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使搪不住北京雾霾?

美国总统欧巴马计划提名参议员鲍卡斯(左)接替即将离任的骆家辉(右)出任驻华大使。
Getty Images
第140期
张正闻

据美媒报导,美国总统欧巴马计划提名参议员鲍卡斯(Max Baucus)接替即将离任的骆家辉(Gary Locke)出任驻华大使。民主党人鲍卡斯现年72岁,中国民众担忧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会被北京雾霾弄死!

民众:72岁的老人恐搪不住北京雾霾

《华尔街日报》12月19日报导称,鲍卡斯目前是他在参议院的第六任议员任期内,他此前表示明年将不再寻求连任议员。72岁的鲍卡斯的提名若得到批准,他将成为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年龄最大的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来自蒙大拿州海伦娜,在处理北京和华盛顿都密切关注的贸易问题上拥有许多经验。与前两任美国驻华大使不同,鲍卡斯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个人情感联系并不多。不过中国网民似乎更关心这位老人能否应付中国首都的艰难生活环境。

有网民写道:「72岁的老头还想到天朝来吸毒气。」另一位网民则更直接:「太老了!别被北京雾霾弄死!」

美使馆购进数千台空气净化器

另据《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报导称,在中国,雇用外国人的企业和机构开始意识到,要让员工留在城市里,它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运作方式。据传,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促使外籍员工离开中国,或阻止外国人来中国任职的头号原因。「空气末日」降临中国城市的新闻报导,令此种局面雪上加霜。

为此,一些雇主发放艰苦地区的工作津贴,其他一些雇主则允许员工享有更多假期,或是更多在中国以外地方工作的时间。最近几个月,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想出了减少中国雾霾带来的危害和恐惧的策略──为美籍雇员的住所订购了数千台空气净化器。

在华北地区雾霾特别严重的一段时间里,北京部分地区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建议接触上限的40倍,空气质量不佳引发的焦虑由此遽增。

美国国务院派了一组专家来中国对雇员居住的房屋进行评估,并就如何保障相对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给出了建议。尽管新员工刚到居住地时就已经拿到了一些空气净化器,美国官员还是得出结论,他们需要在卧室和客厅等使用频繁的居住场所安装更多的空气净化器。提供的美国厂商不愿提供具体数据,只是表示总量在二千台至五千台之间。而大使馆本身则早有一套中央空气过滤系统。

去年11月22日和23日,位于美国大使馆房顶的装置测得的北京空气指数达到了「危险」级别。当时,美国官员建议人员待在室内,并把空气净化器打开。

11月20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宣布,他将于2014年初离职,返回西雅图。他在北京待了两年多一点,在任时间相对较短。他的声明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包括他打算逃离北京臭名昭著的空气。

不过,骆家辉对《洛杉矶时报》表示,他之所以要离开,是因为他和妻子都觉得,子女应该在美国上初中和高中。他是这么说空气质量的,「我们对此感到担忧,不过,空气并不是促使我们回国的原因。」

骆家辉辞职的原因

有关骆家辉辞职的原因,德国之声中文网的相关报导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任内,先后经历了「王立军逃入美领馆」、「陈光诚进入美使馆」、「美国指称中国网络攻击」等敏感事件。

中国公众对这位驻华大使的辞职随即展开了热议,一些网友戏谑北京的雾霾逼走了骆家辉,资深媒体人丁来峰发表反讽微博:「中国网友揭发了骆家辉三大『罪状』,一是擅自在美使馆检测我国家气质量,使原本幸福骄傲的中国人遭到了PM2.5的困扰;第二擅自在中国作秀,像个屌丝一样自己背包坐经济舱,影响了我国官员的光辉形象;三是擅自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观,损害了中国青少年心智的健康成长。」

2011年8月,骆家辉带家人到达北京履新,他与家人乘坐的是经济舱,自背双肩包、提手袋,没有豪华坐驾迎接,轻车简从的他获得中国网友赞誉的同时,其后被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北京日报》等发文质疑「新殖民主义」,要求他「好好做大使」及「公告财产」。事后被中国网友查证骆家辉早已依据美国法律规定公示财产。

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在达沃斯论坛上质问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不是因为美国欠中国钱?」官媒一连串质疑,反为骆家辉树起「另类美国官员」形象;2012年4月,骆家辉参加海南博鳌论坛时拒绝入住会议指定的五星级酒店,因为该酒店价格超出了美国政府所允许的差旅费用3倍。

香港《商报》副总编周刚在他的〈别了骆家辉〉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平民突然明白:原来美国官员是骆家辉这样的,原来中国官员那样做是不对的;中国的官僚们也突然感觉:原来当官要像骆家辉那样奉公、廉洁和克己,原来当官不可以有特权,原来当官真的就要当人民的公仆。骆家辉的行为语言,都是对中国官员无声且有力的鞭打。」

其它文章推荐:

雾霾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

「北京咳」肆虐

看见台湾雾霾笼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英語小補帖
  深按語言個中三昧之人,往往可將這平凡的溝通工具使得文如織錦,舌粲蓮花,閱聽者如醍醐灌頂,不亦快哉。語言教材如果注入幽默的元素,…
2013年8月中國大事
薄熙來受審 當庭翻供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8月22日在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出庭受審,罪名包括貪污、受賄、濫用職權。…
跟著陳聖元腳步 看見新奇的芬蘭
電影《練習曲》裡,主角背著吉他和背包單車環島,看見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與生活態度。隨著《練習曲》的鏡頭,觀眾可以看見主角的決心與勇氣,其中,…
中國公民記者佐拉在台灣
佐拉(Zola),本名周曙光,1981年生,是中國首批公民記者。2011年娶台灣妻子後移民花蓮多年,2018年取得台灣公民身分。…
菲律賓新總統:招降納叛 恢復死刑
菲律賓第16任總統當選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5月16日宣布上任後的第一波新政,包括推動恢復死刑、全力打擊阿布沙伊夫(…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伊斯蘭的怒火與出路
索馬利亞出生、幾年前加入美籍的阿里(Hirsi Ali),是敢於尖銳批判伊斯蘭的幾位最勇敢的女性之一。她曾在美國「…
別搞錯了!打罵孩子不是教育!
前幾天晚上,先生帶著兒子去刷牙,才一會兒功夫就聽到先生的怒罵聲,接著聽到兒子大哭的聲音。先生怒氣沖沖地從浴室出來對我說:「寶寶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