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逾30年 回首再看「趨同論」

▲全球化的宣導者賦予其美好的政治願景,即要按照美、英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改造世界發展中國家。Adobe Stock
第255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之一。

最近西方國家陸續指出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形成嚴重的「中國衝擊2.0」,導致世界經濟總體平衡遇到嚴重困難,其中最受指責的是電動汽車。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4月3日訪問中國時,特別提醒中國:「不要再依賴出口支撐疲軟的經濟,要想辦法提振國內消費市場,西方國家都受不了中國廉價商品的衝擊。」世界輿論重點關注葉倫對中國的指責,完全沒注意到更重要的一點:「生產過剩」理論是社會主義陣營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計畫經濟派對資本主義陣營的指責,葉倫這一說法實蘊含1990年代初至今的全球滄海桑田之變:全球化以社會主義陣營土崩瓦解、資本主義陣營全面勝利開始,在推進過程中兩類國家有趨同之勢。

全球化之初的預言:兩種制度的趨同

全球化剛開始,西方學界就有人重提荷蘭經濟學家、1969年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揚‧廷貝亨(Jan Tinbergen)的「趨同論」(Convergence Thesis,或稱「聚合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歷史的發展進程將使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差異減少,原因在於兩種制度都向計畫與市場相結合的體制發展、在於兩種制度都走向「混合所有制」、在於兩種制度下的收入分配體制和差異趨向同一。差異減少到一定程度,兩種制度完全融合為一種最優的社會制度。

當時人們的爭議在於:趨同論混淆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整個世界最終是趨同為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也值得存疑。人們認為讓資本主義趨同於社會主義,是對歷史的反動;讓社會主義趨同於資本主義,可以通過全球化達成,這就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5年試驗期中,美國要求中國合規,所有制當中,要加大私有制的比例;還要中國經濟達到市場化標準,才能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換言之,要求中國的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趨同,最後變為資本主義。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至今還未獲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承認,葉倫對中國「生產過剩」的指責,所用語言則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概念。馬克思傾畢生之力而寫就的《資本論》,主要批判資本主義並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論證過程如下:資本內在的衝動是追求利潤,因而必須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導致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強力反抗;對外則導致全球尋找市場與資源,當市場擴張跟不上生產擴張之時,就會出現產品過剩;生產過剩的危機就是資本主義最大且不可避免的危機,內外合力,必將導致資本主義滅亡。

世界社會主義者認為計畫經濟優於市場經濟之處,就在於由國家控制的計畫經濟,很好地解決了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因此,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特殊產物──計畫經濟的設計者沒想到社會主義國家面臨的問題是物質短缺,到了1980年代,終於有匈牙利經濟學家雅諾什‧科爾奈(János Kornai)的《短缺經濟學》(Economics of Shortage)問世。

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制帶來的貧困與物質短缺,與西方極度豐裕的物質供應形成鮮明的對比。1970年代末,中國被西方征服,主要原因並非意識形態的力量,更多是西方經濟帶來的豐裕生活。中國開啟改革開放,後來被美國吸納加入全球化,其前提就是中國拋棄了計畫經濟並開始市場化改革。中國國家計畫委員會成立於1954年9月,那是中國全面學習蘇聯政治經濟體制之時;1990年撤銷,則是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瓦解之日。

全球化的本質仍然是為西方大資本尋找市場與資源

以美國做為「第一推手」的全球化,其目的就是要為西方大資本尋找新的投資之地與商品市場,本質上與舊殖民時代大英帝國全球尋找資源與市場相同,解決自身的生產過剩危機。但全球化的宣導者為了賦予全球化與大殖民時代不同的意義,除了與殖民擴張相類似的經濟全球化之外,還賦予其美好的政治願景,即要按照美、英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改造世界發展中國家。當鄧小平決定改革開放,提出與國際接軌時,世界為之歡呼,都認為將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納入全球化是個極大的勝利,成功地讓中國承接了西方視如「雞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事過20多年,西方才發現結果並不如意:中國雖然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既不肯接受西方的普世價值與三權分立的民選政治,又不肯停留在全球化初中期給定的角色(為全球提供附加值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還通過非法途徑竊取智慧財產權發展「中國製造2025」政策,成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是2016年美國川普政府對華發動的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中國政府被迫悄悄將「中國製造2025」規劃雪藏,成立了規模為210億美元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和電力裝備這三個領域、曾被「中國製造2025」計畫列為重點的10個尖端行業進行投資。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曾在2023年11月總結說:「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從『投資+住房+出口』驅動轉變為『內需+製造業+碳中和驅動』。」「製造業+碳中和」,就是指綠能產品,備受西方指責與警惕的「新三樣」就是這類產品的主要構成部分。2024年1月8日,《彭博社》發表〈中國力爭成為世界「亞馬遜經濟」〉一文,其中提到美國一位大投資商於2023年在北京與一位中國政策制定者會面,後者表示:「中國希望成為各國的亞馬遜──亞馬遜是萬能商店,中國希望成為『萬能製造』國家。」

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鋰電池等西方本想壟斷的綠能產業中,中國產品因性價比具有極大優勢,這讓美國,尤其是德、法等國感受到極大壓力。認為這是「中國衝擊2.0」,將使全球化從「幸福的全球化」變成「競爭性的全球化」,破壞了全球經濟的宏觀再平衡。這就是中國「生產過剩」說的由來。

「生產過剩」概念被西方使用背後的滄桑之變

資本主義從產生以來,就因強大的生產力製造出本國無法消化的過剩產品(今天名之曰「過剩產能」),存在著向外擴張尋找市場與資源的衝動。這種擴張有過兩輪:第一輪從工業革命開始直到1960年代,以大英帝國為主角歐洲國家緊隨的殖民主義擴張,目的是向全球尋找市場並獲取本土沒有的各種資源,後遭遇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與拉美國家反殖民主義的鬥爭而壽終正寢;第二輪則是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是西方跨國公司需要尋找市場與投資寶地,並培養廉價生活用品的製造基地(因為本土勞動力成本太高,生產鞋、帽、衣服、玩具等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已經無利可圖),中國成為中高端製造業大國應該是自選動作。

全球化引以自傲的是資本、商品、人員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WTO、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為全球化服務的組織工具。葉倫批評中國生產過剩,要中國限制生產,並將出口導向型經濟改變為內需型,實際上違背美歐資本主義奉行數百年的自由貿易原則。這是美國製造業嚴重缺乏熟練技工且勞工成本太高,無法與中國製造競爭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本國政府投資的太陽能產業的一種未經深思熟慮的一種說辭。這個很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概念脫口而出,說明新馬克思主義在美國教育系統的影響至深至巨。

 

全球化的宣導者賦予其美好的政治願景,即要按照美、英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改造世界發展中國家。Adobe Stock

▲全球化的宣導者賦予其美好的政治願景,即要按照美、英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改造世界發展中國家。Adobe Stock

 

全球化30餘年,中美兩國的現狀表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這兩種制度確實有趨同之勢──至少在經濟制度與官僚主義方面有趨同之勢,但二者卻未能如廷貝亨所願那樣「完全融合為一種最優的社會制度」。如今,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未獲承認,而「資本主義堡壘」美國的財政部長開始用計畫經濟思維考慮限制他國產品過度供給。這讓我想起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和平共處──從痛苦的過去到較好的未來》(Capitalism, Communism, and Coexistence: From the Bitter Past to a Better Prospect)中的結論,這位經濟學家敏銳地看到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官僚主義都在增長,他曾說過一段名言:「正是在這裡,發達資本主義與發達社會主義有趨同之勢──明確地說,我們雙方應該認識到,在這個星球上可以有兩種經濟制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陳子紘的美味人生:咬一口公益的馨香
台中市北區的梅亭街、永興街上有許多美味餐廳,如日本廚師與妻子一起開設的明男の厨房(Dining Akio)、吃砂鍋牛肉會停不下來的家味小館…
導入數位轉型之前 企業自評方案
首先要先讓各位中小企業老闆知道一件事,不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馬上做「數位轉型」。有時在不對的時間點,積極去做反而對公司是個災難。…
活動櫥窗
不可不知的人工智慧版圖李開復:AI新世界 趨勢論壇 從手機APP到電商、廣告,人工智慧不僅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美國大學迎接30萬中國學生 教授撓頭
自2003年開始,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接受美國的高等教育,同時為美國大學帶來不同的文化視角和源源不斷的資金;中國學生的到來,…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
央視火災映照出的社會仇恨
北京中央電視台(簡稱央視、CCTV)新址2月9日晚因燃放煙花發生火災,一座造價不菲的大樓付之一炬。…
周思齊的職棒路 堅持不打放水球
這堂課,周思齊教你──「在向下沉淪的環境裡,堅持走正道。」 周思齊對棒球的熱愛始終如一。 兩年前(2013)…
德國發展綠能 苦不堪言卻義無反顧
德國推動潔淨能源不遺餘力,目前綠能裝置容量占全國比例高達41%,發電量約占22%,對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而言,這的確是一個傲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