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儒门表示,市集做到一个程度要稳定需要工作人员、农友、消费者三种人,同时取得之间的平衡关系。「工作人员,有理念和规格去寻找好的农友;好的农友以好产品去吸引消费者。有时农友很多、消费者很少,有时消费者很多、农友很少,当农友和消费者达到一个平衡时,市集比较容易稳定。」
248农学市集目前摊位最多只能容纳20个,杨儒门认为,如果消费者太多,变成菜市场,农友没时间和消费者沟通,忙着赶快卖东西,就无法仔细介绍自己的产品,会丧失市集「沟通」的功能。
除了市集的工作人员,消费者也会给农友提供销售建议,在市集贩卖香椿加工品的农友就是因为听了消费者的建议,设计了自己的包装、logo,销售额因此成长了大约一倍。去年2009年2月底加入的社运人士李建诚,目前负责南南四村简单市集的市集经理,认为市集经营最难的部分就在与农友及消费者间的沟通,「包括农友东西怎么呈现、怎么运送、天气太热东西要怎么保存才不会放坏等,都需要练习改进。」
248农学市集的消费客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提着菜篮,十分迅速专业地在菜摊前挑挑拣拣的婆婆妈妈们,从市集开张就会陆陆续续进来;另一种是游客类,通常在假日下午出现,并且在每个摊位前停下来玩玩看看,从手牵手游逛的情侣到携家带眷的都有。
一位住在台北小南门,原本是主妇联盟创始会员的上班族女士,身上所有想得到的有机通路贵宾卡都有,但她表示,现在到农学市集采购的比例比较高,「因为有互动的感情」,现在每个星期都来。住附近的王妈妈则表示,因为赞同这种友善环境的农法,所以就以购买行动来表示支持,并不在意价格:「你每餐在外面吃个三、五百很容易,不如把钱买干净食材自己煮。」过去经常去有机商店买的王妈妈,表示更喜欢市集人跟人接触的感觉,「总比面对冷冰冰的冰冻库好」。
「人情味」是农学市集有别于其他有机通路的特色之一。
结合「台湾在地」日常生活
目前台湾各地强调友善种植的绿色市集各有特色,有强调消费在地生产、缩短食物里程的市集,也有贩卖全台各地农产品的市集;有每月举办一次、纯粹强调理念或教学功能的,也有每周举办强调生活机能的。
对于农学市集的定位,杨儒门一开始有想过产区限定台北市、台北县、基隆跟宜兰地区,「但现在可以在台北市种田的人,大部分是有钱人,或是退休种兴趣的,也就是俗称『田桥仔』,种心情、种开心的,所以基本上对市集摆摊没有兴趣。」另外,限定北部生产的话,消费者就吃不到很多南部的农产品,「你住台北可能和菠萝无缘了。」因此,248农学市集推广台湾在地产品,只要是台湾在地生产的,不需经过海运,杨儒门认为基本上可以达到对环境友善的生活。
而在市集举办的频率上,杨儒门选择能和消费者及农民实际生活结合的每周五、六举办,而不是每月或甚至更久。「你买菜是一个礼拜吃一次,消费者不可能一个月买一次菜,这样跟生活就差距比较大。」
除了绿市集,杨儒门的另一个固定通路「天母农学园」,也在今年3月开张,地点也是太设章启明提供的。不同于市集,这里是每天都可以营业的地点。成立的想法,来自希望成立一个协助农友的固定地方,作为实体店铺与教学场所。
杨儒门表示,农学院建立的,最重要还是人情味,注重情感交流。目前约两星期举办一次的演讲,初期都找农友亲自上阵,因为农友比较亲切,还会作东西吃,分享如何种田、如何吃。而教学部分,最重要的是销售,杨儒门希望「农友学农友,农友来教农友」。
打造未来都市绿市集
杨儒门对台北的绿市场非常有信心,3年内近程目标,是协助农友在网络上做推广,预期目标为将农友20%的农产品,透过网络讯息传递,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杨儒门认为台湾绿宅配网购市场空间仍大,相关业者、农友应该以共荣心态把饼作大,他很看好未来前景:「台湾有2,300万人,作宅配的只有500人,且只有3万人加入共同购买,市场很好开拓,随便捞都捞得到好不好!如果像日本有一半的家庭都加入共同购买,这才要竞争。」
中程目标则是在台北市的每一个行政区成立二个市集。杨儒门估算一个社群市集要稳定运作,周边约需500户人家,估算其中一半是会到市集购买的,每户家庭以4人计算,也就是一个市集周边约需2,000人口即可运作。他认为台北市有基本人数和消费基础在,「一个行政区作两个市集哪有很多?」但杨儒门表示不一定要自己做,「协助朋友成立也是一条路,毕竟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
那么,为甚么不成立更多的市集?「这样农友会很累,从南部各处跑上来很远耶!我们希望农友做到一定程度后,回去好好种田,只要在家宅配运送,东西就有人购买了。」他希望宅配做起来的农友可以不用上来台北摆市集,如果有人离开市集,就有新的农友可以补进来。
「台北市有七百多万人口,台湾三个人有一个住台北,消费能力足够。」杨儒门对未来理想中的「绿色台北」自信满满。
曾经,杨儒门以「激烈」的方式唤醒民众重视农业问题;而今,让消费者、农民、土地三者都健康的绿色市集,在杨儒门的努力下,成为一条和平的、逐渐成型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