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2010年:充满变数的新「三国演义」

欧巴马向中国伸出的友谊之手,却并未赢得北京的友谊。北京对他以种种方式表达了前所未有的轻慢。
欧巴马向中国伸出的友谊之手,却并未赢得北京的友谊。北京对他以种种方式表达了前所未有的轻慢。
Getty Images
第56期
何清涟

2010年伊始,中美关系风波迭起,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对台军售、Google事件与国务卿希拉里1月21日关于支持全球互联网自由的演讲等等,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美关系陷入低迷。《华盛顿邮报》评论认为2010年头几个月,中美关系将「迎来艰难时刻」;欧亚集团甚至将中美关系列为2010年全球十大风险之首。《时代》周刊(2月1日)在一篇题为"The China Fix"的文章当中,也谈到中美关系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

欧巴马政府的中美关系「开高走低」

与前两任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呈「开低走高」曲线相反,欧巴马政府的中美关系呈「开高走低」。

从90年代柏林墙倒塌后,中美关系成为两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无论是克林顿政府还是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都呈「开低走高」曲线。1992年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在竞选总统时承诺:「不会拥抱从巴格达到北京的独裁者」,但后来却成了解除「六四」后各国禁制措施的积极推进者。面对媒体的讥讽,克林顿只得以「创造性模糊战略」来自我辩解。其继任者小布什在竞选时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但在911以后被迫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在美国的「拥抱熊猫派」与「弒龙派」中走中间路线,成为「熊猫避险派」。

欧巴马在进入白宫之前,对中国(包括台海关系)并无倾向性的定见。他从未指称中国是一个独裁国家,也没有承诺他会采取一些方式将中国引向民主。欧巴马当选后,在对华关系上更是创造了两个「第一」:一是在对华政策上充分考虑了来自中国的「智囊」的建议,他的「对华政策期望清单」是由美国东西方研究所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一个直属中国外交部的「智囊」机构,从「中国视角」出发参与起草的;另一个「第一」是开创了美国总统上任不到一年就访问中国的先河。这次访问中,他公开表达了正面接纳中国和平崛起、不谋求遏制中国、愿意同中国分享部分「领导责任」等意愿,以此换取中美战略相互保证,希望确保中国崛起不挑战美国利益,甚且成为促进美国利益的正面因素。

但欧巴马向中国伸出的友谊之手,却并未赢得北京的友谊。北京对他以种种方式表达了前所未有的轻慢。在欧巴马访华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控制比过去克林顿、布什两位总统来访时要严厉得多。美国为了表示一点欧巴马的访问行程不完全受控于北京,曾点名《南方周末》采访欧巴马。尽管《南方周末》总编向熹本来就是中共信任而派去看守这家媒体的,采访报导本身也没有半点出格之处,但北京还是给予向熹以免职的惩罚,再次抹了欧巴马的面子。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的24国首脑会议上,中国置起码的外交礼仪于不顾,派一个副部长级的官员对欧巴马颐指气使,表现极为粗鲁。所有这些,都激起了美国人对中国政府的反感。这些反感积聚到2010年1月,终于在Google事件上找到了爆发点。

中美关系正面临变量

Google风波之后(参见《看》杂志55期谷歌事件专题报导),中国的态度还是有恃无恐,认为美国霸权呈现衰势,中国崛起大势已成,美国对华需求日渐增高。此情此势之下,无需担心中美关系出现变量。

中国有此反应,纯粹是颟顸自大之见。从长期战略角度看,这对「非友非敌」的大国,都把对方看作是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竞争者,缺乏建立长期战略盟友关系的基础。只是因为双方的务实态度和各自的中期战略利益的需求,双方均认为在近期内合作利大于弊。

但中国方面显然忽视了为国内政治服务是美国政治的基本规律。

欧巴马任期的第一年,其政绩口碑远不如前任小布什任职总统后的第一年(那一年布什政府非常成功地应对了911灾难)。在外交方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承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领导责任,美国政府不得不在涉及双边关系的诸多敏感问题,诸如西藏、宗教、人权及台湾问题上,欧巴马政府或者有意淡化,或者尽量推迟。这些举措引起美国政界与人权团体的诸多不满,媒体将欧巴马的亚洲行与当年小布什的亚洲行相比,讥讽为「从牛仔到叩头的转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自我膨胀的中共挑战国际社会的道德底线,让人们看清楚这个号称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根本不想承担任何政治责任,而美国过去的所有克制都被中国视为美国霸权衰落的结果。可以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人权、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强硬表态,是中国给逼出来的「防卫战」宣言。

美国经济目前正面临转型。欧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开始加强出口导向,以此刺激经济、增加就业与储蓄。这些措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消费方式面临重大调整,美国家庭已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买家,这样一来,中国无论是作为廉价消费品的提供国,还是作为美国国债债主的重要性均大大下降。2009年12月31日,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发表〈属于中国的新年〉(Chinese New Year),文章指称中国的汇率政策是「重商主义的」,是「掠夺性的」,赞成用保护主义来解决美国就业不足的问题,并判定中国没有胆量大量抛售其美国国债储备来做出反应。由于这位学者的专业地位,他这一提倡会产生较大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容易上升到战略高度,与正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一起,共同冲击中美经贸关系的基础。

欧洲态度正在起变化

中美关系出现阴影,而欧洲对中国的态度也在变化。

两年以前有较长一段时期,欧盟期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充满乐观情绪。一些智库连篇累牍提出「欧洲能够和中国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吗」之类的研究报告。2004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甚至对中国领导人说,可以在「多极」体系基础上达至「世界共识」,再以中国、欧洲、俄国的紧密关系来确保「多极」体系的「国际平衡」。那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希望连手,削弱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英国《经济学人》最近发表文章指出,现在欧洲内部的乐观主义幻想已经破灭。伦敦智库「欧洲改革中心」的格兰特(Charles Grant)说,他和其他一些人曾「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将拥抱多边主义。但近年以来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已经达到破坏性的程度。2009年中国囚禁了更多的政治异见分子;处决贩毒的英国公民,不理睬英国政府有关该人有精神疾病,应予刀下留人的呼吁。中国对欧巴马向台湾出售武器、打算会见达赖进行恐吓。中国官员在私下会见欧洲使节时,在撤销对华售武问题的新争吵中表现傲慢。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渐趋一致。格兰特认为,美欧双方有关对中国是接触还是遏制的争吵,已经不合时宜;而欧洲幻想中国成为对抗美国霸权的盟友,更是大错特错。中国虽然像是一个各方面都在崛起的大国,却反对欧洲和美国共享的许多价值。而北京想从世界得到甚么,也比以前更为清楚。

正在召开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各种发言,也从旁论证了世界对中国的态度正在起变化。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7日的开幕词中指出,货币汇率的不稳定,某些货币的价值的低估,导致贸易不公平,竞争不合法。萨科齐虽然没有点名中国,但是听者都心知肚明他指责的是中国。

Google事件发生之后,各种有关中国黑客盗取情报的消息充斥媒体,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网络攻击的怨气正在集结,期望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国带头与中国打一场网络战争。只有中国,仍然陶醉在「世界需要中国」的美梦里面,继续在媒体上说着各种大话、空话,为自己壮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討海人
陰雨連綿多時,難得今日陽光爛漫,可不能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先生背起相機,我們來到了壯圍海邊。 冬日陽光沒有為蘭陽溪口帶來溫暖,…
抱個拳、行個禮,文武雙全
中共大概是全世界最會進行形象包裝的組織團體。流傳一個小故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主動和周恩來握手,這位記者握完手後,卻大聲地說…
人生,一場註定的旅程?
人生,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生命體驗,還是一場踏入世間前就註定好過程與結局,並且可以反復開啟的旅程?這是「宿命論」者與「無神論」者爭論的焦點,…
讓江澤民不敢唱歌的中共元老
前中共人大委員長喬石6月14日逝世。新華網發消息稱,喬石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喬石1924年12月生於上海,…
談現代人的健康
  由於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時間、空間縮小到幾乎沒有距離了。現代文明給人類自己帶來的極大的憂患,正在逐漸地向世間逼近。…
雷人提案多 中國兩會千奇百怪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年度人大、政協兩會分別於3月13日、14日閉幕。這個中共十八大前的最後一次的兩會,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在近六千件提案中,…
基因改造食品 利弊論戰正酣
「科普作家」方舟子9月召集二十多名網友到中國農業大學,現場採摘基因改造玉米並煮熟品嘗。他表示,應創造條件讓國人天天吃。但在此前,…
零接觸學習:知識型商品線上化 Hahow業績爆發
從1月爆發武漢肺炎以來,隨著疫情升溫,「零接觸」的商業模式或是「遠端工作」的配套,逐漸成為企業正常營運,甚至創造更多業績的解套方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