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泰雅聚落,视野似乎特别辽远。街边、建筑围绕的图腾装饰诏示着身分差异,提供了想象空间。这里的空气,清新静谧得彷佛能听见远山的叹息。
大同乡位于宜兰县西南,居民以泰雅族人为主。乡内的十个村落,皆在力图保有民族传统文化外,各自努力生活,发展特色。以位于仑埤村的大同乡公所为中心,大同国民小学、卫生所、乡立图书馆相互毗邻,方正的街角像摆设正好的棋盘,清晰座落;与山林垂直的柏油大道,笔直而宽阔地通往那一山的熟悉。
泰雅生活馆 保存文化增进了解
山猪形状的路标,指引我们来到泰雅生活馆。建筑外观充满南岛民族的海洋特色,还留有一片广场空地;馆内各处精心设置,以各种媒介展示与我不同的文化:按钮即可聆听泰雅族的几种方言和几段竹编乐器吹奏的朴质乐音,并投影出台湾原住民与南岛、世界部落的地缘关系。除保留呈现泰雅族民的文化传统,意图增加地方部落的活力外,也提供理解与反思的可能。
特别的是,生活馆内的文字介绍多是泰雅母语,应是以成为泰雅族公共空间为主要目标,能藉此保存自身的语言文化并增进认同。同时更能透过实物搜存、文字整理、影片展示等发声,告诉大家甚么是泰雅文化,这是一支怎样的族群。正在展出的原住民与贝壳故事特展,充分突显原住民与海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是食物、服饰或身分的象征,各种贝器成为其最具代表的牵挂和雕琢,也是与大自然之间最生动的言语。
樱花点缀野花铺迭
观看馆内的小剧场后,对泰雅族的礼仪习俗有了初步理解。离开泰雅生活馆,我们循着长仑健行步道而行,这一条本是产业道路、几乎荒无人迹的健行步道,竟兀自美丽着。盛开的樱花,绯红地绽放冬季的冷冽,在平远的山里点缀遍野。这里的山不特别高耸,却那样宽远清淡,放眼远望,几个浑圆的山头连绵迭嶂而去,随之遥远的眼光,让这个世界看来格外广阔、格外不同。
行于这一条没有岔道的山头棱线,途经两座瞭望台和一处观景台。简单的凉亭也缀以图腾,用红色的字体随兴写出指针;一望无际的兰阳平原、晴朗时的龟山岛尽入眼帘。途中,更巧遇一座茶园,步行至丘陵之巅,又是一幅美妙的景致。蜿蜒而上的石子路,带来整座山坡的深绿,随之稍点其间的槟榔树,绕着小径扶摇直上,竟让茶园看来高低层次各不相同。在阳光的映照下,这座山头百转千回,与青天唱和,美不胜收。
步道其实有些杂芜,路况并无特别好走,却处处都是惊喜。各色野花丛丛铺迭,缤纷杂沓而来,在黄土山泥上更显可爱。总觉得这个世界的山野,似乎没有他处的神秘可怖,反而有些可亲,朝向所有尊敬者敞开。这是否是他们眼底的山与林呢。
满街图腾纹饰 手作坊承传编织技术
以狩猎和山田烧垦维生的传统泰雅部落,迫于时代变迁和近代各种文化与政治分类的诉求,族类分立,遭逢各种内部与外部的困境。然而,当企图放下所有,走进泰雅聚落,通往他们的世界,袭来的强烈感受却让我难以忘怀。对传统文化的依赖和认同、迫于无奈的生存方式和少知世事的单纯笑容──对他们认识不深的我,被深刻触动着。
绕行步道一圈,回到大同乡公所前,街上的原住民小朋友嬉闹玩耍,似不明白世界以外的浑沌;几间小吃部正飘香,热情地以传统佳肴款待外来旅人;工作室和手作坊则将泰雅族女子知名的编织技术不断承传,不仅为求装饰美观,更是泰雅族人认祖归宗的标志之一。
我走在此些满是图腾纹饰的街道,原住民小朋友笑得开怀一拥而上,好奇地追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