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学专业报告格式(之一)

许多职场新鲜人最容易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写专业报告。
许多职场新鲜人最容易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写专业报告。
Getting Images
第5期
刘孟奇(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副教授)

根据我对于大专毕业生进行调查的经验,许多职场新鲜人最容易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写专业报告。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有人或许会将这个问题归咎于「因为在学校时作文没学好」,也有人因此主张我们要更强化国文教育,特别是作文练习,甚至要更加强古文在教学中的比重。

的确,如果连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好,或辞不达意,或错别字连篇,当然遑论能写出一篇好的专业报告。但是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名校的文学院毕业生,也可能会在就业后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事实上,我在调查中还曾经遇过目前已经是国中教师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学校的新进教师也会发生「不会写报告」的问题。照道理讲,这些毕业生应该已经是我们「国文/作文/古文」教育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同样还有「专业报告写不好」的问题?

会作文,不会报告?

我对这个问题想了一阵子,后来有了一个心得,那就是:我们的「联考用作文」其实与职场中的专业报告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就算一个年轻人在求学的过程中写过很多「考试用作文」,他其实很少有写「专业报告」的经验。换句话说,很多年轻人或许很会作文,但是却不太会写报告。

要了解问题所在,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近年某次大学指考的国文作文题目是「想飞」,而同一年学测的题目则是「雨季的故事」。在题意上,这些题目强调的都是表达个人感想、抒发内在情感、描述个人成长经验;如果提及外在世界的话,也是着重世界跟自我的关系。阅卷老师的给分重点包括「切题」、「自身经验出发」、「文句流畅」;而在结构上,给分的重点则是「掌握起承转合」。

根据报导,一篇获得阅卷老师肯定,得到A高分的「四平八稳」作文是这样的:「考生写自己从小就羡慕鸟自由飞翔、无拘无束;长大后,了解人类和鸟的骨骼构造不同,所以鸟可以飞,人不能飞,但仍没有放弃想飞的念头;当宁静的夜晚来临,他幻想自己自在飞翔,获得心灵上满足;当黎明现实环境出现,仍不放弃想飞的梦想。」

要看出问题所在,我们先来介绍一个简单的修辞学理论。根据学者的归纳,在我们的表达沟通中,有四种主要的修辞元素,分别是「事实」、「逻辑」、「故事」、「比喻」。举例而言,如果我们要说服别人:这个产品的市场看好,值得全面推出。我们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说服方式:

诉诸事实:这个产品曾经试卖过三个月,每个月的平均销售成长率达到100%。

诉诸逻辑:过去类似性质的产品只要在日本卖得很好,在台湾就会卖得很好。这个产品已经在日本大卖,所以我们预期它应该也可以在台湾大卖。

诉诸故事:我的朋友过去不敢用类似的产品,但是我把这个产品介绍给他以后,完全改变了他的看法。他现在天天使用这个产品,而且非常满意。

诉诸比喻:我觉得这个产品的春天已经来了!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国文考试用作文」是一种相当偏重「故事」与「比喻」两种修辞元素的表达模式。像是「想飞」或「雨季的故事」这样的作文题目,光是题意就可以看出要多用「故事」与「比喻」,而少用「事实」与「逻辑」。在国文考试作文评分中强调的「起承转合」格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由「故事性」主导的表达模式。因为最基本的故事结构就是「起始状况(起、承)→事件发生(转)→状况改变(合)」,例如「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灰姑娘,她的生活很不幸(起、承)→灰姑娘参加舞会,遇到王子(转)→灰姑娘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合)」。不只于此,国文作文还喜欢强调结尾的「余音袅袅」,例如:「我知道人不能飞,但我仍不放弃想飞的梦想」。

想象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年轻人长久习惯于这样「起承转合」的作文方法,与偏重「故事」及「比喻」的修辞模式,而没有受过多少关于「如何写专业报告」的训练。那么,当他进入职场以后,被要求分析市场情况时,他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报告?

根据我的经验,一个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形是:报告者会先说他原来对市场情况有怎样的看法(起);然后因为他看到或听到什么事情,让他开始改变看法(承);但是因为有好几种情况或说法出现,让他接着觉得有好几种可能性(转);最后报告者可能还是不做出明确具体的结论,而是把问题丢出来,希望同事、上司或顾客自己判断(合,并且余音袅袅)。

另一个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报告者基于过去「考试如何拿高分」的经验,也顺便谈一下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享他的「心情小故事」,例如他在想要了解市场情况时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而这中间又带给他什么启发等等。

这种报告方法当然跟职场有求的,有组织、有条理、并且重视事实与逻辑的报告有相当差距。然而,当一个年轻人可能因为做出类似的报告,而被上司责备「报告格式不合基本要求」时,他很可能觉得惶然不知所措──因为在他的经验中,他一直以为这种「国文作文式」的写作方法,就是标准的报告写作格式。(待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坦克車上陣」對付日全食?
中國古人相信,天象的出現,表示人間的吉凶禍福;觀察天象變化,可以用來察看時勢的變化。因此,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天象都是很敬畏的。…
地球的水從何而來?
相傳聖人曾說,地球上的海水是佛的眼淚。化學家檢測人類眼淚和海水,發現二者的成份竟然完全相同。海洋覆蓋了地球70%的表面,…
蒜頭糖廠蛻變展風華
午後的嘉南平原,天朗氣清,蒸溽的熱氣伴隨我們來到嘉義的蒜頭糖廠。因此地早年聚集很多有錢人家,算來是頭,即稱「算頭」;後這個村落通稱蒜頭村,…
智慧型手機正夯 日人多數不買帳
「低頭族」風行的當下,日本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卻僅約兩成,未使用的人也只有三成預計換為智慧型手機。或許使用意願和普及率並不及台灣,…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台媒試水大陸有幾分成功勝算?
在中國輿論管控不斷收緊且有文字獄興起之時,台灣政論雜誌《新新聞周刊》將出資1,200萬元人民幣,與中國官方雜誌《中國新聞周刊》…
京都漫步
常聽人說:對自己好一點。這個「好」,是怎麼樣個好法,因人而異。於我,是一場旅行,旅程中可以全心全意浸潤於當地風物、滋養心神的旅行。…
憶良師
屈指算算,執教鞭已逾二十寒暑,是「資深」老師了。回想起來,奠定自己為人師表基礎的,就是自己以前的老師。許多言行典範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