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通坑道出口看东引海岸地形,美不胜收。
台马轮几乎是台湾和东引间的唯一交通工具。
东引岛百货店「亨裕」甚么都卖,也卖军中用品。
东引岛上的灯塔状的垃圾桶。
去过东引岛有多少人能感受到随遇之乐?又有多少人倒数着时间等待离去?
东引是马祖列屿的最北疆,北距中国上海只有550公里,是国民政府撤退来台的军事最前线,长时以来驻岛军人数倍于当地居民。马祖在1949年以前被称作「妈祖」、「东涌」或「东、西犬」,后更名为「马祖」、「东引」、「东西莒」。二十年前「战地政务」解除之后,金门与马祖两地人终于可以稍稍喘息。
开放观光之后来到东引,无论军事遗迹还是闽系风光,无论岗哨碉堡还是苍凉草原,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东引岛的民宅依山面海而筑。
忠诚门邻近中柱港,是一座石城建筑。
忠诚门
守护斑驳的战地
要前往东引,坐船是最直接的方式。搭上从基隆港出发的往来船舶「台马轮」,在船上随波逐流七至八小时之后,就能抵达进出东引的门户──中柱港。当日海象平稳,早上六点我们站在船头和东引道早安。
原来,眼前见到的就是抵达不易的东引岛。前往的日子寒冷至极,我们发着抖、说话吐着白烟,戴着遮耳帽的军人来往街道,说冬日时节只有5、6度很正常,久了也就惯了。前往「安逸旅馆」搁下行李,我们租借机车开始环岛。岛屿地势起伏,少有平整的地形,老板娘不断提醒停车时一定要车头朝上并把车架起,以免成为强风下的牺牲品。
眼前的风光和台湾有很大不同,岛上的地标「忠诚门」是邻近中柱港的仿古半圆形城墙建筑,城墙的最上方有一座持枪守望的军人雕像,守护着这斑驳的战地。它虽有一夫当关的勇气,但如今是否还需要万夫莫敌的姿态?
穿过忠诚门,从东引岛的「中路」拾阶而上,是东引最繁华热闹的一条街。中路保留相对完整的传统闽东式民宅建筑,随后前往东引乡图书馆时,馆员带着福州口音告诉我,岛上因地势自然形成南澳、北澳、狮子村、西引三家村四个聚落,但是行政上只分为乐华村和中柳村,而「中路」正将两个热闹的村落一分为二,一左一右,泾渭分明。
东引岛地势起伏,所有建筑依山而建,从面包店到早餐店再到岛上唯一一家7-11,随时随地都得在斜坡上行走。岛上的住宅依山面海,层层错落,大部分都用花岗石建造而成,成为福建沿海建筑的延伸,也是马祖列屿的建筑特色。
走在这座石城的阶道上,你可以看到朴拙坚实,同时更满是斑驳与古旧。就在某一个瞬间,你会彷佛以为时空错置了,疑惑这里到底是1949年的福建,还是2015年的台湾?
安通坑道是一刀一斧凿穿二重山的神秘军事基地。
安通坑道倾斜30度不易行走。
安通坑道
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洋可以通往世界的彼岸,却也锁住绵延的乡愁。我走在中路上回头远眺,心想一望无际的海洋,竟然也成为一种禁锢。
从忠诚门骑车前往安通坑道约需10分钟车程,地图不甚精确,岛上的居民热心骑车领我们来到安通坑道。一路上即使用尽可能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还在旷野间放纵喊叫,也抵挡不住三月东引的冷冽难耐。
安通坑道建于冷战时期的民国60年代,2002年整修之后开放参观。这座一刀一斧凿穿二重山的神秘军事基地工程浩大,坑道内共有464个阶梯,30度的陡坡缓缓而下,行走不易。坑道内部有弹药库、大寝室、办公室等,从前部队吃住都在坑道里,辛苦难以想象。
即使坑道内光线微弱,潮湿阴暗几乎看不见尽头,从未走过坑道的我们还是难掩兴奋。走到坑道末端的对外孔道,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孔道引进阳光,点亮阴郁,这才知道原来通向的未知是如何明亮美好。为了防御目的建造的孔道,如今成为优良的观景平台,每年四月黑尾鸥、苍燕鸥等保育鸟类会从日本飞到坑道口及周边岛礁栖息繁殖,不少赏鸟人士特来观赏碧海蓝天、群鸥飞舞。
走在东涌灯塔路上远眺海景。
石上灯塔二字指引前进。
东涌灯塔
听涛也听着岛
离开安通坑道向东涌灯塔一路东去,充斥着军事基地、蛇笼网和精神标语的岛屿其实一点也不亲和,筚路蓝缕的过往就这样赤裸裸地摊在你的眼前。
走向国之北疆观景台,沿途尽是草坡荒原。
来东引岛必定要到的国之北疆。
东涌灯塔也是来到东引岛不能不去的纪念标的,清朝光绪年间,中国马关条约将福州设为通商口岸,为了指引来往船只,英籍海关于是临崖而建东涌灯塔。这座马祖列岛中唯一的英式建筑,白色灯身、白色围墙、铸铁栏杆,充满欧洲风情,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接近灯塔后我们在不远处停车徒步,幸好一旁大石就写着「灯塔」两个大字,才让我们不至于怀疑自己迷失了方向。因为灯塔临崖而建,一路上海边的风光伴随我们向灯塔接近,浪涛声如此汹涌,好像每个过客的耳里都形成了一座岛屿,我们听涛也听着岛。
「罗汉坪」三色石地质特殊。
近年才开放的清水澳附近的「三山据点」。
国之北疆
边域的苍凉与孤寂
东引是台湾最北的疆域,听到此应该会让南方旅人趋之若鹜,马祖国家风景区于是开发新景点「国之北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踏上台湾的最北端。
东引乡包括东引、西引两座岛屿,民国七十五年完成连堤工程后两岛终于相连。因为西引岛上没有路灯,建议五点太阳下山前离去,回到热闹的村落。
从东引岛来到西引岛,我们穿过人工建造的中柱堤,因为一开始没有注意小径的指示牌,遍寻不着「国之北疆」的入口,原来要循着一条斜坡步道绕山而行。我们一边往高处爬,一边回望来时的中清路,在毫无遮蔽的山丘上,凛冽如雪、无法言语,沿途所见尽是劲风中翻飞的芒草,边域的苍凉、东引的孤寂算是能够想象了。
转了几个弯,步道尽头就是国之北疆的观景平台,不过真正最北的疆域不是我们所在的岬角,而是海上一颗会随着海潮隐没「北固礁」,不一定每次都能看见。观景平台上还可以眺望由各种海蚀沟及海蚀柱景观组成的「罗汉坪」,色彩缤纷的花岗岩地形让人难忘。
八个小时换来的东引经验,对短暂停留的旅人而言永难忘怀。然而作为守备的第一线,对一个又一个不得不停留的军人来说,却是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他们来了再走、走了又来,岛屿却是永恒伫立。那些一直在发生的思念,让东引岛乘载着永恒的乡愁,成为一座乡愁之岛。
对岛屿熟悉的人这么说:「历史的刻痕是很深的,因为都是牺牲换来的,想到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但是除去这些还剩下甚么?」或许军事基地逐渐撤守的某个以后,可以还给岛屿一个与世无争、往事如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