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玻璃窗花的故事 台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Relight +》點亮記憶

台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作品《Relight+夢》透過工藝設計將老物件注入當代生活中。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謝平平

壓花玻璃,是臺灣建築經典的元素之一,木框中的海棠花、十字、閃鑽等不同樣式,在老宅中閃著亮光。2023-2024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張博傑蒐集臺中人的家庭故事,創作出駐館作品《Relight+日_夢_遊》,內容包括即日起至9月29日於留白計畫的文件展、9月20至29日於歌劇院凸凸廳的沉浸展,9月27、28日臺中舊城區走讀活動,希望從窗花找回手作工藝的溫度。

「我童年時的幸福,來自單純的瞬間,只要坐在老家地板上,窗花透進來的溫暖陽光,彷彿通往夢想世界的門。」

張博傑畢業於建築系,研究所期間改讀新媒體創作,目前為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主理人。他覺得用電腦創作,少了真實手感,轉而向老師傅學習,成為鑲嵌玻璃工藝師。

2023年《回憶的物件》工作坊中,張博傑邀請學員帶來「記憶的物件」,分享物件對其人生的意義,之後再親手用鑲嵌玻璃技法,做成飾品;「回憶的投稿」蒐集家族合影的照片中有窗花的照片。

這些故事、物件都成為展覽《Relight+日》一部分,張博傑選在70年代老宅風格的留白計畫展出,觀眾可線上聆聽每個物件的背後故事訪談,串聯起臺中在地的共同回憶。

《Relight+夢》則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其中聲音藝術家許雁婷將不同花紋的玻璃放在黑膠唱盤上播放,讀取單音後,再編曲成為專輯,成為展覽中的聲音。

影像藝術家黃偉軒用點雲的技術掃描玻璃,將之放大成一個3D世界,呈現抽象、具象的回憶場景。

藝術團隊雜波ZAP以30多盞窗花玻璃燈製作大型裝置,觀眾可以透過麥克風互動對話,裝置將以動態光學的展示回應。

重頭戲《Relight+遊》將從城市漫遊出發,在臺中老城街區一起探索不同時代的窗花樣貌,途經市區最後的原生聚落東勢仔、日治時期的水源地與歷史建築蔡內科、民國時期的軍公教房舍與傳統市場,希望參與者沉浸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發現傳統花紋玻璃的歷史脈絡。活動即日起可上ACCUPASS報名。

「我希望這次的駐館計畫不僅是創造出一個世界,而更像鏡子,讓觀眾在體驗計畫的時候,可以反照出自己的生命經驗。」張博傑的《Relight +》希望透過跨領域共創方式,藉由駐地田調、工藝設計與藝術應用等,將逐漸消失的回憶和事物,重新轉化為現在進行式的研究議題,企圖挖掘新的啟示與可能性,並透過創意和創新,將回憶重新注入當代生活,藉以豐富人們的文化體驗與情感連結。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成長率的魔術和騙術
數字很常比文字更容易精確描述出具體的目標或成果,而給人深刻的印象,因此善於講話的人也常在話中運用一些數字。在經濟議題上,…
蜂蜜與刀刃?兩岸經濟及金融合作的效應與後果
各種經貿政策多是有利有弊,恰當的政策是要衡量利弊的大小,盡可能增加利而減少弊,不要為小利而冒大弊之風險。但在兩岸經貿政策上,…
《別叫我總理》 醒世當前政壇
日劇《別叫我總理》是高度預言性的黑色政治喜劇,全劇虛構,內容讓人哭笑不得。雖然是虛構的,但你很容易在台灣政壇的實境秀中找到真人版。…
妻大鬧央視 名主播被曝「婚外情」
  中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改名為奧運頻道新聞記者會於去年12月28日召開,由CCTV5體育部的副主任張斌主持。…
月樹 Moontree House 大馬獨立書店最後的守護者
很早前便想挖掘海外有趣的書店,分享給喜歡「百變書屋」專欄的讀者,看看海外的獨立書店和台灣有何不同。這次因緣際會來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旅遊,…
LKK董事長級樂團 飆歌圓夢
講到band,一般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西洋、年輕、瘋狂,再來就是搖滾加重金屬。提到董事長,一般人腦海中則會浮現出一副老成、嚴肅,…
范冰冰遭罰 其他人的財富呢?
中國影星范冰冰因逃稅被罰款近9億人民幣。在大陸官方公布范冰冰案審查結果後,鋪天蓋地的都是相關消息。其實,這表明「中共真的沒錢了」,…
黑白之美
  黑白攝影是攝影的基礎,來源於繪畫基礎,用黑、白、灰表現物體的質感,也就是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物體的品質。 在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