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虛擬企業

大媒体小故事

Getty Images
第44期
戴士杰(慎思群创力顾问公司副总经理)

5.分工合作

 

「哇塞!Kevin你有没有看到?今天阿同伯脸超臭的!」

魏巧音响亮的「窃窃私语」打破了资通部软件开发组今早以来的沉默,工程师们冷漠地抬头看了一下这位在他们眼中很白目的小姐,又低下头专注地盯着他们桌上的21吋超大屏幕,和不知道为何要摆在桌上的第二台NoteBook看。

资通部就是一般企业俗称的IT部门,巧音是开发组难得的「组花」。乍看之下是个坐主播台的美人胚子,但不知为何她觉得写程序比较有趣,骨子里根本就是个超级大宅妹。但巧音刚来这个沉默的环境,一开始也是超不习惯的,要不是这位年轻的Project Leader魏儒文(Kevin)愿意陪她讲讲话,她可能早就离职了。

「不要这么大声啦!阿同伯肯定是被电了。」Kevin压低音量,深怕吵到周边的同事。

他们口中的阿同伯,是组里的资深项目经理陈亿同。由于安静又吃苦耐劳,虽然没比其他工程师大多少,个性却像个小老头,所以才有个外号叫做阿同伯。

「啥?为甚么被电?阿同伯不是超强的?」巧音瞪大了眼直瞧着Kevin,顿时让害羞的他脸红了起来,连忙把视线转回屏幕上。

「我也不清楚,听其他前辈在聊,阿同伯手上卡了很多案子,组长又发了几个紧急项目给他。阿同伯再强,我看遇到这次组长要整他也是休矣。」

巧音一听立刻起身大叹:「阿伯也太老实了啦!干嘛都不告诉我们他要爆掉了!大家都在玩部落格和通讯软件,他一个人这么忙怎么行?」

此话一出,只见所有工程师都不约而同把鼠标往右上角斜推45度,关掉那些与工作无关的神秘程序。

「陈经理,你怎么工作都自己做啊?」巧音乒乒乓乓地跑到了陈亿同的座位前,她的大嗓门即使隔了几个Block还是让整个软件开发组听得一清二楚。

「嗯?没有甚么事啊!」亿同似乎显得有些错愕,然后当作没事一样继续埋首工作。

「少来了,听说组长给你加了很多工作是吧?为甚么不分给我们啊?」

「唉,不是不分,是没办法分哪。」亿同这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巧音交代清楚。原来是大家手上都已经有事情在做,而组长交代的工作大家都不熟悉而且紧急。与其费唇舌跟大家交代然后再帮大家擦屁股,还不如自己扛起来做。

「这样不行啊!关键问题不是大家不帮你或帮不了你,而是你的工作已经超过负荷了,我们去跟组长讲吧!」

「哎哎哎,别闹了啦!组长就是想看我能耐,才给我这么多工作,我当初答应了现在才摆烂怎么行啊?」亿同怎样都不肯起身,尽管巧音一只手已经拉住他,打算将这位害羞内向的主管拖去组长办公室。

好说歹说,亿同才在巧音的陪同下一起进了组长办公室。没想到组长没生气,还协助亿同将一些比较不重要的项目暂停,先专心规划高阶主管要的部分。

巧音回到座位后,Kevin好奇地问道:「我看刚才阿同伯表情变得比较轻松了,怎么回事?」

巧音笑着说:「组长超厉害的,他说他早就知道阿同伯是那种做事精细而面面俱到的类型,但是不会自己分轻重、做取舍。遇到压力更不会咨询自己的伙伴,甚么都要自己扛。所以故意开了超量的任务给他,试试看他有没有能力把事情处理好。他倒是没料到阿同伯这么快就向上反应,算通过这个考验了。」

Kevin笑着说:「妳帮阿同伯通过了考试,以后他高升的话要感谢妳喽?」巧音扮了个鬼脸笑答:「没错,搞不好我升得比阿同伯还快咧。」

中午在员工餐厅,巧音和Kevin一起用餐,亿同端着餐盘坐到了巧音对面。

「巧音,早上真是谢谢妳。」

「那么客气干嘛啦,我们是一个Team啊。」

「不,不只是组长的问题,妳让我看到很多自己局限自己思考的地方。」

「我有这么厉害吗!?」巧音又把她的招牌大眼睛撑得更大了。

「我发觉自己其实很爱面子。我不擅长拒绝别人,加上担心主管认为我带的团队能力不够,所以不敢把真实的产能和负担告诉主管。也因为害怕出错,更不敢把工作交给团队。还好这次妳帮了我一下,让我在更大的错误发生之前,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亿同停了一下,吞吞口水,鼓起勇气说:「过去我只是工程师,把自己分内事情做好就会受到重视。但现在是项目经理了,管理的能力更重要。以后我会把大家当成伙伴,遇到困难也不怕给各位笑,有问题大家一起合作解决,好吗?」

「这太好了!这太好了!」巧音笑得很灿烂。她要把今天这件事写进她的部落格里,因为她知道,这个团队的向心力与互动质量向上提升了,是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作者个人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aipaul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