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不董事

加州最近通过法律,要求总部设在加州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一定要有女性成员。Fotolia
第195期
陈家煜
陈家煜教授属于保守主义右派经济学家,目前任教于美国COE College的工商管理学院,专长教授财金、创业、经济。长期在脸书上经营「普通人的自由主义」专页,发表文章涵盖:国际经济、经济思想(哲学)、保守主义观点、美国政经社会观察、创业生态环境、创业教育等,也常对台湾公共政策、社会现象提出观察与建议。

加州最近通过法律,要求总部设在加州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一定要有女性成员,而且董事会越大,要求的女性代表越多。这要求,还会逐年增加。未能做到的公司,会有罚款。但我认为,罚款不是最大的惩罚,左派的公开羞辱、游街示众才是。不管经济运作原则,表态式的政策主张,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副作用。但没办法,加州左派共和国,最喜欢做这种事。

大部分的公司,目前都很极积地找女性董事,这种志愿性的行为,很好,可以矫正过往歧视女性的现象。我以前就说过,有人愿意放弃CP值高的选择去歧视他人,那是他们傻了,为甚么要阻止傻子自我灭亡呢?能有女性董事,提供不同于全男性的观点,何乐而不为?所以这法案,对这些公司,是多此一举,还平白让政客居功。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据报导,Russell 3000指数里的加州上市公司,有86间,没有一个女性董事,这些公司会直接受到法案影响,但不一定是正面的。为了避免被公开羞辱,这些公司一定赶忙找女性董事,很有可能找不到,只能滥竽充数。这不是虚幻的现实,86间公司之前没有女性董事,你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都是因为老白男歧视女性,而没有女性董事?还是真的找不到适合的?因应法令找来的滥芋有严重的后果,会害所有女性董事被贴标签,一如选举时所谓的「妇女保障名额」,自此原本靠自身能力当上大公司的女性董事,都要被怀疑:「你是不是保障名额?你的能力是不是不如我们?」但左派政客不管这些道理,反正我立意好,反正只有我在意女性权益,只要有主张,我就比那些沙猪高尚。

没错,学校里的少数民族保障名额,也是一样的坏事。

这法案最后还是要在法庭上接受挑战,因为大部分总部设在加州的大公司,都是在特拉华州立案,加州没有董事会的管辖权,连州长都承认这瑕疵。但他不管,他认为在此时此刻,表态支持女性权益,比甚么都更重要。用「我是为你好」的父权心态推动女性权益,真令人摇头。但也表示,这风潮绝对不会马上过去。

面对这种多此一举的法案,我比较担心的是对于宪法保障的财产权。英美法的传统里,公司的所有权归股东所有,只有股东有权决定公司的命运,这点是很清楚的。但如果政府可以规范董事会的组成,先要求女性代表,再来会是甚么呢?是德国式的政府、劳工代表吗?很多人喜欢德式的「资官劳」共治模式,但那严重违反「财产权」的概念,对资本市场有很不利的影响。

德国的资官劳共治,把所有人绑成一个共同体,把公司的未来当成所有人的未来,看起来是好事,劳资斗争不激烈,资方也比较会分享获利盈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非常适合集体性的德国人。但为甚么福斯排气会搞成这么大的丑闻,不也是这种心态造成?

但比较大的问题是,这种结构不利资本运用。德国的私人资本不敢像美国的富豪一样,大幅地投资公司股票,不管是私人还是上市的,都一样要面对这种共治模式,所以德国不可能有美国硅谷新创事业复合体的经济型态。德国的企业型态是大型制造业,拿银行、政府资本进行的大投资计划。势头顺的时候,大家丰衣足食,没甚么不好,但这些资本、人力就被锁在大型企业里,而无法快速因应经济变化。美式资本主义,残酷无情,事业做得不好,股东卖股转进别的投资,毫无窒碍。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经济,要能放弃夕阳产业,转而开发高新科技才行,而只有美国的模式,才有可能推动这样的改变。 

也许有人认为,青菜豆腐,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没甚么对错。但为甚么梅克尔和绝大多数的欧洲统治菁英,都很焦心欧洲没有办法像美国一样,甚至像中国一样,产生科技冠军?为甚么没有欧洲的脸书、谷歌、Netflix,或是苹果,让他们那么着急呢?因为尊重并保护私有财产权的美国制度,可以生产出Tesla这样的公司。奔驰、宝马的午餐被吃掉的时候,也就是德国经济完蛋的时候。你知道Tesla Model 3在美国的年度销售量,已经超过所有BMW车种在美国的销量总和了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