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虛擬企業

大媒体小故事

第41期
陈彦宏

2. 利弊互见

 

「新荣先生,欢迎回家!」灯光慢慢转亮,大厅里的10尺鱼缸里,红龙正凶猛地捕食小鱼。一进门,听到熟悉的计算机管家的声音,新荣整个人才松了下来。新荣就住在东科媒体集团大楼的地下5楼,虽然没有风景可看,但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人在看风景了,家家户户的屏幕都已经比窗户还大了,屏幕的风景桌布还能随时更换。

「新荣先生,您要观看今日新闻beta版吗?」

「好,我只要看最近6小时之内发生的新闻。」新荣边说,边把手机丢到Surface 2.0上传输数据。

墙上的鱼缸渐渐暗了下来,出现东科新闻充满科技感的开场动画。原来偌大的鱼缸竟只是屏幕的一部份,而里面栩栩如生的鱼和水草都是计算机虚拟的。

「各位观众您好,欢迎收看7月1日的东科新闻。首先是新闻提要……」

新荣拿了个法国面包,像老鹰一样地盯着屏幕,边啃着结实的面包。

「中国东北又发现万人冢,尸骸疑似被强酸浸蚀,无法确定年代……」

「专题小组在做甚么呀,明明知道万人冢在其他省也有,怎么不派记者去查呢?查来查去都在东北。」新荣在心中嘀咕着。

「台湾推行12年国教,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不利大学教育……」

「那个字念ㄘ啦,计算机主播怎么念ㄔㄞ?早就叫翠英去提高发音正确度,她还没输入多音字典吗?」

「主播连着两天都穿黑色套装,发型也没变,实在太单调了。换衣服又不用钱,要多做几套……」新荣又看了主播一眼:「哎呀,把Cindy的脸也复制上去吧。不知道计算机主播上线之后,观众多久会发现呢?希望我们的3D动画能做到天衣无缝,像个真的Cindy一样。我可是和董事长和副总裁赌,要超过三天才会有观众发现。」

一段不到一分钟的新闻提要,新荣就挑出了5个问题点。与其说他在看新闻,不如说他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10分钟的时间,新荣配着豆浆把一整条法国面包给啃完,新闻也刚好结束,开始播昨天看到一半的新闻专题。

「还真准时,看来依使用者习惯制作新闻长度的功能运作正常。」

「管家!」

「新荣先生请吩咐。」

「call翠英。」

「已拨号,请稍待接通。」

「总经理又看到甚么要改的地方了吗?」翠英像是在等着这通电话,一接起来就直接问。

「翠英,几个问题我刚寄到妳信箱,重要的直接和妳提一下。我们的计算机主播下个月就要上线了,主播的发音要再正确,我们才刚开台,又把我们的技术讲得天花乱坠的,出任何差错都会被友台放在显微镜下检验,不要再闹笑话了!主播的样式弄多一点,要每天都要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不能让观众觉得前几天看过,把Cindy的脸也做上去,下个月上线要让观众看不出真假,慢慢有人怀疑,让我们成为话题焦点,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好,我马上把程序修改修改。总经理早点休息,少看点节目。」

「别说笑了,虚拟主播就要上线了,不看能行吗?明天早上我再带咖啡、蛋饼去公司给妳当早餐。拜拜。」计算机管家一听到拜拜两个字,就利落地把电话挂断了。

「管家!」

「新荣先生请咐吩。」

「把今年第二季的营运图表叫出来。」

「已显示2013年第二季营运图表。」

身为资通部门的总经理,新荣具有取得一切数据的权限,甚至能调阅所有经过集团主机的通讯。

「点击率、每日固定收看人数、广告收入、满意度、记者数量、新闻量、带宽费用、市场占有率,嗯……怎么和第一季一样维持平盘?还好这些是内部信息,不然友台记者知到就糗了。电视台开播之后最好能把这些数字拉抬起来。独家新闻的数量呢?管家?」

「已为您放到最前面。」

「屏幕总是不够大,早知道就买那台和整面墙一样大的屏幕。」新荣在心中嘀咕着。

「独家报导的数量增加了,可是平均起来每个记者的独家数量却降低了一半。是别人抄我们新闻,还是我们抄别人新闻,还是怎么一回事呢?」

「新荣先生,如果您要使用分析功能,请将我升级到商务版。每年只要……」

「停!」新荣一听到广告,就露出不悦的表情打断计算机管家。每次听到升级广告,新荣心里就响起《司马季主论卜》里的一句话:「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

「妳是我的工具,可不能取代我的大脑。妳再怎么利用现有的数字分析,也不会知道数字产生的原因。」虽然计算机管家不会懂,但新荣还是忍不住说起教来。

新荣突然想到了甚么,心里一震:「最早以前,宗教给人们宇宙的真理;后来是科学提供人们宇宙的真理,人们信仰起科学来了;现在人们盲信媒体,好像媒体就是真理。人们只是在脑海里反映从媒体看到、听到的东西,越来越没在思考了。以前人家说媒体是民众的耳目,现在已经变成民众的大脑了。我们运用这些高科技办媒体,到底给人们带来甚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