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但野生動物數目卻減少了52%,其中拉丁美洲最為嚴重,40年間失去了83%的野生動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倫敦動物學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追蹤1970年至2010年這40年間,全球3,038種、約10,380個生物族群的脊椎動物,調查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及魚類的規模變化趨勢。結果發現,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了百分之52%,較二年前報告的28%,下降幅度嚴重得多。但同時,全球人口卻從37億暴增至70億。
這份報告稱,地球上物種的下降趨勢比以前更為嚴峻,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喪失與退化,是威脅生物多樣性最主要的因素。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已經超過了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也就是需要1.5個地球才能承載目前人類對自然的需求。
以地區來看,下降幅度最嚴重的是拉丁美洲,高達83%,熱帶地區和溫帶地區則為56%及36%。以野生動物棲息地來看,淡水生物劇減了高達76%,陸地及海洋生物減少了39%。其中,老虎、非洲獅及短吻海豚的數量減少超過九成。目前非洲大象的數量越來越少,海龜現在狀況也岌岌可危,它們已經失去了80%的同伴。報告指出,導致動物減少的主因是過度捕獵及漁獵,動物棲息地不斷減少,以及氣候變化。
WWF表示,這份報告是一個「喚醒警示」,號召人類削減消耗,否則物種多樣性將不復見。WWF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在報告發布會上說:「人類必須選擇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更多野生動物的消失。」
倫敦動物學學會主任諾里斯(Ken Norris)也表示,「這些破壞並非不可避免,而是我們選擇生活方式的結果」。他呼籲透過保育行動、政治及工業界的支持來保育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