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群媒体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可以在网络上引导话题的意见领袖,扩大了主导地位,进而影响媒体、政治、商业和其他领域。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熟悉社群的运作,2014年开始经营自媒体,操刀每则贴文的插画文案,曾创下一个月粉丝成长2万人、半年突破6万人的纪录。他观察认为,一开始所有受众和网红建立关系就是透过自产的内容,内容本身承载了各种信息,接下来无论说甚么都可以吸引追踪者的目光。
▲十年历久不衰的YouTuber蔡阿嘎。网络撷图
现象1 》网红藉助社群平台与受众展开对话
十多年前,台湾部落客当红时期没有社群,当时的流量来源是透过搜寻。社群平台的出现,把受众有效地圈在特定的范围之内。陈思杰分析,过去的企业一直无法知道准确的受众在哪里,和受众一直保持关系。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也很难一直紧随某一品牌的各种讯息,但如果是网红,就非常合理。「社群不能只扮演单向传声的角色,而是和消费者展开对话,提升品牌好感或达成导购效果。」
从社群平台的特性来说,FB(脸书)使用者落在25至44岁,Instagram主要是16到35岁,YouTube也大致上介于16到35岁。因为FB推出时间较久,也有太多人使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如今IG的成长率非常快。
FB在台湾的渗透率接近100%,IG的渗透率现在还不到50%,然而KOL Radar执行长郑铠尹分析,使用IG的成长速度很快,平台上网红数量已经直逼FB。目前日本市场IG使用人数已经超过FB。
每个社群平台有不同特性,互动方式受限于平台功能。「比较大的分野点是族群和年龄,这个很明显,我在很多项目上完全感受到这件事。」陈思杰从操刀社群营销的角度谈到,如果想要把受众从YouTube导去FB很难,因为年轻人看到FB「就觉得是爸妈在用就离开了」。另外,YouTube的性质可以让大家看长时间的影片,大幅地训练和改变受众的阅览习惯,YouTube从平台到用户都是往十分钟以上的长影片去推广。
影片相对不容易在FB扩散的原因,是受众会认为自己并不是来看影片,且同时有太多其他信息吸引他跳离。陈思杰分析,Instagram的性质则太视觉,导致素材形式颇为受限,又因Instagram想和YouTube直接竞争,推出TV功能,但也要看能否培养用户来平台看影片的使用习惯。
IG以文辅图的机制,因为容易经营,只要拍个照片就可以,让人容易产生影响力;第二是它有Hashtag ,使用者可以运用Hashtag 追踪想看的任何主题;第三是限时动态。限时动态只会留存24小时的内容,让网红可将不太想永久放在主渠道的照片,或临时想要和大家产生互动的内容,放在限时动态。限时动态必须点进才能看到内容,也会吸引受众互动,且动态里设定了非常多功能,包括投票、tag、表达喜爱,非常丰富。
▲知名知识型Youtuber《阿滴英文》阿滴与滴妹。网络撷图
然而陈思杰也提到,当时创办「只要有人」时,全台仅有三个超过百万等级的YouTuber,包括《这群人》、《蔡阿嘎》、《阿滴英文》,如今已经多达33位。年轻族群对YouTube的黏着度非常高,很习惯影片的节奏感。「YouTube大幅主导台湾的KOL市场,品牌端的钱容易投过去,导致YouTube又拿到很多资源,产生倾斜。」
他分析道,不少广告主找KOL拍广告的原因,在于KOL本身就是内容创作者,广告主不用再找广告公司想内容,不用找制片团队拍摄,同时因为自带流量,不用买数字广告扩散,然而事实上不见得那么简单。
▲订阅数12万的KEN桑也有死忠粉丝。网络撷图
现象2》分众市场看重「观众缘和节奏感」
大家都知道市场需要分众,正如音乐产业一样,以往周杰伦可以覆盖几乎台湾所有市场,现在很难拿出所有市场都买单的东西。「社群导致信息碎片化,每个人都有办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可是真的要付钱的时候,有办法转换吗?也是一个问题。」
分众市场有多小?陈思杰举例:《KEN桑的理发院》就是一位很有特色的理发师在讲男性发型;《昆虫扰西上课了》专门讲锹形虫知识,虽然非常冷门,但在某个领域中影响力不小。因此,KOL的影响力,「订阅数」不见得是关键,「影片平均浏览数、浏览时间」最重要,因为那些是他可以影响到的人。此外,无形的影响力,则是特定领域的掌握力。
▲理科太太专访蔡依林的影片高达271万次点阅。网络撷图
他认为,YouTuber中理科太太是少数和高级精品摆在一起不会觉得品牌被影响的KOL,因为形象正面;又如呱吉是少数可以业配精品酒,因为他历经风霜,最后才成为网红和市议员;又比如张志祺,在社会议题领域独霸一方,就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这些独特的定位是抢不走的,各据山头。
▲陈思杰同时经营脸书社团社群丼。网络撷图
同时是专门讨论社群营销内容的社团「社群丼」创办人,陈思杰认为经营社群,观众缘和节奏感很重要,不过这些特质皆无法量化。
▲「老高与小茉」身穿自有品牌T恤。网络撷图
节奏感很难形容,例如《老高与小茉》里,老高的节奏感很好,他原来是一位游戏实况主,某天突然异想天开分享冷门知识就红了,天生的节奏感成为他的优势;还有像《HowFun》,陈思杰笑着说,「做了那么久总以为该江郎才尽了,但下一支影片还是可以把群众逗乐。」
▲HowHow组团的七月半单曲〈How哥宇宙〉曲风热血,MV仿日式动画,由台湾动画公司梦想动画与羊王创映共同制作。网络撷图
▲《博恩夜夜秀》结合现场观众的棚内录像及网络分段观看,是萨泰尔娱乐制作的单口喜剧脱口秀,内容有时事评论、主题桥段及特别来宾。网络撷图
HowHow本来很少跨界合作,也是少数台湾一线YouTuber里没有签经纪公司,比较少做合作串联,直到2017年他和蔡阿嘎等YouTuber成立七月半乐团,某个程度也延续了自身的影响力;《博恩夜夜秀》里,博恩总是表现得很尴尬,尴尬甚至成为他的特色。但他红了,市场就是需要不断被测试,不然永远没办法知道能不能在某个点吸引人。
有知名度还能走得长久要看根柢多深厚,尤其是对「非娱乐性」的KOL而言,是否有足够的新点子和主题十分关键。粉丝增长速度下降时,可以思考转型和跨界合作,或再开第二频道,但又不能破坏原本的定位。
现象3》网红如何将影响力变现?
既然作为在各自领域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能主导社群上的许多议题,大部分网红也能扮演口碑传播的营销角色,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
根据沂动营销公司「SOOCKER搜客」的调查,网红的收入来源(复选),95.3%来自固定合作费用,42%来自导购分润,29%来自平台广告版位,24%来自创作内容付费,9.3%为直播平台分润。绝大多数KOL和企业合作业配,然而业配决定权仍掌握在品牌端,不一定是稳定长久的经营之道。
▲美食YouTuber《千千进食中》推出个人品牌千拌面。网络撷图
陈思杰表示,用各种不同方式变现的KOL越来越多,例如《阿滴英文》做订阅制,有人愿意付费观看内容,正是影响力的重要表现。也有不少网红善用自身风格打造个人化商品,包括推出自创品牌,例如粉丝数超过百万的《千千进食中》,站稳美食YouTuber地位,千千在2018年推出个人品牌千拌面,在竞争的干拌面市场杀出血路;宠物类 YouTuber中粉丝数量最多的《黄阿玛的后宫生活》,主人志铭、狸猫于2018年在虾皮等购物网站上开设「玛玛商行」,推出饮料提袋、手机壳等猫咪周边商品,每次发售都引起粉丝轰动。又如老高卖T恤,一天可以卖到一万件;这群人、滴妹出唱片等。
▲国外很多美妆部落客都出自己的彩妆品牌,才能延续影响力,最后可能大家只认识他的品牌不认识他。Adobe Stock
陈思杰举例国外很多美妆部落客都出自己的彩妆品牌,才能延续影响力,最后可能大家只认识他的品牌不认识他。因此,网红像是艺人的发展方法,模式虽旧,但因为新角色和新媒体,也会有新的火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