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北院2024年參觀人次突破去年總參觀人次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突破2024年總參觀人次1,552,190人。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謝平平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全球五大博物館之一,北部院區2024年的參觀人次在7月26日突破百萬,不到12月,已經突破去年總參觀人次155萬2,190人。11月11日,故宮主任秘書徐孝德與吉祥物小翠、警犬共同迎接第155萬2,186名幸運觀眾——來自德國的Schiwietz夫婦,徐孝德並與其後的十位觀眾合影留念、致贈紀念品,歡迎大家來故宮。

Schiwietz夫婦首次訪台,對於能成為故宮北院突破去年參觀人數者的「關鍵數字」,感到十分驚喜,他們知道故宮有世界首屈一指的藝術收藏,有美麗的風景和建築,因此首次來台觀光,即成為必訪景點。在Schiwietz夫婦後的10名幸運觀眾分別來自馬來西亞、日本、香港、德國,當然也有台灣民眾。

故宮表示,截至今年9月,來自國內、外觀眾人數約各佔五成,韓國遊客人數已經超過日本,但日本的修學旅行參觀人數亦逐漸成長。

而故宮除了每年十月大展,近年策展方向、布展說明、美術設計都更加活潑多元,貼近尋常百姓口味,例如本季在北院推出的紅樓夢、古代地圖、清領時代台灣地圖、清代文獻的公主身影、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等。

「看得見的紅樓夢」讓人體會盛清貴族世家的富貴繁榮,更在其中感受不可一世的似水年華。

「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展出古代地圖,其方向感與圖示符號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說明也相當仔細。其中,《清雍正間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展件更可看見過往台灣因颱風、地震而形成的「康熙臺北湖」。

「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透過多樣角度,認識清代公主的一生;「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從藝術品中看到西方工匠如何將大自然刻畫進飾品中,讓觀者綻放無限想像。

「畫語-會說故事的圖畫」結合「國寶聚焦」-《宋人 卻坐圖》展現故事畫如何容易的吸引人,進而注意到國寶內容,這也是本土漫畫家與古人的隔空對「畫」,顧及了年紀較小的參觀者。

故宮即將在2025年迎來百歲生日,年度經典禮品「2025年故宮翎毛之美-故宮名畫大月曆」、「2025甲子萬年桌曆」、「2025故宮文物日曆」也持續熱銷中,博物館商店與故宮精品網路商城皆有販售。故宮未來將持續推出精彩展覽與教育活動,朝向百年里程碑前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美國初秋的溪澗
炎熱的夏日悄悄隨著暑假結束,金風吹拂的初秋開始送爽。 身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阿丹,在住家附近補捉到一幅靜謐悠遠的溪澗瀑布山林美景。阿丹說,…
法航失事 中媒為何遮掩第9名乘客?
法航AF447班機失事,機上9名中國乘客的名單,卻在有關單位的遮遮掩掩之下,只公布了部分名單。…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
楊明超以「小池塘」創造益網科技「好的循環」
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周子瑜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有位名叫「楊明超」的人在個人臉書表示,他是「益網科技」…
天地傳異響 古籍可解迷
2020年,歲次庚子,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災禍連連的同時,異象頻出。從多處天空不明原因的巨響到貴州山谷中的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