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社会各界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日益激烈。如何让房价与购买力保持均衡?如何让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中流砥柱?如何加快保障房屋建设,让低收入人群安居?已经成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越控越高房价入怪圈
自2003年以来,中国几乎年年都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自2010年初至今已有大大小小30多次房产调控政策,但房价却是越调越高,似乎走了一个怪圈。
中国专家普遍认为,今年9到12月房价必然上涨。究其原因,一是今年8月份消费者指数(CPI)预计会达到3%,甚至5%或6%。二是银行存款已经出现「负利率」。三是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存在。四是其他行业资金和热钱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房地产。五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比过去近10年的货币发行量和房价变化后发现,房价的涨幅和广义货币发行量的涨幅几乎是同步。央行网站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2000年为13.24万亿,2010年将突破70万亿的大关,达到71.84万亿。六是房地产已经成为地方政府50%的财政收入来源。地价上涨给地方政府带来太多的黄金白银,调控高房地产价格就等于动地方政府的奶酪。七是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例如:结婚或工作或小孩读书,将产生巨大的购买需求。八是家庭结构分裂快速,购买需求增加。九是房地产关系到6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
最后产生的结果是,政府不会让房价大跌,也不会让房价暴涨,只会让房价继续保持上涨。
高房价抑制内需制造金融危机
房价的高涨,一方面带来了土地开发的热情,带来投资的上升,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如一把双刃剑,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障碍,给中国当前最为急迫的启动内需带来负面影响。因为高房价使大多数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只能省吃俭用,压缩消费,从而造成内需消减。
高房价也导致产业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之本被釜底抽薪。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出现利润低、投资回报率差的现象,许多行业投资回报率低于3%。这样低的投资回报率,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效益不佳,银行不愿向其提供贷款;二是企业投资人因为回报率低,抽调其中的资金参与房地产的投资与炒作。这将会造成更大的泡沫。众多实体企业进入房地产业不是一件好事。
高房价使银行金融风险陡然加大。近年来,房贷一直被中国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各大银行为了争夺此项业务恶性竞争,不断降低门坎,导致房贷规模成倍扩大。央行数据显示,在上半年7.37万亿元新增信贷中,有5,381亿元的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中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构成与国外相比,存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问题。目前全国房地产银行贷款依赖水平在50%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已高于80%。银行承担的风险与房价上涨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价较大幅度下降,地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欧美房市至今疲软不振,加上人民币汇率看涨,外资纷纷转战热度不退的中国房市,加重房价上涨能量。据《广州日报》报导,今年3月份,国资委要求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但至今还看不到到底哪些央企割舍了地产业务。显示央企仍看好后市。
中国购房者年轻化泡沫破灭将危害社会
伴随着房价高涨,购房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多家房地产中介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力已由原来的35岁左右下滑到30岁以下。在广州,20~30岁的购房者占比已经从前两年的10%上升到20%。
专家认为,传统观念、家庭小型化、投资管道单一、房价高涨是导致年轻人急于买房的主要原因。未来几年,除非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切实增加保障性住房、中小户型商品房供给,控制房价上涨,否则购房者年轻化趋势可能进一步深化。
然而,购房者年轻化不意味着年轻人购房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年轻人之所以有购房能力,大多是源自父母的帮助。出于种种原因,年轻人被迫尚未在社会立足的情况下,加入买房大军,背上沉重的还贷负担,有可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年轻人买房后,50%的收入要用于供房,可用于其他消费的收入大幅缩减。巨大的挤出效应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恶化了投资经营环境。
专家:预计未来五年将是熊市
近日,《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为美国《商业周刊》撰文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温水煮螃蟹」的阶段——虽然目前还看不到危险,但是随着温度升高,危险将大大增加。但是等到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人士意识到危险来临时,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做出反应。
文章中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见顶,预计未来五年内都将是熊市。房地产价格平均水平会下跌一半以上,土地出让价格可能会跌得更多。在地产泡沫最严重的浙江,房地产价格跌幅可能会超过80%。
他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资本加速流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未来两年内出现一轮加速下跌。2012年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荒年」。