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真工藝

巧雕螺溪砚 蔡龙雄手工艺纵横台日

蔡龙雄仔细端详刚从溪底捡拾的螺溪石。
蔡龙雄仔细端详刚从溪底捡拾的螺溪石。
岳翔云
第31期
张咏曦

彰化县二水乡素有「螺溪石的故乡」称誉,制作出的「螺溪砚」更是久享盛名。这些实用又具收藏价值的石砚几近90%都陈列在员集路的商铺上,没有华丽的招牌吸引顾客,靠的都是师傅刀笔下的真功夫。

后起之秀其来有自

在这些石砚师傅当中,52岁、年过半百才开始学习石雕创作的蔡龙雄,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出生农家的蔡龙雄,大学时读的是美术系,因而有机会进入中央电影公司担任设计工作。蔡龙雄根据戏剧的历史背景,从搭景、道具到服装的设计,每场戏对他来说都是不同的挑战。当时,到历史博物馆里找资料是蔡龙雄必做的功课。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虽然辛苦,却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功夫,为往后的石雕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离开中央电影公司后,为了生活,碰到甚么样的环境就做甚么工作,对于每一个新工作他都全心投入。从广告设计、画仿古画、室内设计到回乡种盆栽等,工作不断地更迭,却始终脱离不开美学领域。

后来,为了照顾重病的父母,他开始尝试学习砚雕。每每利用下午父母亲睡着的两、三个钟头到浊水溪捡石头。刚开始连工具都不会使用的蔡龙雄,先到认识的工作室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接着就开始了他的石雕创作。

立体雕法崭露头角

为了让二水乡的传统工艺得以永久保存下来,蔡龙雄打破传统平面石砚的雕刻技法,根据每颗螺溪石的特质,以透视、立体、写实与具象等手法,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砚雕作品。简言之,就是将石砚作品由「平面」转向「立体」。他的作品,不论从哪一面看,正看反看、左看右看,都有不同的风貌。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砚台的实用性,更具观赏与收藏的艺术价值。

至今在石艺雕刻浸淫14个年头、现年66岁的蔡龙雄可说是「大器晚成」、「一鸣惊人」。1996年的首件作品「皇笋砚」即荣获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工艺之梦银牌奖。

1997年的作品「荷塘情趣」,参加「台湾省全省美术展览会」随即入选。蔡龙雄将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新老枝叶的交替以及在风中摆动各种姿态的荷花,表现得唯妙唯肖!

1998年,也就是开始石雕创作的第三年,蔡龙雄独自带着作品到日本参加比赛,「雨后春笋」获得了日本手工艺竞赛的首奖──「东京都知事赏」。当场就有日本人出价43万元台币要买下这件作品,但被蔡龙雄婉拒。

细腻巧思创意无限

出身农家的蔡龙雄对事物观察入微,雕刻瓜果前,他会去观察植物在不同的季节生长过程。他说,光是丝瓜就有春瓜和秋瓜之分。春天时万物一片欣欣向荣,此时所生的丝瓜就叫春瓜,外型细长,仔细观察,早上的叶子是往上飘,充满朝气与活力,到了下午,叶子就往下垂;秋瓜则外型较短且瓜囊多子,叶子不若春瓜茂盛;而穿梭其间的瓜藤让空气得以自由流动,为瓜果注入丰沛的生命力。

这份细腻加上巧思,蔡龙雄以青蓝色的螺溪石雕出的丝瓜栩栩如生,令人啧啧称奇!而棕色的螺溪石雕出刚出土的竹笋,再加上一只金龟子,活灵活现的,几可乱真!

至今年年得奖的蔡龙雄表示:「只要肯用心地找你爱的东西,认真去突破,就会走得很好。」过去为了生计,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总有时运不济的感慨。如今年岁渐长,对名利也渐渐看得澹泊,创作成了生活的乐趣,反倒更能专心地把螺溪石的菁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螺溪石是台湾颜色最多的石头,有墨黑、黛绿、赭红、土黄及灰白等各种色泽。蔡龙雄总是能掌握住石头的特质,灵活表现螺溪石的丰富色彩。「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创作前要熟悉创作物的特质。」蔡龙雄说:「刚捡回来的溪石要先刮去表层,了解特点慢慢地欣赏后,抓出石头外型所散发的韵感,然后再去设计所要雕刻的作品。」

一颗裸石要如何雕塑?站在不同角度看,表现出来的效果如何?这是要具有深厚美学的涵养才能做到的。蔡龙雄说,像是母鸭为了产生下一代,孵蛋的时候就要理毛,作品要表现出母鸭的嘴巴好像还在动,而后面的屁股也要用手法表现出动感。

而最让蔡龙雄高兴的是,一件作品初坯打好的时候,正好和他脑海里所期待的不谋而合。例如在刻鱼的嘴巴的时候,刀划下去后,看到鱼呈现出微笑的表情,这样的意境期待和作品上产生的美感,冥冥中的契合,总让蔡龙雄心生喜悦。

名列「日本美术名典」入选「台湾工艺之家」

石头又硬又重,从事石雕创作当然相当辛苦,但是石头的憨厚感却让蔡龙雄爱不释手。蔡龙雄说:「石雕可以保存很久,但是石头不像木头一样含有纤维,一不小心就会断裂,所以我很疼爱这个石雕。」简单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蔡龙雄对石雕的珍惜。

蔡龙雄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就是要能让欣赏者产生共鸣。蔡龙雄不仅要把粗糙的石头的原样保留住,还要进一步赋予石材不同的生命。每当一个作品进入到具体雕塑阶段,为了抓住瞬间的灵感,他常常做到欲罢不能,连睡觉都在想下一步要如何来呈现。而看到成品的那种满足感,让他永不懈怠的埋头苦干,不曾稍有停歇。

蔡龙雄对台湾本土文化也有一份坚持与期许。他指导的学生,必须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因为他知道基础不稳难成大厦。蔡龙雄说:「我把我坚持的地方传承给我的徒弟、我的学生,不让台湾本土艺术流失了,这是个重担,我要一直走下去,走到我最后的一口气。」

十多年来,蔡龙雄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在国内外参加各种石雕比赛和展出,连续三年荣获日本手工艺竞赛奖项,包括2000年的日本手工艺竞赛金牌奖。2001年,他的创作入榜「日本手工艺美术名典」,2007年更获文建会遴选为「台湾工艺之家」,为蔡龙雄的艺术生命开启了另一个新页。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