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西亞世紀洪災 天災與人禍造成的極端悲劇

▲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10月底遭逢歐洲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洪災,洪水退去後,大街上堆疊著被沖來的車輛,城市布滿汙泥,滿目瘡痍。Getty Images
第262期
哨子先生

2024年10月2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席捲西班牙東南部瓦倫西亞(Valencia)地區,短短8小時降下相當於一年的雨量,引發山洪決堤和淹水,造成至少224人死亡、10多人失蹤、數千人受困,瓦倫西亞部分城鎮幾乎被洪水吞噬。這場洪災成為歐洲自1970年代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單次災難。

救災中心發布的畫面中,橋梁倒塌、汽車和卡車層層堆疊,建築物與道路覆蓋著厚厚的汙泥,城市宛如被海嘯襲擊,滿目瘡痍。由於大型機具難以進入救援,災民只能徒手挖掘泥土,試圖尋找生還者。直到水退後的第五天,搜救都還在持續進行。

這場世紀洪災重創瓦倫西亞,對一向乾旱的西班牙造成巨大的震撼。外界不禁追問:「為何會發生悲劇?」

極端氣候導致創紀錄暴雨

秋季強降雨在西班牙其實並不罕見,當地所稱的「冷滴」(gota fría)或氣象術語中的「高空孤立低氣壓」(西班牙語:Depresión Aislada en Niveles Altos,簡稱DANAS),是主要原因之一。當冷空氣經過溫暖的地中海水域,導致溫熱空氣迅速上升停留在西班牙高空造成連續降雨。然而根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的報告,此次暴雨是瓦倫西亞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瓦倫西亞的圖里斯鎮(Turís)甚至在24小時內降下超過630毫米的雨量,創下歷史新高。

10月29日早晨7時36分,氣象局已針對瓦倫西亞南部地區發布最高級別的「紅色警報」,並於8時4分再度提出警告暴雨可能導致水災,「具有極端風險,若非必要切勿出門」。但當地政府與民眾未能充分重視警報的嚴重性。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馬松(Carlos Mazón)甚至在當天下午1時宣布風暴正在離開瓦倫西亞,預計強度會在晚上6時減弱。

事實上,當地在這之前正遭遇嚴重乾旱,當降雨初現時,居民普遍歡迎這場難得的雨水。然而隨著雨勢不斷增強,夜幕降臨,暴雨逐漸演變成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前往災區視察時被憤怒的災民丟擲泥巴抗議。Getty Images

▲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前往災區視察時被憤怒的災民丟擲泥巴抗議。Getty Images

 

政府錯失黃金救援時機

與馬松的預測完全相反,暴雨迅速引發山洪,在數小時後摧毀了瓦倫西亞數個城鎮。街道化為河流,無數返家的民眾措手不及。本次受災最嚴重的城鎮派波爾塔(Paiporta),居民人口約3萬人,就有至少62人在洪災中罹難。當地居民佩雷斯(Guillermo Serrano Pérez)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回憶,洪水「就像海嘯一樣沖向高速公路」,當時他和父母在高速公路上的車子裡,只得棄車逃離,爬上一座橋求生。

直到洪水已經迅速淹沒城鎮約2個小時後,自治區政府才於當晚8時14分向民眾手機發出預警。但一切為時已晚,許多瓦倫西亞人正在下班駕車回家路上,或是在地下室試圖移車、或已經浸泡在被洪水淹沒的房屋裡,最終葬身洪流。截至截稿前夕(11月20日),瓦倫西亞洪災已經發生超過三週,仍有十多位失蹤者至今尚未被尋獲。

此外馬松還被媒體踢爆在10月29日下午「神隱」數小時,與一名女記者共進午餐,錯過指揮調度的黃金時間。後續救援也狀況連連,整個瓦倫西亞自治區只有10架救援直升機,許多被困居民等待救援超過12小時,甚至還有等了24小時以上的。許多地方的救災最後都是由志願者完成,因為開車前往的救災志願者太多,一度造成進入災區的公路回堵。

基礎設施老化也成為洪災惡化的原因之一,排水系統在洪災期間幾乎全部失效。政府對洪災應變的速度過慢,以及長年對防災系統規劃的怠惰失職,讓瓦倫西亞民怨沸騰。11月9日,約13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要求區主席馬松下台。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Felipe VI)與王后雷蒂西亞(Queen Letizia)前往派波爾塔視察時,也被憤怒的災民丟擲泥巴。馬松雖然在15日坦承怠職並公開道歉,仍無法平息瓦倫西亞人對地方政府的憤怒,西班牙國王夫婦緊急在19日再次前往災區視察,才漸漸平息當地激憤情緒。

世紀洪患給人的警醒

農業作為瓦倫西亞的主要產業,這次洪災對農作物造成大規模損失,重建成本也初步預估超過1億歐元。西班牙政府目前規劃所需金額高達106億歐元(約3,641億台幣)的災區救援計畫,當局表示正在向歐盟請求歐洲團結基金的支援。瓦倫西亞後續的重建路遙遙,西班牙政府和瓦倫西亞地區必須將這次慘痛的經驗作為教訓,重新審視防災機制。

西班牙《國家報》(西班牙語:El País)的調查顯示,當天有將近40%的受訪者未在洪災發生前接收到官方的任何警告。儘管政府透過電視、廣播和社交媒體不停發布預警,但這些設備在農村和偏僻地區的覆蓋率較低,導致大量居民無法及時獲得必要的資訊。

此外,氣候變遷導致氣候異象頻繁發生,也是各地防災系統備受考驗的原因。西班牙環境部長里貝拉(Teresa Ribera)說:「西班牙是一個習慣乾旱的國家,但毫無疑問,由於我們正在經歷氣候變化,我們看到了更加頻繁和強烈的天氣事件和現象。」

歐洲是世界上氣候變化最劇烈的地區之一,氣溫上升的幅度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而西班牙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西班牙媒體《先鋒報》(西班牙語:La Vanguardia)報導,西班牙已經連續數年遭遇極端乾旱,降水量連續3年低於正常水平,而過度乾旱的河床讓雨水更難下滲,更容易發生洪患。

此外,歐洲的氣溫也在持續上升。根據統計,自1961年以來,伊比利亞半島的氣溫上升了攝氏1.6度。2024年8月地中海水面溫度達到攝氏28.9度,創下歷史新高。更暖的海溫將會帶來更大的蒸發量,而更溫暖的大氣層能夠容納更多的水汽,形成惡性循環,成為極端天氣的溫床。

只是發布警報還不夠,氣候變遷正在改變全球的災害模式,更頻繁、更猛烈的極端天氣正成為新常態。而這場世紀洪災暴露了西班牙地方與中央政府在應急管理、基礎設施投資及資訊傳遞上的嚴重不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影子遊戲
夏日 清晨 在沙灘上與自己玩起影子遊戲 高高 低低  忠實的陰影亦步亦趨 化身大麋鹿 小松鼠 與天空的白鷺 也翩翩起舞…
「拾金不昧」變調了!?
撿到錢,怎麼辦?還記得小時候學校教導學生要「拾金不昧」,拾獲他人的物品或金錢,應當交由老師或警察處理。「這樣才是個誠實的好學生喔!」…
康熙、蘇東坡的讀書方法
某個假日清晨6點多晨起運動時,看到站牌附近有許多學生正在等公車準備上學,心中不禁想:連放假日停課時都不能休息,現在的孩子讀書真苦。…
微網誌時代來臨,救災資訊搶第一!
你曾聽過「微網誌」嗎?你是否知道2009年被譽為微網誌時代元年? 微網誌,顧名思義,即是微型的部落格。每則網友張貼的訊息限制在140個字元…
日本「不好不壞族」 怕累拒升遷
金融海嘯狂捲後,正當各國企業進行裁員縮編、員工休無薪假時,日本上班族卻出現一股新的趨勢。 日本曾經以其擁有不斷進取的上班族而自豪,…
無農藥枸杞、紅棗、黑加侖 藏海為你的健康嚴格把關
「我在2014年6月第一次到新疆,碰到的當地人都從來沒有見過台灣人。他們遇到我覺得不可思議,問我為甚麼到新疆來?」從台北到烏魯木齊,…
柯P青年團隊:網路時代只看大義
九合一大選甫落幕,人人都在談「網路世代」對戰局的關鍵影響。透過社群的傳播,公民運動的能量越來越蓬勃,以往對政治冷感的年輕世代,…
2010十大國際事件: 6. 變》多國政壇變天 換人做做看
6.  變》多國政壇變天 換人做做看   多個國家在2010年更換了新的執政團隊,氣象一新。有的舊團隊聲望日跌、搖搖欲墜;有些還在戀棧硬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