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世纪,在伊斯兰教也就是回教创教的初期,开教始祖先知穆罕默德并没有留下什么继承人,于是针对着「穆罕默德的后继者」问题,究竟要由谁来继承教主---哈里发的地位?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那些从一开始就追随穆罕默德的家人、亲族,主张穆罕默德的地位与权力应该由具备穆罕默德一族血统的人物世袭。
但与此相对的,伊斯兰教中大多数后来才信奉的信众则认为教义主张众生平等,不须具备穆罕默德一族的血统,只要才干足够也应当能成为伊斯兰教的领导人。
支持由穆罕默德一族世袭的教派自称正统,也就是所谓什叶派。
不坚持由穆罕默德一族世袭,而主张应当遵守穆罕默德圣训,选贤为哈里发的一派则为逊尼派。
由于逊尼派的人数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到最后是逊尼派的主张成为了现实,于公元632年由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成为了哈里发。尽管什叶派心目中最佳的头号人选是穆罕默德的堂弟与女婿阿里,但阿布伯克也参与过前往麦地那的圣迁,是穆罕默德的老战友,因此即使没有穆罕默德一族的血统也获得了两派认同,教派之争得以暂时化解。
然而阿布伯克也已经高龄六十岁,因此他担任哈里发三年后便衰老死去。随后于634年继位的第二位哈里发奥马尔则是与穆罕默德完全没有血缘的弟子,因而受到什叶派的反对,甚至怀疑阿布伯克的死亡是受到奥马尔毒杀窜夺的阴谋论。他是一位尚武且暴力的征服者,以武力攻陷了圣地耶路撒冷赢得了内外威望,并且逐渐将伊斯兰教从一个松散的教团,透过成文法典重整为有秩序的阿拉伯国家雏形。
然而这样一位堪称阿拉伯名君的统治也仅持续了十年,就死于一名奴隶的刺杀,尽管这名奴隶是个波斯人基督徒,但逊尼派强烈地怀疑奥马尔的遇刺是反对他掌权的什叶派阴谋。
奥马尔遭行刺伤重之际仍然勉强保持意识,在死前宣布后继者由伊马目们组成的长老会议选出才断气,因此选出了倭马亚一族的奥斯曼成为第三任哈里发。
奥斯曼就像他前任的奥马尔一样是强悍的征服者,他接连击溃了东方的萨珊波斯与西方的拜占庭帝国,持续扩张伊斯兰教的统治疆域实施武力布教。
然而奥斯曼用人唯亲,逐渐排除穆罕默德一族而使用自己的倭马亚一族担任要职,颇有建立一个倭马亚王朝的征兆,而招致了各方在野势力的强烈反对,最后遭到被成百上千的暴民破门冲进宅邸杀害的悲惨下场。
奥斯曼的遇害使伊斯兰教陷入群龙无首的内战状态,各派有意角逐哈里发地位的乱军彼此攻伐,于是原先不愿意出任哈里发候选人的阿里终于被部众说服,决心出面收拾混乱局势担任第四任哈里发。
阿里是最受什叶派支持的哈里发候选人,同时他的为人慷慨亲切亦相当受大众们欢迎,因此伊斯兰教各方有力者陆续宣布向阿里效忠,承认他的地位。
然而,倭马亚一族的当家穆阿维叶却主张前任哈里发奥斯曼之惨死是遭阿里所算计,于是拒绝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并且举兵与之对抗。
穆阿维叶成功,甚至逼迫阿里与他进行真主的裁决,让阿里丧失了政治威信并且使他的部众陆续分裂出走。 的运用外交与政治手段使阿里的支持者动摇
最后,阿里遭到了背叛的门客刺杀而死于非命,穆阿维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第五位哈里发---也从他开始,哈里发的选举制被破坏,成为倭马亚家族世袭的君主制头衔,建立本格的倭马亚王朝,开创阿拉伯帝国的历史。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仇恨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决裂。为何伊斯兰教不同于新旧基督教,能在三十年战争的宗教大战后,以西发利亚条约的形式和解,我想这理由也是很简单的...毕竟宗教战争打的再激烈,也并没有发生连续好几个教皇被新教徒刺杀这样的大惨事,教派间的岐见相对的只是某些部份的观点不同所致。
简单的总结一下好了。如果你是连懒人包都懒的看的人,请看以下秒懂。
穆罕默德之后,四任哈里发中有三位死于非命,一位死因相当可疑。
真不愧是阿萨辛这一词的发源地,阿拉伯真的是刺客天堂。
什叶派只承认以上诸位哈里发中的阿里,其它人通通都是叛教者、窜夺者,而现有的可兰经是遭到逊尼派窜改的伪经。但是什叶派主张只有穆罕默德一族血统才能成为哈里发、乃至于伊马目的主张当然是很不切实际的,这阻碍了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传播,因此信众也较
少,大多数的什叶派教徒主要集中于伊拉克、伊朗一带,而世界上其它地区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则为普世宗教的逊尼派居多。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PTT历史版(historia),2014年7月30日,作者kau7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