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L型走势何时触底?

中国经济「L型走势」已三年,但是经济的底部似乎仍未被触及。Getty Image
第198期
文龙

中国官媒近日罕见报导经济最低季度GDP成长率数据,称经济将继续承压。自从神秘的「权威人士」在官媒提出中国经济将是「L型的走势」已三年,但是经济的底部似乎仍未被触及。



2018中国经济成长破新低

中国官媒《经济参考报》2月11日头版发布了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统计及预测,表示经济成长率可能放缓降至6%。此一数据也将是中国经济多年以来最低的经济成长率。这一增速将低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6.4%。6.4%为中国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成长速度,也成为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布季度经济数据以来的最低增速。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1月21日公布了2018年经济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兆元人民币,比2017年成长了6.6%。尽管这实现了中国官方在2018年初设定的GDP成长6.5%的预期发展目标,但却是中国28年来最低的经济成长率。

 

政府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官媒《中国经济网》2月4日报导,数据显示,在中国GDP增速6.6%的背景下,各省经济有喜、有忧。广东、江苏2018年GDP总值迈入「9兆」(人民币,下同)俱乐部,但十余个省分未能实现2018年初确定的预期成长目标。2019年地方财政承压显现,多个省分下调2019年财政收入目标。

广东省在2018年以9.73兆元的经济总值排名全国第一,且广东省已多年位居GDP总值榜首;第二名是同样迈入「九兆」俱乐部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GDP总值紧随其后。

但是,地区经济明显分化,2018年GDP增速超过7%的省分多集中在南方,而北方省分增速普遍较低,其中天津、辽宁、黑龙江增速在6%以下,且无论内需消费还是制造业投资,都呈现南高北低的走势。

从已经公开数据省分的选择来看,都已经下调了2019年的经济成长目标,例如:北京2018年财政收入成长6.5%,2019年目标成长4%左右;2019年GDP成长目标为6%~6.5%。

自去年年底,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公开提出,「政府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今年1月初再次公开表示:「政府收入吃紧,要把一般支出压下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媒体表示,在内、外压力下,中国在2019年经济增速可能趋缓。为了对冲内外压力,中国在2019年将继续推进减税降费,财政收入增速势必趋缓。



中国经济L型走势一竖到底?

然而,外界长期以来质疑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认为实际经济成长率实则更低。专家认为,即使这样,现有数据依然反应出中国经济的放缓迹象,并以此对2019年的经济前景进行预测。

凯源资本董事总经理陆修泉(Brock Silvers)认为,2018年的GDP数据提醒投资者,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不是中美贸易战,贸易战最多只是一个附加因素。

据英国BBC报导,BBC特约经济记者达尔希尼.戴维(Dharshini David)分析表示,中国通过40年的时间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当其竞争优势逐渐输给劳动力更便宜的菲律宾和越南时,中国政府决定将经济成长的动力从出口转向国内消费。然而,这一过程产生了日渐高涨的债务规模和不良贷款,中国的债务规模是GDP的三倍之巨。再加上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全球投资者和决策者对中国的经济成长越来越敏感。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曾表示,中国是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最大风险之一。

经济学界认为,由于GDP成长率约等于人均GDP成长率加上人口成长率,通过分别预测人均GDP成长率和人口成长率,可以大致预测中国经济增速的长期水平。据此推估,从2016年到2050年,中国GDP的成长率(美元计价)将由7.0%下滑到1.5%。

中国天风证券宏观研究团队2月11日的报告认为,由于存在外部冲击、政策变化、产业变迁等因素,中国经济增速往往在中短期围绕长期成长趋势上下波动,形成「下台阶式」的动态收敛路径。

该报告写道,从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在《开局首季问大势》中提出「中国经济运行是L型的走势」算起,「L型」的提法至今已有近三年,但中国经济增速似乎既不在L的一竖,也不在L的一横──从GDP增速上一个高点2010年1季度的12.2%开始计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已有9年,2018年4季度GDP增速的6.4%又是2009年1季度以来的新低。

令人好奇的是,L的一竖要多久?L会横在哪儿?截至目前,从各项数据来看,仍然看不到中国经济L型走势的那一「横」,经济仍将继续探底。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最新的分析认为,2019年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会是「无比困难」的一年,目前的状况对于北京当局来讲,十分严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卡個位」,卡出排隊服務經濟
日本連鎖拉麵品牌「一蘭拉麵」今(2017)年6月進軍台灣,開幕日就吸引超過300名粉絲排隊光顧。凌晨2點就來卡位搶得頭香的,…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疫後進軍越南?大A越南跨境電商孵化器:落地是不二法門
2016年,台灣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幾年後卻因為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台商鎩羽而歸。如今疫情解封,是否還是南向前進的好時機…
中國房地產強勢回暖背後的隱患
進入6月,中國樓市的強勢反轉引人注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偉去年還擔心房地產行業調整會過於漫長,近日卻驚呼:「…
O!YES咖啡館 讓你All Yes!
最近在高雄鳳山小巷裡夯起一家「O!YES」咖啡館,不僅有咖啡,還有道地台灣美食,更有輕食健康早餐,早上6、7點上工,晚上10點打烊,這麼拚…
北一女創紀錄 畢業30年全班「回娘家」
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女子高中,建校至今超過一百年,培育各界菁英人才,校友遍及全世界。…
自由經濟示範區歹戲拖棚
政府說要設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特區已經四年了,但到現在還在繼續規劃,而說不出這特區到底有甚麼特別之處,有甚麼真正的功能和必要性。…
Meyer家的老師傅與老機器
這是阿丹關於美國Meyer手工羊皮紙製造家族的系列報導之三。上一期呈現的是Meyer家的小兒子史蒂芬(Stephen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