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疯」台湾 真疯假疯?

有「东方之珠」之称的香港在回归中国后,是否光彩一如往昔?
孙亦晴
第144期
曾允盈
对许多港人而言,台湾文化适应容易,又可以提供安全、便利的生活需求,是吸引其旅游甚至移民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真要「移民」台湾,必须考虑的是台湾会不会在中国问题中步上香港后尘?而台湾人应该关注的是,香港经验有甚么值得台湾参照?

3月30日台湾反黑箱服贸游行,五十万民众走上凯达格兰大道。同一时间,香港上千名大学生从铜锣湾游行到中环,声援台湾太阳花学运。香港街头上的海报写着「支持台湾,光复香港」,香港大学民主墙上张贴「天佑台湾」、「香港民族,命运自决」、「HK is not a part of China」等标语,不少香港人赞叹甚至欣羡此次运动,台湾人竟能积极争取民主,震动世界。

早在太阳花学运之前,香港就对台湾多有关注。近几年来,台湾已是港人旅游、居留的重要选择,好感度逐年升高。居住香港多年,如今定居台湾的资深政经评论家林保华观察,确实有不少朋友对居留台湾很感兴趣。然而,如果真要「移民」台湾,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包括台湾会不会在中国问题中步上香港后尘?台湾的房价飙涨,是否已成为下一个香港?

 

香港大学图书馆前的民主墙,张贴着各种标语。孙亦晴摄影

 

现象1》
中国因素是港人出走的重要原因

为何香港人想要居留台湾,台湾吸引香港的原因究竟是甚么?

港人出走,重要的推力是香港变了。

香港宽带创办人王维基曾说,香港成为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地方,尤其是这二、三年,对他而言陌生得让人不安与疑惑。

从政治问题观察,香港越来越缺乏自由,核心价值似乎逐渐消失。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之前,中国曾经承诺五十年不变,但是所谓一国两制才十六年,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剩下多少?香港特首的选举,仅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候选人更是北京用提名委员会过滤后的结果。因此现在的香港,正努力争取2017年的特首普选。

不只如此,2003年开放陆客自由行,陆客涌进香港购物,香港人只好与中国各省人民抢购奶粉,分享医疗资源。陆客在香港中环林立的高档精品店一掷千金,强大的购买力的确震撼所有人,然而某些鲁莽喧哗的态度,却让许多港人反感。

2003年7月1日,香港五十万人上街示威,示威的民众涵盖社会各阶层,要求当时的特首董建华下台,此后每年「七一」香港持续游行抗议,争取民主普选。政府几乎丧失了公信力,社会出现许多冲突,中共对香港的箝制越来越严格,但是港人却无能为力。

可以看到的是,香港的房价越来越高、食物越来越贵、空间越来越狭窄。高中生甚至要以绝食的方式,对抗北京推行的爱国教育。因此,香港对台湾的情感倾斜,很大程度可以说来自香港和中国日益增加的冲突。许多香港人开始考虑离开香港,来到台湾。

 

2012226,学生上街游行,反对中国设立国民教育科。Getty Images

 

 

现象2》
不同于香港都市文化 在台湾可以「生活」

近几年,来台湾投资的港人越来越多。台湾的收入虽与香港有所差距,但是相对较低的居住成本、悠闲的生活步调、温暖的人情味,对港人而言,都是台湾社会的特殊氛围,是另一种认真生活的方式。

2012年诚品书店首次进驻铜锣湾商场,将香港较少见的缓慢步调,以及混合阅读、音乐、美食、商场的文化展演空间等来自台湾的文化氛围,带进香港。香港的媒体,更常有台湾的专题报导,举凡脚踏车环岛、征服玉山,还有九份老街、台东花莲美景,甚至鼎泰丰美食,都展现了与香港的都市文化迥异的独特性。

对不少港人而言,台湾具备了乡下地方的单纯质朴,又可以提供安全、便利的生活需求,且同属华人社会,语言文化隔阂不大,成为吸引其旅游甚至移民的重要因素。

 

台湾悠闲的生活氛围和自然美景,是吸引香港人前来旅行的重要原因。图为阳明山。Getty Images

 

现象3》
台湾会不会是下一个香港?

香港人对来台旅游确实充满好感,从人数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交通部统计,香港、澳门来台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32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101万人。

根据台湾移民署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来台「居留」的人数,从平均每月一百多人,2013年9月暴增至632人。然而,推广港人移民台湾的「撤退到台湾」脸书专页却指出,「定居」与「居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居留」指在台湾地区居住期间超过6个月,类似美国的绿卡;「定居」则指在台湾地区居住并设立户籍。台湾内政部移民署规定,自申请日往前推算,港、澳人士在台连续居留满一年,或连续居留满2年且每年在台湾地区居住270日以上者,即可申请「定居」。

事实上,2013年首9个月,香港「居留」台湾的人数虽然确有增加,但「定居」台湾的香港人,甚至比2012年还少14%,「不但没有大增,反而有所减少。」从民国97年至今,每年移民台湾的港澳民众都在500至700人之间,2012年共有621人「定居」台湾,没有特别增减。「撤退到台湾」脸书专页认为,台湾政府不应只是一味强调港人如何风靡台湾。

香港九七回归后,有许多关于争取「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抗议。Getty Images

 

香港人权监察副主席庄耀洸,谈到这几年香港人对台湾的观感:「现在香港的情况,的确让有些人想要移民。那移民甚么地方好呢?台湾可能会是首选。因为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明。文明很重要,文明的地方比较容易沟通。」台湾对他而言,是可以努力生活的地方,「在台湾生活会挺有意思,很多地方可以去。」

但是对于台湾面对的中国因素,庄耀洸感到忧心:「如果你对香港失望的话,你去台湾,也只是买一个时间,甚至不知道能够买到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因为那个经济巨人(中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很难想象的。如果香港人想逃离中国,应该走远一点到美国、加拿大,除非台湾能够真正在政治经济上不受中国控制。」他不忘提醒台湾人,要以香港为鉴,正视自己的处境。

不少港人对中国控制下的社会冲突感到不满,也对台湾的好感度提升。而台湾热切讨论香港「疯不疯」台湾、如何「疯」台湾之余,应该把更多眼光集中在香港经验有甚么值得台湾参照?

后文就将透过香港立法会议员刘慧卿、香港人权监察副主席庄耀洸律师,与在港台湾人、在港中国人等,多方面观察香港的处境,剖析台港面临的困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跟著「田中馬拉松」熱情腳步 悠遊台灣米倉之美
田中,這個位於彰化東南方緊鄰八卦山的田園小鎮,曾是彰化八景之一,文人曾以「雲去雲來風片片,鳥飛鳥落水田田」形容田中之美。早期因地處水田中心…
香港回憶錄之「海南明珠」
(續前期)1993年夏天,張五常教授再帶隊去海南考察。海南省的建立,就是要多一個特區發展經濟,海南是中國最大島嶼,與內陸可以天然區隔,…
農夫好當嗎?青年農民Q&A
隨著觀念改變,以及對土地的關懷日漸升溫,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對農業產生興趣,考慮走入農村當農夫。 甚麼人適合從農?…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大媒體小故事
20. 後會可期   東科媒體集團5個月前開始的「全民記者」計畫,到今天為止,吸引了5,000名兼職記者加入。記者們每天上傳新聞,拿廣告費…
中國2016:銀行壞帳、國企關停與失業潮
3月16日前後,四川閬中召開公審大會,八位向老闆追討欠薪的農民工被宣判入獄6至8個月;黑龍江雙鴨山煤礦幾十名參加追討欠薪的礦工也被逮捕。…
大陸漢人為何支持中共對西藏的鎮壓?
3月10日以來,吸引全世界眼球的大事件莫過於中國當局對西藏騷亂的鎮壓。國際人權組織與媒體對中國一片譴責聲,…
更積極的金融,才能有更多新產業和希望
台灣近十年來經濟活力不足,人民對自己和國家未來之希望也低落,其主要原因是投資和創新不足,特別是二者結合而出現的新創產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