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道家称之为道历元年,史学家们推演出的精确年份是公元前2697年,距今4712年。轩辕黄帝一扫六合,天下归心,遂携领各方诸侯,汇聚在九黎族曾聚居的华夏东方,于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告祭天地,以拜神灵。
黄帝封禅 王者治国
从那巍峨的泰山绝顶开启的黄帝时代,是远古半神文明的总结与高峰,还来不及回味部落氏族制度的亲和与温润,时代已经在呼吁更强有力,更能有效推行上天意旨与教化的人间道路。
「政治」预演多载,终于到了正式登场之时,起初他并未蒙着不透光的,不皎洁的面纱,我们的先祖赋予了他轻灵而稳健的品质,诚若赤子,灿如北辰,彷佛是高层的生命赐予人间帝王的尚方宝剑,斩荆除棘,开创文明。所以两千年后的夫子,犹在教诲那些诸侯王,「政者,正也」。「正」才是政治的原始质量。
轩辕黄帝正是驾驭着这柄「尚方宝剑」,启开了「王者治国」的征程。如果你以为政治初始就是粗野的,无美感的,你一定是错解了历史。轩辕黄帝在运用自己的政治天赋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艺术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在那片上古神邦的疆域里,轩辕黄帝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一州,共设九州岛。九州岛之上,邻朋互睦,里邑祥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定官职 演历法
他所制定的国家职官制度,也很完美的阐释了初时政治所禀赋的美感。这是一套以「云」为名的官职体系,管理宗族事务的官员为春官,称之为「青云」;统领军事事务的官员为夏官,称之为「缙云」;处理民治久安的官员乃是秋官,称之为「白云」;负责建设营造之官员为冬官,称之为「黑云」;居中乃是中官,统领中央事务,称「黄云」。春夏秋冬,先后有序,皆是造化之功德;云绎万象,居变有恒,舒卷处皇天后土。如此之诗意,深奥而又玄妙,后世无有出其右者。
对于四季的命名,正源于黄帝推演制定历法,创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表达阴阳五行。钦定四时,乃成岁月。人居三才之一,仰观天,俯察地,正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
四季明晰,播收有时,在神农氏农耕文明的基础上,轩辕氏大有进益,艺五种,育谷米,将黍、稷、稻、麦、禾的种子洒遍神州大地。更有元妃嫘祖,母仪天下,福泽万民。
风后、力牧辅佐帝王
黄帝亦曾思慕贤良,夜得祥兆入梦,先梦见大风将地上的尘垢刮得干干净净,垢无土为后,黄帝得风后于海隅之地。风后其人,精于《易》数,也擅农耕,明于天道,隐逸为乐。早在黄帝与蚩尤对战时,风后便显示出非一般的才能,他制作指南车,推演八阵图,文能治国,武可安邦,后人称他为「开辟首相」。
黄帝后又梦见一人,拿着一柄只有身负千钧之力方能拉开的强弩,驱赶千万头牛羊。遂寻力牧于大泽,力牧者,有千钧之力,懂得牧民之道,黄帝拜其为将。帝王将相的庙堂格局由此而定,一朝天子一朝臣,由来已久。
如风后,力牧者,因年岁久远,不为今人所熟识。然今人无有不知黄帝左史官,仓颉先师,槪因我们无时无刻不仰慕着这位先人的圣恩,如果没有他,我们能读到有记传的前朝往史,不知还要推迟到何年何月。
仓颉造字耀日月
仓颉造字,说来只有四个字,但论功德,可耀日月了。别看历史后来又发展了多少年,不过是顺着先人埋下的引线走下去,真正根子上的东西是早就种下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都与先人有着割不断的关联。
汉字是来自天上的符号,汉语是神的语言,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可以与之媲美。仓颉仰观奎星行迹,日月影移,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人相指纹,又结合此前已广泛流传使用的象形文字符号,创造出大致具有六类意义的文字。从此,中华文明以有迹可载的方式世代传承,
汉语的发展在历经数代之后,在唐宋之际,达到她的顶峰。走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简体字,已经不是原来富有神机的汉字了,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被称为白话,真的就是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甚至含毒。仓颉先师在天有灵,不知该是如何潸然泪下了。
帝位无可恋 仙门问来归
待到山河大定,国运昌隆,洛河图出,有凤来仪,轩辕黄帝已然年暮,人生的真正意义指引着他寻仙问道,修真养性。他先访广成子于崆峒仙山,得修行真要,又登王屋山,问道于九天玄女,得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潜心修行,最后乘龙归去。在以黄帝为核心的古中国历史里,世间功业与大道回归一直是有道有德之王者的完美来去之路,黄帝是少有的能将两条路并归一处,功成身退的智慧觉者。他用自己的一生打通的生命道路,向后代子孙昭示着人生的圆满之路。
正是:何须问功过,鼎湖返道真,帝位无可恋,仙门问来归。
西方的圣人也说,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