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0月2日,巴西首都里约陷入一片庆祝申奥成功的狂热。
Getty Images
第48期
国际奥委会10月2日在哥本哈根投票,决定2016年夏季奥运主办城市。尽管芝加哥出动美国总统欧巴马声援,东京担保将用40亿美元兴建奥运场馆,马德里也推出强力诉求,但赢家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Riode Janeiro)。
巴西里约热内卢胜出的原因,普遍归因于「南美第一次」诉求成功。也有报导称,这要归功于总统鲁拉(Luiz Inacio Lulada Silva)的口才与经济成长的力挺。
全球经济衰退重创美国及日本等先进国家,巴西受创比较不算严重。世界银行(World Bank)预测巴西经济将在2016年之前,成为世界第5大,这让奥委会委员放心地将选票投给里约。
三个落败城市:芝加哥、东京及马德里,都比里约更富有、发展程度更高。东京曾经主办1964年夏季奥运,是4个申奥城市中唯一曾主办奥运的城市。
日本申奥失败后,身兼东京奥申委主席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奥运会申办过程背后存在一股「看不见的、极为政治性的力量」,更暗示里约热内卢申奥成功,全赖巴西政府与其他国家有台面下的交易,以各种好处交换他国支持。
石原表示,他听说巴西总统鲁拉曾向非洲国家大胆承诺,而法国总统萨尔科奇9月高调宣布支持里约热内卢,则与巴西计划向法国购入喷射战机有关。
由美国总统欧巴马亲自出马申奥的芝加哥,原本呼声最高。欧巴马连夜动身前往丹麦哥本哈根,与第一夫人米歇尔连手推销他的家乡芝加哥,但这张「欧巴马牌」这回失灵了,意外在首轮投票便出局。
有报导称,欧洲主导的国际奥委会,内部的反美情绪可能也是芝加哥提前出局的因素。国际奥委会领导人担心芝加哥全数由私人赞助的资金预算,不足以支应主办奥运,且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 Olympic Committee)与国际奥委会之间的争执也让芝加哥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