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临近 中共两「铁三角」捉对暗战

习近平今年中共「两会」上的神情被媒体解读为「激战前夕的凝重。」
Getty Images
第168期
郑仁武

港媒近期接连曝光中共高层博弈内情,显示中共明年面临「十九大」换届,习、江二阵营激战已呈「白热化」,临近「摊牌」。与此同时,体制内外挺习人士不断呼吁习抓紧时机拿下江泽民。

中共7名政治局常委的产生来自于25名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委员则由205名中央委员产生。随着中共「十九大」临近,预计当局下半年将开始筹备十九大的工作,按照惯例,中共十九大极有可能在明(2017)年10月举行。

 

「倒习信」逼出政改?

据最新一期香港《前哨》杂志披露,今年中共「两会」期间的3月4日,要求习近平辞职的信件突然出现。信件除了攻击习近平之外,并三次威胁习和其家人的安全。报导称,这份信件幕后主使人非江泽民莫属。

报导援引京城消息人士透露,随后习近平就让中共政治局委员王沪宁牵头,研究民主制度和机制改革问题。3月初到3月13日,王沪宁召集高层智囊40余人,在北京西山战略研究室举行秘密研讨会。

王沪宁在会上尖锐提出,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在现行宪政体制上的地位和运行,存在较大缺陷和阻碍,「中共中央下达的政策措施受到人为严重干扰、折腾和阳奉阴违」,内部长期意见分歧。现行机制存在大问题;长期无法「贯彻」高层官员「能上能下」、「政治问责」等原则。

报导称,习近平三次赴会讲话,讲话中要求「提出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意见和建议」。并强调:「不能再等待了!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辜负人民的期待和呼吁。」消息人士透露,王沪宁不容回避地和盘托出高层分裂、宪政实施等问题;尤其是习近平一句「不能再等待了」,相信很快见真章,当局必有大动作。

报导还分析说,必须对「两会」上习近平面色凝重重新解读,并非该封要求习近平辞职的信带来的恼怒,「而是激战前夕的凝重」。

 

两「铁三角」捉对暗战

香港《动向》杂志4月号则报导,「泛红二代」对习近平持无条件的支持态度。「泛红二代」是指那些父母职位不高的红色家庭后代,或指父母地位虽高而现今本人尚无法进入官阶中上层的红色家庭后代。

报导称,中南海高层有两个「铁三角」,一个是「二张一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均出于江泽民派系,三人结成「铁三角」不仅自然也更必然;一个是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政协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俞正声这个「铁三角」,全部都是太子党。

报导指,中共「十九大」之前的权斗格局基本是二个「铁三角」捉对暗战:张德江利用人大权威狙击习近平的权力、刘云山利用宣传优势抵销王岐山在反腐方面的造势、张高丽利用部分经济决策权分化俞正声拉拢的实业界巨头。「二张一刘」还全力阻击中纪委,希望其不再完全由太子党控制。

报导还认为,目前外界提出的下届可能进入常委的六人名单: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及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是「泛红二代」提出来的。

原中共军事学院出版社社长辛子陵曾向媒体透露,中共执政党是分裂的,存在二个司令部,一个是以习近平为首的改革派组成的司令部,一个是以「江核心」操纵的反对派的地下司令部。

 

抓捕江泽民

辛子陵近期接受海外媒体专访时还表示,倒习公开信和21个省市拒绝承认「习核心」是江泽民背后策划「体制反水」,利用中共体制对习近平阵营展开反扑。习近平已经不能依靠这个体制领导国家推行任务,只能选择体制改革,彻底打碎党国体制,另起炉灶。

中共大将罗瑞卿之子罗宇也在港媒撰文表示,擒贼先擒王,只有抓捕江泽民,并将其所有罪行公布于众,才能解开中国当前多重乱局。同时他提醒习近平当局,要想救中国,必须尽快结束中共的一党专制。因为「得人心者得天下」。

5月11日,身在海外的前香港《文汇报》记者姜维平在自由亚洲发表文章〈抓捕江泽民,不要犹豫(三)〉。他认为抓捕江泽民,可以伸张正义,顺应民心,化解社会许多矛盾,呼吁习近平拿下江泽民,不要错过时机。

姜维平指出,江泽民不过是中共政治舞台上的一个江湖骗子,已经欺骗了中国人多年,血债累累,恶贯满盈,应当一举把他拿下,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历史把一个亮晶晶的大奖章举在手里,而习近平站在千载难逢的舞台上,用江泽民的「毒血」点祭改革的大旗,太漂亮了,要抓住时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英語小補帖
  深按語言個中三昧之人,往往可將這平凡的溝通工具使得文如織錦,舌粲蓮花,閱聽者如醍醐灌頂,不亦快哉。語言教材如果注入幽默的元素,…
2013年8月中國大事
薄熙來受審 當庭翻供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8月22日在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出庭受審,罪名包括貪污、受賄、濫用職權。…
跟著陳聖元腳步 看見新奇的芬蘭
電影《練習曲》裡,主角背著吉他和背包單車環島,看見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與生活態度。隨著《練習曲》的鏡頭,觀眾可以看見主角的決心與勇氣,其中,…
中國公民記者佐拉在台灣
佐拉(Zola),本名周曙光,1981年生,是中國首批公民記者。2011年娶台灣妻子後移民花蓮多年,2018年取得台灣公民身分。…
菲律賓新總統:招降納叛 恢復死刑
菲律賓第16任總統當選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5月16日宣布上任後的第一波新政,包括推動恢復死刑、全力打擊阿布沙伊夫(…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伊斯蘭的怒火與出路
索馬利亞出生、幾年前加入美籍的阿里(Hirsi Ali),是敢於尖銳批判伊斯蘭的幾位最勇敢的女性之一。她曾在美國「…
別搞錯了!打罵孩子不是教育!
前幾天晚上,先生帶著兒子去刷牙,才一會兒功夫就聽到先生的怒罵聲,接著聽到兒子大哭的聲音。先生怒氣沖沖地從浴室出來對我說:「寶寶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