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杰由百万台干 变身百万农青

扩大台湾有机黄豆的种植面积是张智杰的重要目标。
丹尼尔
第150期
文⊙曾允盈 整理⊙林平
曾是年薪百万的台商主管,厌倦每天泡在酒里的应酬。35岁从大陆返台,种起有机稻米及黄豆,誓言将成立合作社,为台湾农业环境提供条件,鼓励更多青年从农。挤进「百万农青」行列,张智杰的故事很精彩!

「你们找得到路喔?这么厉害!」行经苗栗龙洞蜿蜒的田间小路,终于抵达张智杰透过「农村再生计划」租下的这块8.8公顷、未来将超过10公顷的农地。这里几无人烟,仅有鸡犬相闻,很难想象曾是大陆台干的他,人生如此峰回路转。

61年次的张智杰,成立的「反璞归真有机农场」年营业额破百万,被称作「百万农青」。2007年毅然决然离开中国,回到台湾,如今正一步步朝着自己对台湾农业理想的环境迈进。

 

放弃百万台干待遇,张智杰回台从农,过简单生活。

 

透过「小地主大佃农」的政策,张智杰承租苗栗山里的农地。


过怕天天喝酒的日子 想过简单生活

2001年,张智杰被纺织厂派驻中国广东,身为台商的业务主管,年薪百万,生活优渥,却要天天喝酒应酬,日子很难过。广东地区的酒店,百家至少跑过一半,张智杰讲起这段过往,彷佛在说一段传奇故事。「台干大小事都要处理,我们要和客户、官员应酬,中国的官场大家多少有耳闻,招待他们是经常性的。可能要喝到半夜二、三点,喝完有时司机载我们开二小时的车回来,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带着酒意批文件,还没清醒下午又出门去了,然后在车上补眠,到客户那里,脸擦一擦,继续吃饭喝酒。」

张智杰回忆,当初从台湾面试,还得先确认酒量,如果不能喝,去两天就无法生存。「去那里,人的个性都变了,因为看到社会的现实面。我开始思考自己该走甚么路,发现人活着,不都是为了钱这件事,那些都如梦幻泡影,应该有其它面向。」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六年。2007年父亲身体出现状况,张智杰回台陪伴,当时他很明白,「作为台干,那不是我要过的生活!我不需要赚多少钱,生活简单就好。」于是他思索未来,下定决心离开中国。

 

 

 

「返璞归真有机农场」伙伴种植的草莓与紫高丽菜。

 

投入完全陌生的农业 做「有机先生」

回台后农委会正在培训人力,张智杰先到「农民学院」上课,了解农业的各种经营方式及技术,并到苗栗农改场和花莲农改场学习有机作物栽培法。从没有务农经验,他的想法很单纯,「我有天看到『本来面目』四个字很被打动,就是过简单的生活,做农的生活型态最简单。」

记得当时跟母亲说自己决定回台种田,母亲开玩笑说:「你连锄头都没拿过,要去种田?」后来有了一定规模,张智杰带母亲到田里,她惊讶地称赞:「这菜头种得好漂亮,那稻子也很『水』,你这么厉害会种!」回想从零开始的胼手胝足,张智杰发现农业的学问远比想象的大,也逐渐确认了自己的理念。

2011年,张智杰成立「返璞归真有机农场」,他认为粮食自给率过低的台湾,应该生产粮食作物,也有助于生态环境。

使用有机肥料、不用除草剂、不喷洒农药,怎么去除病虫害?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第一期种水稻,水稻有水稻的病虫害,准备蔓延的时候,第二期改成旱作,用环境剧变的方式去除病虫。这是有效的方法,但使用的人很少,因为水、旱耕作需要两套不同的设备,资材相当昂贵。

此外,张智杰采取有机黄豆和有机米轮作,因为豆科植物有根瘤菌能固氮,种完后来年水稻施肥量可以减少。他兴奋地谈道:「黄豆是很好的作物,目前国内黄豆大部分是美国、加拿大进口,问题出在基因改良。其实台湾可以种豆,只是我们种植面积太小,成本太高。」张智杰摇头感叹如今的食安、基改问题,积极地想要推动台湾有机黄豆的种植。

 

 

张智杰驾驶整地中的曳引机。产、制、储、销一手包办,每个环节都不假手于他人。

 

购入百万机具 产、制、储、销自己来

耕种面积大,请人代耕成本庞大,也为了让有机种植的农作物不受代耕的农机具污染,张智杰砸下重本投资,花了几百万购入曳引机、碾米机等大型农机,自己整地、翻田、插秧、碾米。不但花光积蓄,还贷款不少钱,甚至把祖产也变卖了,这一切更代表──他不可能回头。

农耕不只是生产一环,还包括制造、储存、销售。大部分农民收成稻米后就交给粮商,所以被验出问题都不知道找谁。「有机最怕被污染,碾米机就很容易污染。如果这台机器是辗惯行的作物,再来辗我的米,检测不小心就抽到残留的那一粒,不就百口莫辩!所以我们自己碾米,未来还会购入冷藏设备,就能大量储存。」

台湾有机检测价格昂贵,人力、资材昂贵,许多小农只能「无毒」种植,无法进一步追求「有机」。张智杰提醒大家重新思考:「现在很多人标榜无毒,可是这不是反了吗?本来东西卖给人家就应该无毒,为甚么变成有毒是正常的,无毒是好的?我坚持有机,那是另一个领域,整个过程不让化学东西渗透。虽然难,但是一定可以做到,因为我就做到了。」他拿出创立「返璞归真有机农场」以来,每一次检验土壤、水质、有机作物的证书,一页页翻着,自信地说。

 

张智杰坚持有机,担心作物受到污染,认为找人代耕不如自己购买机具。

 

计划成立合作社 告诉台湾农青该怎么做

为鼓励青年回乡,政府推行「培根计划」、「小地主大佃农」,并开办「青年从农创业贷款」等青年返乡政策。然而张智杰认为,要让青年无后顾之忧,必须寻觅资金、土地、人力、设备,非常繁琐,「像我这样神经的人不多,所以我决定花百万把农机完善,把环境组织起来,提供青年使用,希望他们更有意愿回乡。」担忧台湾粮食自给率只有31%,张智杰积极鼓励青年返乡从农。下一步,张智杰计划成立农业合作社,集结更多力量,让台湾农业有所不同。

2012年有机水稻收成后的营业额,让张智杰晋升成为「百万农青」,更证明了坚持有机,掌握每一个环节,同样能够兼顾经济收益。

百万台干成为百万农青,对张智杰而言是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更希望从自己开始,为台湾农业的发展努力。转个弯,人生会更好。

(本文整理自《看》2014年第142期「封面故事」)

 

【安心食物,何处寻?】相关文章

阿麟师乐当「疯子」 用善念推广安心虾

牛津博士变身有机菜农 张骏极打造电子厚生市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年變局 香港「石屎林」何處去?
今年8月9日香港網路上流傳,有逾50年歷史的當地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向員工發信,要求所有員工9月起每月放3日無薪假。「香港建築師學會」…
變老
朝蟬朝生而暮死,牠不知道甚麼叫春夏秋冬;人生只百年,人也很難懂甚麼叫地老天荒。然而,人總還知道寒暑的變化,也知道這種變化將催人老去,…
陳彥誠接手世界版圖 合隆集團走向下個百年
年輕高大的陳彥誠談笑風生走了進來,民國70年次的他剛剛接手「合隆集團」一年多,是第五代經營者。坐在寫著巨大書法字「誠」的辦公桌前,…
台灣慢城 風光躍上國際
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義大利米蘭為期半年盛大舉辦。籌辦之際,在中共壓力下,策展單位要求台灣改以「企業」、…
2-2. 真相大白(下)
本期登場人物:吳金虎(集團副總裁):        …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中國新《婚姻法》防誰利誰?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2日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翌日正式實施。此一婚姻法的司法解釋,等於是中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