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清明時節》昇華版6月上演 對外遇的七種看法

綠光舞台劇《清明時節》今年由張玉嬿(中)、游安順(右)飾演夫妻,吳念真(左)表示,鄭清文夫妻均已辭世,希望他們在天上也能看到這部作品。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綠光劇團今年將第四度演出《清明時節》,這個描述夫妻在婚姻中不同調、小三闖入的故事,三方的外遇角力中夾雜諷刺的笑料,上演後好評不斷。今年,吳念真力邀金視影帝游安順、台灣第一媳婦張玉嬿加入舞台劇演出,探討千古難題。6月23日起將從高雄演出到台中,台北演出日期為9月。

2014 年,吳念真改寫鄭清文小說《清明時節》為舞台劇,為綠光首部台灣文學劇場,林美秀、王識賢擔綱男女主角,獲得民眾共鳴;今年因行程無法配合,改由張玉嬿、游安順演出。久違的張玉嬿氣色極佳,嗜吃甜食的她可以一口氣掃光500克冰淇淋桶,現在加入重訓一族,保持體態輕盈。

她曾演出許多台語戲劇,但此次要在餐桌上,以平常的字眼創造與丈夫暗潮洶湧的內心世界,張玉嬿表示,過去演出較少遇到,而原本背台語劇本對她而言是小菜一碟,但吳念真的台語劇本竟然差點難倒她。

她表示,吳念真使用的台語相當道地,雖然乖乖照三餐聽錄音帶,但直到前幾次彩排,還有「音對調不對」的突發狀況,讓她提心吊膽。

與張玉嬿有精采對手戲的游安順,有多部作品受到金鐘獎肯定,家庭也幸福美滿。孩子知道他熬夜拍戲辛苦,小二就會煎荷包蛋給爸爸享用,而游安順也趁著送孩子上學的 40 分鐘,創造父子間的親密時光。

他在劇中飾演的男主角輝昌,喜歡聽古典樂、寫詩、看書,因外遇獲得內心滿足,但以悲劇收場,帶給家人無限痛苦。

而此次,仍由張靜之飾演小三梨花,柯以正飾演梨花的父親;吳念真表示,《清明時節》中的三位主角都是外遇事件當事者,因此特意創造梨花的父親一角,以不同視角來看外遇事件,而他的選擇與鄉里的期待不一樣,讓人深思。

2圖說:《清明時節》6月23日將在高雄衛武營演出,吳念真導演讚演員「飛躍式成長」。主辦單位提供

 

婚姻如何幸福?

輝昌與梨花在外遇中甜蜜又自責,秀卿不願坐視婚姻頹敗,而梨花父親則須面對鄰里眼光從尊敬轉為不屑。而私下,游安順認為夫妻間不一定有共同興趣,但「有意願參與討論」是重要的態度,製造浪漫也可為反差度大的夫妻營造更好的溝通氛圍。

而在電影、廣告、電視圈擁有不少代表作的吳念真,在婚姻中是先低頭的那人,「我沒跟我老婆吵過架,不相信吧?」

一次,兒子吳定謙年幼時,他與妻子為了是自己燙衣服好、還是送洗衣店好,大聲爭執了起來,吳定謙嚇到哭,他趕緊向兒子解釋,爸爸媽媽沒有在吵架,是想法起點不同,好好安慰兒子之後,他才體會到,家庭氣氛對孩子影響極大,自此,他總是先低頭。

吳念真也表示,自己不喜歡道歉,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做錯事」,他雖相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但不認為靈魂伴侶可為婚姻帶來幸福,「soulmate是蠻抽象的名詞,可能是文學家、宗教家想出來的名詞吧。」他認為,婚姻制度用以約束人類行為,而男女思考方式不相同,宛如「二人三腳」的遊戲,有共同目標或者共度難關的勇氣,是維持婚姻的關鍵原因,「說到底,婚姻就是修行。」

而張玉嬿則認為,委屈難以求全,相較於過去飾演的隱忍型媳婦,她認為,《清明時節》的秀卿更具生命力,在鄉下長大,不是高學歷份子,但敢於跟老公攤牌,求一個公道。

「我會直接放生,我不是個性很溫順的那種女性。」過去演出的媳婦角色讓她產生職業倦怠,淡出銀光幕,「我現在比較想嘗試的角色是獨立幹練的女性。」

綠光三十 繼續把市場做大

吳念真原本希望效法在銀行業工作到退休的鄭清文,左手拿算盤、右手拿筆,因而努力考上會計系,最後因緣際會走上編劇之路,寫出許多感動人心的作品,讓許多民眾走入劇場。「我不贊成做劇團就等於貧困。」從接下綠光開始,吳念真就期許劇團有發展性,提供更多不同的作品給觀眾。

今年,綠光劇團創團三十週年,他更期望劇團能跟上時代潮流,創立IP,繼續做大市場。

針對希望從事編劇行業的年輕人,吳念真表示,聆聽別人的生命經驗、閱讀是編劇最重要的二件事情,提筆寫媽媽或家人的故事,或許是個不錯的開始。 《清明時節》自6月23日起將在高雄衛武營演出四場,6月30日在台中歌劇院演出四場,9月1日在台北演出九場。而眾所期待的《人間條件八》,也將從今年9月開始巡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