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忆录之「立足香港」

香港流行算命,初来乍到的人,也会入境随俗地到黄大仙求签体验看看。
Fotolia
第174期
林保华
作者为资深评论家、专栏作家、中共党史学者。曾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员,研究中国政经改革。

(续前期)妈妈在上海要好的中学同学姚家一个比我早出来的亲戚「包子」开车带我到中文大学欣赏吐露港美景。在咖啡室里居然听到播送的是《淮河两岸鲜花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当然后来逐渐明白香港专上学联曾经流行左翼思潮。包子的太太给我看掌相算命,这是从来不迷信的我第一次接受算命。她说我一生劳碌命,没有横财运,55岁以后命运才会好转。那时我才38岁,还要苦干到55岁!

离办厂后的失业期间,住在新都城大厦楼上一位朋友也鼓动我去算命,他是北京人,在中资公司工作,太太是侨生也因此来到香港。我们到黄大仙找盲人算命,他说我适合与「金」有关的工作。我也到黄大仙求签,求得还不错,有贵人相助。

 


从尖沙咀码头望向香港岛,可欣赏海景山色。Fotolia


入境随俗 体验新世界

我对算命本来不相信,但是香港很流行,我也就入境随俗、姑妄听之,何况我被批准出国的日期是那么多巧合(接到批准我出国的日子是我生日那天,拿到出国证件是我老爸生日那天)。后来我的人生际遇,也的确过了50多岁,经济状况才比较稳定,并且得以出国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欧洲旅游,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而横财运也的确没有,买六合彩、只中过1次100元。到赌场也没有赢过钱,当然也因为自我约束,没有输大钱。

由于新家离旺角、油麻地比较近,所以夜晚我就会散步认识周围的环境,居然找到旺角的女人街(通菜街)与油麻地的榕树头与庙街,榕树头号称平民夜总会,有人唱粤曲,庙街则是男人街,除了贩卖一些廉价商品,还有色情玩意。初到贵境,对这些很新鲜。

搭公共汽车主要到尖沙咀,那时一趟3角钱。到中环就从尖沙咀码头坐渡轮过去,还可欣赏海景山色。那时还去了山顶、大屿山宝莲寺,不久海洋公园开张,亲友也带我去了。

到香港不久,我花280元买了一部日立的卡式机,准备听久违的西洋音乐。我贪便宜,在庙街买了一饼(粤语称法)史特劳斯的圆舞曲集。不料拿回家放,一首曲子还没有听完就卷带了,大为扫兴,以后只能到唱片店买贵一倍(约30元)的原装录音带了。

在中国过着没有文化的生活,因此来了不久就想看电影。第一部是表弟带我看的《中途岛海战》,第2部是妈妈带我去看的《窈窕淑女》。第三部就是我自己去看了,看到报章上的广告,禁不住好奇与诱惑,去看「脱片」,也就是有床上戏的成人片,是爱云芬芝(Edwige Fenech)主演的意大利色情片。在印度尼西亚时,百老汇的舞蹈片就被左派痛斥为「大腿片」,不准我们看;如今更是脱光光,这几年的「进步」真是恍如隔世也。

不过后来最感动我的还是《齐瓦格医生》,我看到哭了,因为也想到自己的命运。多少知识分子因为「历史的误会」(中共前总书记瞿秋白在行刑后留下的《多余的话》所言)而赔掉自己的一生。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接着在电视又看了一遍。我还因此再回忆起当年看过的小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对知识分子在共产革命中的矛盾冲突与不幸遭遇而为之唏嘘。我能够全身而退,算是幸运的了。

 


香港的出版与书店通路情况,都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图为铜锣湾书店。Getty Images

 

开始工作 加速融入社会

到了香港的第2年年初,经厦门朋友的介绍,到湾仔一家书店上班。老板是厦门新移民,到香港不久就自己创业。我的工作是帮顾客影印。我在中国没有见到过复印机,在香港见到这个「奇技淫巧」,不胜感慨,半年多前还在手抄周恩来的遗嘱。后来也学了柯式印刷。这里一天上班11小时,一星期休息一天,薪水700元。因为工作需要,会推小车在街上运送纸张,对此我毫不在意,在中国甚么没有做过?

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明节前来个老头要我印一批宣传品,我一看,居然是纪念「四五天安门事件」。我临来香港前,表姐夫对我说,他从北京那里听来的消息,香港有组织出来反对天安门事件的镇压,中共非常在意,他要我注意。到了香港后,我在尖沙咀的地下行人隧道,还看见黑油漆抗议四五镇压的标语,署名是「革命马克思主义者联盟」(革马盟),现在,他们的人就站在我面前了。我很好奇,但也很小心,不晓得他们的背后是甚么样的政治势力,会不会是「苏修」?当时虽然对资本主义不再敌视,但对「苏修」却还特别警觉。

在那里才上几个月班,金太太告诉一个信息,她从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孙国栋教授那里听来的消息说,历史系正在招收研究生,问我有没有意愿去报考。她鼓励我去考,要我不必考虑经济问题,即使考不上,也没有甚么损失。

在金先生、金太太的热情鼓励下,我立即辞职在家复习准备考试。金太太亲自陪我到中大报名,因为好多表格我都不会填,尤其涉及英文的,她都帮我填。我主要阅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当然,我不会傻到套用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历史题目记得是唐代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这正是我比较熟悉的,因此自认考得还不错。但是英文糟透,不要说作文,就连英翻中也很糟糕,因为是1966年香港天星码头加价的骚乱事件。当时我对这段历史毫无所知,内容连猜都猜不出来。后来接到面试的通知,没有问我甚么,只问我,除了英文,我还会哪一种外语?我说印度尼西亚语。那位老师听不懂,再问我一次,我说印度尼西亚语。他才明白,以后果然没有录取我,看来就是外语方面无法过关。

不久,包先生、尤先生与金先生合组新公司开塑料玩具厂,包先生是大老板,他们全是江浙人士,都热心帮助我这个回头浪子,让我尽快融入香港社会,所以安排我先到尤先生的西德AEG电器代理公司里上班,懂得公司运作与熟悉广东话。公司在葵涌,我上了接近一年的班,到新公司正式开张就转到新公司去了。(未完待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宜蘭大步邁向觀光工廠大縣
由台灣西部往東馳騁於前往宜蘭的北宜高速公路,一路上「穿山越谷」,幽雅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可是進入雪山隧道後,車挨著車、有氣無力地前進,…
活動櫥窗
內容駭客系列講座打造你的內容行銷策略本課程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文案寫作」包含文案的種類、組成要素,文案寫作的注意事項?該怎麼寫才吸引人…
黃泰吉和廖德蘭以"空手道"引領921災區孩子迎向朝陽
「國姓空手道隊」寫下台灣空手道史輝煌的一頁,其光彩背後所蘊含的故事煜煜生輝、溫暖感人。而黃泰吉與廖德蘭兩位教練,放棄優渥生活,…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錄音室裡亮著「Drink with MARIO」霓虹燈管,Podcast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在2020年來到第四季,…
愛吃這一味 美國龍蝦出口中國創新高
外媒報導,2010年以前,美國龍蝦在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幾乎聞所未聞。2010年起,美國龍蝦開始大舉進軍大陸市場,銷售額達到740萬美元,…
《尚書》中的養生
記得第一次讀《尚書》,古文尚未讀熟,很多文字都不明白,甚麼「格」就是「來」的意思,多彆扭啊!不過,在能看懂的一些句子裡,…
香港回憶錄之「首次赴台」
(續前期)當中英談判完成簽訂協議後,中共的統戰也有了一定成果。所以以《明報》為首,大事讚揚中英簽署有關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
打造40年外貿美妝品牌 「牧人」成功轉戰台灣市場
台灣美妝市場眾家品牌各領風騷,韓系、日系、歐美系等舶來品在開放專櫃上一爭長短。近年來卻有一支道地的MIT品牌「PSK深海美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