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杨儒门用「人情味」打造农民市集

杨儒门用「人情味」打造农民市集
杨儒门(右)与李建诚的教学实体店面──天母农学院。
丹尼尔
第71期
张颂宇

杨儒门表示,市集做到一个程度要稳定需要工作人员、农友、消费者三种人,同时取得之间的平衡关系。「工作人员,有理念和规格去寻找好的农友;好的农友以好产品去吸引消费者。有时农友很多、消费者很少,有时消费者很多、农友很少,当农友和消费者达到一个平衡时,市集比较容易稳定。」

248农学市集目前摊位最多只能容纳20个,杨儒门认为,如果消费者太多,变成菜市场,农友没时间和消费者沟通,忙着赶快卖东西,就无法仔细介绍自己的产品,会丧失市集「沟通」的功能。

除了市集的工作人员,消费者也会给农友提供销售建议,在市集贩卖香椿加工品的农友就是因为听了消费者的建议,设计了自己的包装、logo,销售额因此成长了大约一倍。去年2009年2月底加入的社运人士李建诚,目前负责南南四村简单市集的市集经理,认为市集经营最难的部分就在与农友及消费者间的沟通,「包括农友东西怎么呈现、怎么运送、天气太热东西要怎么保存才不会放坏等,都需要练习改进。」

248农学市集的消费客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提着菜篮,十分迅速专业地在菜摊前挑挑拣拣的婆婆妈妈们,从市集开张就会陆陆续续进来;另一种是游客类,通常在假日下午出现,并且在每个摊位前停下来玩玩看看,从手牵手游逛的情侣到携家带眷的都有。

一位住在台北小南门,原本是主妇联盟创始会员的上班族女士,身上所有想得到的有机通路贵宾卡都有,但她表示,现在到农学市集采购的比例比较高,「因为有互动的感情」,现在每个星期都来。住附近的王妈妈则表示,因为赞同这种友善环境的农法,所以就以购买行动来表示支持,并不在意价格:「你每餐在外面吃个三、五百很容易,不如把钱买干净食材自己煮。」过去经常去有机商店买的王妈妈,表示更喜欢市集人跟人接触的感觉,「总比面对冷冰冰的冰冻库好」。

「人情味」是农学市集有别于其他有机通路的特色之一。

结合「台湾在地」日常生活

目前台湾各地强调友善种植的绿色市集各有特色,有强调消费在地生产、缩短食物里程的市集,也有贩卖全台各地农产品的市集;有每月举办一次、纯粹强调理念或教学功能的,也有每周举办强调生活机能的。

对于农学市集的定位,杨儒门一开始有想过产区限定台北市、台北县、基隆跟宜兰地区,「但现在可以在台北市种田的人,大部分是有钱人,或是退休种兴趣的,也就是俗称『田桥仔』,种心情、种开心的,所以基本上对市集摆摊没有兴趣。」另外,限定北部生产的话,消费者就吃不到很多南部的农产品,「你住台北可能和菠萝无缘了。」因此,248农学市集推广台湾在地产品,只要是台湾在地生产的,不需经过海运,杨儒门认为基本上可以达到对环境友善的生活。

而在市集举办的频率上,杨儒门选择能和消费者及农民实际生活结合的每周五、六举办,而不是每月或甚至更久。「你买菜是一个礼拜吃一次,消费者不可能一个月买一次菜,这样跟生活就差距比较大。」

除了绿市集,杨儒门的另一个固定通路「天母农学园」,也在今年3月开张,地点也是太设章启明提供的。不同于市集,这里是每天都可以营业的地点。成立的想法,来自希望成立一个协助农友的固定地方,作为实体店铺与教学场所。

杨儒门表示,农学院建立的,最重要还是人情味,注重情感交流。目前约两星期举办一次的演讲,初期都找农友亲自上阵,因为农友比较亲切,还会作东西吃,分享如何种田、如何吃。而教学部分,最重要的是销售,杨儒门希望「农友学农友,农友来教农友」。

打造未来都市绿市集

杨儒门对台北的绿市场非常有信心,3年内近程目标,是协助农友在网络上做推广,预期目标为将农友20%的农产品,透过网络讯息传递,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杨儒门认为台湾绿宅配网购市场空间仍大,相关业者、农友应该以共荣心态把饼作大,他很看好未来前景:「台湾有2,300万人,作宅配的只有500人,且只有3万人加入共同购买,市场很好开拓,随便捞都捞得到好不好!如果像日本有一半的家庭都加入共同购买,这才要竞争。」

中程目标则是在台北市的每一个行政区成立二个市集。杨儒门估算一个社群市集要稳定运作,周边约需500户人家,估算其中一半是会到市集购买的,每户家庭以4人计算,也就是一个市集周边约需2,000人口即可运作。他认为台北市有基本人数和消费基础在,「一个行政区作两个市集哪有很多?」但杨儒门表示不一定要自己做,「协助朋友成立也是一条路,毕竟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

那么,为甚么不成立更多的市集?「这样农友会很累,从南部各处跑上来很远耶!我们希望农友做到一定程度后,回去好好种田,只要在家宅配运送,东西就有人购买了。」他希望宅配做起来的农友可以不用上来台北摆市集,如果有人离开市集,就有新的农友可以补进来。

「台北市有七百多万人口,台湾三个人有一个住台北,消费能力足够。」杨儒门对未来理想中的「绿色台北」自信满满。

曾经,杨儒门以「激烈」的方式唤醒民众重视农业问题;而今,让消费者、农民、土地三者都健康的绿色市集,在杨儒门的努力下,成为一条和平的、逐渐成型的康庄大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生命三寶「精、氣、神」的養生之道
中醫的自我養生之道,可從中醫聖典《黃帝內經》中找到良方。振興診所主治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王元甫醫師,由《黃帝內經》的智慧中,…
3.港中矛盾白熱化 港人堅決反洗腦
2012年是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後的第15年,但該年中港間的矛盾激化,層面之多、程度之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香港人,忍夠了!」…
透視四大奧運女將關鍵成功特質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激烈地競賽,體能與技巧表現得好或壞,完全反應出競技場外辛勤付出的多寡。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運動員的汗水背後,…
台灣民主再深化的貢獻
本文付梓時台灣已經再度選出下屆的總統。從民國八十五年(西元1996年)第一屆民選總統到現在,台灣民眾已經選出五任總統。民主一次比一次深化,…
女官員性賄賂醜聞 引發澳洲政壇地震
最近澳洲臥龍崗市一名女官員向三名地產開發商索取性賄賂的醜聞被廣泛曝光後,引發了一場官場地震,最終導致臥龍崗市政廳被解散,13名市議員全體「…
中國股市 賭場驚魂
  中國股市,4月1日滬深兩市再度上演崩盤式暴跌:滬指(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大跌143.55點,直逼3,300點關口,而深成指(…
集客式行銷,建立長期穩定的流量,顧客自動找上門
廣告費不斷上升的年代,花費越少的成本聚集越多消費者,是每個老闆的願望。 美國知名企業HubSpot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哈利根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