比起來,三角點的展望不算是最好的,三面都被樹擋住,只有三角點後方的西面比較開闊。其實天氣不錯,雲量也不算多,但就是看不到更遠的海。同時在三角點上有先前擦身而過的48年次大叔,還有兩位比我早到拍照拍得不亦樂乎的姊姊,不說年齡還以為只有二、三十歲,果然愛山之人不會老。

 

紀念碑只剩下基座,碑身已經倒榻。

▲紀念碑只剩下基座,碑身已經倒榻。

 

終於登頂北大武山了,從新登山口開始總共費時6小時31分鐘,剛好滿12公里。

▲終於登頂北大武山了,從新登山口開始總共費時6小時31分鐘,剛好滿12公里。

 

拍了幾張照片,吃了一顆飯糰,不知不覺也在山頂待了20幾分鐘。本來是孤單地上山,下山的時候多了兩位同伴,讓無聊的下山路多了幾分樂趣。在濕滑的步道下山,不會比上山快到哪裡去,下午3點12分,我們回到檜谷山莊的岔路口,剛好可以去山莊吃點東西稍作休息。

 

檜谷山莊。

▲檜谷山莊。

 

檜谷山莊在森林裡面,有幾個用木板鋪設好地面的露營地和一座山屋,今天上山的山友聚集在此。為了趕在天黑前下山,我們只休息不到20分鐘便啟程下山。

 

越接近傍晚雲霧越濃,景象和早上已經完全不同。

▲越接近傍晚雲霧越濃,景象和早上已經完全不同。

 

下山經過了3.8公里的喜多麗斷崖,據說是最適合欣賞雲海的地點,不過早上沒什麼雲,我甚至沒發現已經行經斷崖。下午開始起霧後,什麼也看不見。有人聊天打發時間,下山就沒那麼無聊。

 

回程回到檜谷山莊,山莊前面有一片營地,和國家公園的營地一樣,睡起來應該很舒服。

▲回程回到檜谷山莊,山莊前面有一片營地,和國家公園的營地一樣,睡起來應該很舒服。

 

傍晚6點13分,我回到新登山口,包含所有休息拍照和繞進檜谷山莊的時間,總共花了13個小時,時間不算快,比較遺憾是沒有看到厲害的雲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追查人體標本展 薄谷開來案疑雲重重
自8月9日始,與中國殞落的政治明星薄熙來相關的谷開來案、重慶四警察案、王立軍案三案連審,世界所有大牌媒體紛紛趕往安徽合肥,…
共青團治港的陰影
梁振英出任香港特首後,北京即以「大和解」來要求梁振英。只是這「大和解」只是建制派的大和解,還是朝野上下的大和解,似乎人們還搞不清楚,…
韓戰60週年 八成南韓人不願統一
6月25日是韓戰爆發60週年紀念日,當年爆發韓戰是因為北韓想藉由武力統一朝鮮半島。60年後的今天,一項調查發現,近八成南韓人不願意馬上統一…
海軍軍官農夫夢 許瑞明打造「生態工作假期」
你願意暫時拋開電腦、電視和手機,離開熟悉的生活圈,然後到東部後山生活一星期,並付出時間、心力和勞力,參與生態保育和社區服務嗎?…
大學新鮮人 平均變胖5公斤
細心的父母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離家上大學的孩子變胖了。這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孩子終於脫離學測壓力,開始真正自主的學習;…
傳承台灣「美好年代」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寶典
掌中戲,又稱布袋戲,是一門結合表演與工藝的精緻藝術,在清朝同治年間傳至台灣。一百五十年間,歷經日本殖民政府打壓、…
單親慈父李鴻彬 打造100%無毒清潔用品
近年來隨著食安風暴持續延燒,食品中人工添加物的危害已廣為人知。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不只吃進去的東西可能有毒,皮膚接觸化合物也會造成毒害…
陝西菜勺勺客 用菜餚述說古都文化
中國陝西省藍田縣一帶鄉民有一種習俗,會在農閒時離鄉到外地遊蕩,稱之為「下南路」或「走西口」。當中有的人掮著一把刀和兩把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