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觀念改變,以及對土地的關懷日漸升溫,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對農業產生興趣,考慮走入農村當農夫。
甚麼人適合從農?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供有興趣者作為初步參考,相關的資訊仍應詢問各縣市農會或農業改良場,以便取得更完善的資訊或相關輔導措施。
Q:想種田卻沒有土地怎麼辦?
A:目前政府有農地銀行,負責媒合仲介土地買賣與租賃。農委會表示,未來將協商財政署、退輔會、台糖等釋出國有耕地放租資料,擴大農耕土地資訊。
Q:哪裡可以學習專業務農技術?
A:針對新進農民,農委會成立農民學院,從最基本的入門班到進階班都有,也可依產業分門別類選擇課程,且可憑修課證書到土地銀行貸款。此外也可參加各地農業改良場所開設的特定產業進階技術、經營管理等相關課程。
Q:種甚麼作物比較容易賺錢?
A:事實上沒有絕對賺錢的農作物,只有適不適合土地的耕作,以及有沒有盡心照顧以提高產品品質。農業是看天吃飯的行業,天氣變化、市場機制、政府政策,都會影響農產生計。如果過度依賴某類作物,當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可能崩盤。
Q:有沒有相關體驗課程,測驗自己適不適合從農?
A:往年農委會有開放學生在暑假期間申請農場打工。從2014年開始,農委會輔導各縣市農會推出「農業打工團」專案計畫,提供非專業農民利用假日或寒暑假期間到缺工的農場體驗、實習,一方面支援農民暫時性缺工問題,另一方面參加者也可藉由體驗農場生活,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從事農務。
Q:當農夫需要做好甚麼心理準備嗎?
A:建議有志從農者都必須經過完善且審慎的評估,因為土地和機具設備投資後難以短期回收。剛開始階段,建議可先參加由縣市農會成立的在地青年農民交流聯誼平台,聽取青農的意見。除了查詢網頁相關資訊外,還可以就近拜訪當地農友、產銷班、農會、合作社或農業改良場推廣部門詢問,並了解如何取得政府相關技術、貸款、農地、機械、設施等協助。最重要的是,應該問自己從農的初衷是甚麼?想過怎樣的生活?因為農業是一個密集勞力的產業,如果沒有一定的理念,只單純想賺錢,很難長久。如果心態調整好,自己種植作物、和土地親近,當農夫也可以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