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债主 是喜是悲?

中国在2014年12月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2443兆美元,持续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Thinkstock
第154期
李正鑫

美国财政部2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4年12月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2443兆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并非向美国示好,而是别无选择。

 

外国投资者青睐美国长期资产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12月美国各银行欠外国投资者的净美元债务在12月分大幅减少2,308亿美元;外国投资者则显示出对美国长期资产的青睐,12月共购买了354亿美元的美国长期资产。

美股也是外国投资者热衷的标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分共有95亿美元外资流入美国股市,较11月的58亿美元大幅上升。外国投资者还连续4个月买入美国公司债,12月分的净买入量为70亿美元。

截至2014年12月,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约6.1537兆美元。其中,第一大债权国中国在2014年12月持有美国国债达到1.2443兆美元,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则持有美国国债1.2309兆美元。

俄罗斯则成为抛售美债幅度最大的国家,2014年12月抛售了220亿美元国债,占其总持仓的20%,目前俄罗斯还持有860亿美元美债,为2008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北京政府别无选择的政治需要

发行强势货币的国家或经济体,如美国,不需要太多外汇储备,因其货币可在国际外汇市场中流通。而人民币非国际货币,北京政府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必须握有大量外汇储备以应对国际市场及政治形势的波动,并藉此作为政治筹码。

中国持有的美国债总量于2010年6月突破了一兆美元关口,此后再未下降过。北京政府购买美国国债不全是投资行为,是为了刻意压低人民币的汇率以保持出口成长。

中国工厂近年向美国出口大量商品,赚取数以兆元计的美元,买美国国债既稳健又不致引发市场动荡,还可以储蓄保值,北京政府当然乐此不疲,即使有些经济学家反对也无所谓。

北京政府对持有美债的热衷令人诧异,美债成为中国官方欲将美国经济绑架的工具。曾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官方对美国国债如此感兴趣,唯一的解释在于中美关系。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构成了一种「人质」的情形。

 

北京政府得美元 中国百姓承担恶果

然而,中国百姓不得不承担劫持这种「人质」的恶果。经济界人士对北京政府的货币规则做了分析:中国百姓生产的商品卖给美国,被美国百姓用美元买走了,换来的美元被中共政府拿走了;美国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共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人民币对内贬值,中国百姓出口只是赚到了通货膨胀。

每年5月,中国一名副总理都会和美国国务卿展开例行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北京政府以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事实,来提醒美方代表降低对中国批评声音的分贝,包括汇率的操纵以及中国的人权状况。

北京政府以手中拥有的美债作为要挟,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获得好处,用经济的增长来掩盖其执政的非法性。但它无法向中国民众解释为甚么要把如此多的国家财富投入美国国债和其它美元资产。

同时,中国官方的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出现过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种奇怪的经济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对人民币的管制与制定的汇率背离了钞票本身的价值。结果就是让中国的制造业遭遇双重打击:对内贬值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涨;对外升值让企业的出口利润急剧下降,双重打击下,中国外贸企业苦不堪言,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资源不用于国内发展 借道欧洲持美债

北京政府也暗渡陈仓,不那么大张旗鼓的买进美债。2013年7月以来,人口仅1,100万、国民生产总值(GDP)仅4,840亿美元的比利时持有美债的规模翻倍,2014年6月增至3,641亿美元,成为第三大美债持有国,持仓约相当于其GDP的75%。

比利时突如其来的购债热情实在诡异,美国联邦储备经济学家波涛(Carol Bertaut)与扎德森(Ruth Judson)发布报告认为,比利时大规模增持的真实买家另有其人。他们注意到中国的美债持仓和增持规模的差距,认为那体现出,中国不再通过美国的机构下单,而是利用了美国以外的海外机构作为购买美债的中介。

而外界评论认为,中国被称为经济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应该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国家,但是北京政府却未将国家资源用在国内发展上。令人费解的是,在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并且对国内发行大量用作对冲的人民币的同时,中国的中小型私人企业却成天为资金的不足而发愁,不少企业主甚至不惜付出年息30%到40%以上的高利来筹集生产资金。这也是一般中国人民难以理解的悲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英語小補帖
  深按語言個中三昧之人,往往可將這平凡的溝通工具使得文如織錦,舌粲蓮花,閱聽者如醍醐灌頂,不亦快哉。語言教材如果注入幽默的元素,…
2013年8月中國大事
薄熙來受審 當庭翻供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8月22日在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出庭受審,罪名包括貪污、受賄、濫用職權。…
跟著陳聖元腳步 看見新奇的芬蘭
電影《練習曲》裡,主角背著吉他和背包單車環島,看見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與生活態度。隨著《練習曲》的鏡頭,觀眾可以看見主角的決心與勇氣,其中,…
中國公民記者佐拉在台灣
佐拉(Zola),本名周曙光,1981年生,是中國首批公民記者。2011年娶台灣妻子後移民花蓮多年,2018年取得台灣公民身分。…
菲律賓新總統:招降納叛 恢復死刑
菲律賓第16任總統當選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5月16日宣布上任後的第一波新政,包括推動恢復死刑、全力打擊阿布沙伊夫(…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伊斯蘭的怒火與出路
索馬利亞出生、幾年前加入美籍的阿里(Hirsi Ali),是敢於尖銳批判伊斯蘭的幾位最勇敢的女性之一。她曾在美國「…
別搞錯了!打罵孩子不是教育!
前幾天晚上,先生帶著兒子去刷牙,才一會兒功夫就聽到先生的怒罵聲,接著聽到兒子大哭的聲音。先生怒氣沖沖地從浴室出來對我說:「寶寶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